第733章 钱粮,钱粮
“朝鲜的劳务输出,能够缓解劳力紧张,但限于钱粮,又不能一下子来得太多。否则,难以支应。”
从春耕到秋收,差不多要半年左右的时间,需要辽东官府来供应移民或劳力的粮食。
如果大批涌入,钱粮又不能供应。饥饿的人们不是开发的动力,反倒会成为动乱的根源。
“北方重建恢复也需要大量的钱粮,朝廷的压力很大啊!”全凤翔从投入辽东的钱粮,也能大致推算出总数,不禁为之咋舌。
要知道,江南地方也是只光复了一年。虽然自然条件好,但要支撑北伐,并承担起北方的恢复,肯定是不够的。
如果没有征服缅甸,没有建立湄公省,没有大力地推动海贸,大明的财政肯定已被拖垮。
即便如此,现在的朝廷财政也是在负债运行。
发行的债券,还有与商贾富豪达成的协议、作出的承诺,都是要一一兑现,时间并不算宽裕。
但在皇帝的意旨下,朝廷对辽东的投入是相当大。
哪怕是在冬季,辽东的存粮已经能够正常支撑到明年年中,海运粮食依然没有中断。
而且,崇明造船厂还打造了适合辽东内河航运的中小型沙船,由海船拖曳而来,为开春冰融后开展内河运输创造了条件。
在黄立看来,大投入就意味着大产出。辽东早一日自给自足,早一日发展起来,对大明绝对是利大于弊。
如果今年能解决鞑虏残余,秋后便要展开伐倭之战。
北洋海军,再加上辽东、山东的明军,以及朝鲜的两万兵力,便能占据极大的优势。
如果鞑虏残余仍在,沙俄侵略者也未扫荡干净,至少辽东的明军便不能轻易调动。
征伐一场接着一场,但都是经过了分析研究。
除了消灭鞑虏残余和沙俄侵略者,并不算是有现实的利益,其它的军事行动,都能实现获利。
当然,从长远利益来看,每次征伐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都在为将来的扩张和发展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全凤翔并不知道这些,连征伐孟加拉和吕宋也因为保密,而没有宣之于众。
所以,他现在有些矛盾,或者说是有些不好意思再向皇帝提条件。
但不说出困难,又难以完成任务,或者说达到皇帝的要求。
全凤翔思虑再三,苦笑着铺纸提笔,给皇帝写了奏疏。
该说的还是要说,钱粮还是得伸手来要。钱粮充裕,招民垦荒耕种的力度还能加大。
主要还是粮食,全凤翔觉得有湄公省,还有海外购粮,朝廷支持起来还能够比较容易。
至于钱,好象有纸钞的话,也不是很困难。但钱在辽东,也买不到粮。就朝鲜的穷样儿,也没有多少余粮出售。
辽东的政策与北方还不太一样,粮食是官府管控的,定量发放的,并不在市面上随便买卖。
因为将不断有移民和劳务输出人员来到辽东,发放粮食更能稳定人心。
就是已经耕种收获了一季的辽东百姓,余粮也会被官府收购,不准私自售卖。
这种政策在后世有个名字叫“统购统销”,专门在粮食紧缺的时候加以控制,防止囤积居奇、投机倒把。
全凤翔对此政策很赞赏,但也不会长期实施。
今年大面积耕种,如果没有特别大的灾害,粮食产量会有翻倍的提高。就能取消粮食售买的限制,由市场来决定价格。
写完了奏疏,全凤翔封好后派人送去旅顺港。他起身换了便装,走出办公室,带着两个随从,从后门走上了辽阳的街道。
辽阳城比沈阳要小,且城中民多军少,人口却比沈阳要多。而且,百姓不用呆在军营,街道上就显得比较热闹。
以工代赈的项目还有,冬季就主要是除雪。
市面上虽然没有粮食出售,但钱钞还能买到其它生活用品。就是存起来,以后再用也好。
严格来说,也不是一点粮食也没有。海商按照与朝廷的协议运来粮食,全部由官府接收。但也有部分粮商,被准予在辽东经营。
有官府的发放和收购价作参照,粮商定的粮价也不算高。毕竟,做生意要图个长远,还要一个好口碑。
而且,他们将来能否获得在辽东的粮食收购权,官府也要看他们的信誉和表现。
全凤翔如同普通的路人,缓步而行,看着听着,感觉着。这是他治理的城市,是好是坏,看出来并不困难。
没有衣衫褴褛的乞丐,没有满脸菜色、神情凄苦的路人,更没有僵毙街头的路倒。
而在当时,特别是在北方的冬季,这样的景象并不鲜见。即便是天子脚下的京师,也是一样。
“代金券还没花呢,你可真能省啊!”两个路人不紧不慢地边走边说,就在全凤翔前面。
“没过期呢,不着急。过年有鱼有菜,挺好的啦!这不,盐便宜下来了,买着能吃几个月呢!”
“嘿嘿,要俺说,不用太节省。今年可是种了五十亩地,光那土豆的收成就差不了。”
“得多种点大豆,那粮商都提前定了收购价,还有油坊,都抢着收呢!现在和他们谈妥了,还能预支些钱呢!”
语音越来越小,人也越走越远。全凤翔淡淡地笑着,心中若有所思。
老百姓的节省,说明还不富裕。尽管辽东光复时间尚短,有这样的治理成就,已经足以让他自豪。
或者说,他只是朝廷委派的官员,将朝廷的政策执行下去,朝廷所大力支持的钱粮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百姓也在为生活更好而努力,天下太平给了他们长远的打算,能够放心并安心地耕种和生产。
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盘算,种什么能保证吃喝,种什么还能多赚些钱。
“这个预收购应该是签订文书,是不是要在官府备案,倒是有些拿不准。”全凤翔将帽子往下拉了拉,盖好耳朵,对于新出现的情况有些拿不准。
按理说,收购商和百姓算是双赢,都有利可图。
但要遇到天灾,或是一方毁约,就变得麻烦,可能要经官论断。何况,还有预支,就更增添了复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