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东北新攻略
沈阳。
节日已经过去,但辽东的冬季还是使大部分的生产活动陷于停滞。只有春暖河开,才会恢复生气。
军队的训练过了正月十五,便又重新开始。暂时没有战事,可军队的士气却还要保持。
李岳的奏疏还未送出,皇帝的秘信便已经送到。全凤翔和李岳都有,对彻底解决宁古塔的鞑虏,作出了明确的指示。
“还是要招降鞑虏啊!”李岳稍有不甘,但也不觉得太过意外。
对于东北三省的开拓,皇帝早就有了计划,并表现出了相当急切的心理。
如果宁古塔的鞑虏投降,明军便可一步推进到黑龙江流域,然后就是慢慢经营的过程。
李岳阅看着厚厚的秘信,并不用猜测皇帝的心中所想,内容很多,已经讲述得清楚明白。
尽快到达黑龙江,尽快扫荡消灭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略者,并继续向北推进,与沙俄展开争夺。
如果能招降鞑虏,可组织两三千人的部队,作为向导或前锋,辅助明军向北拓展。
其余的满人,分散安排耕种,就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能够为继续北进提供粮草物资。
如果鞑虏不识时务,那就击而灭之。
一边在吉林船厂造船,作出北攻宁古塔的假象。一边秘调军队,运输粮弹,做好进入朝鲜,借道会宁,突击宁古塔的准备。
会宁到宁古塔的距离是五六百里,这已经缩短了一半之多。突袭的困难大大减少,胜率大增。
“万岁果然睿智,这个突击计划更加的高明。”李岳走到地图前,仔细地观察着,估算着。
五六百里的路程,已经不需要太多的骑兵。步兵急行军,对于道路的适应性更强,也会减少很多的辎重。
“两营步兵,两千精骑配三千匹马,携带二十门火炮,每门炮配弹三十发,应该是足够消灭鞑虏。”
多出来的一千匹马,能够换乘骑行,也能够驮带粮弹物资,拖拉炮车。
而步兵行军,只携带武器和干粮的话,常行军能够保持每小时八到十里,日行程能够达到六十到八十里。
按照明军现在的训练标准,不考虑自然条件和山川险阻的话,是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
关键是明军现在已经抛弃了盔甲,这既是与世界军队接轨,也是火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
在李岳的估算中,就算日行程保持在五十里,也是前几天的行军。在接近到一二百里后,可以视情况进行急行军或强行军。
急行军的速度是时速十五至二十里,一昼夜要连续行军十二个小时以上;强行军则要达到日行百里以上。
其实,这还不是历史上步兵行军的极限速度。在后世,志愿军就把步兵夜行军一百三十里的速度硬生生提升到了一百八十里。
当然,从古代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部队急行军的速度各有不同,这和当时的士兵素质,以及战争方式和战场形势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要渡过图们江,道路也不会好走,应该是步兵更加合适。而且,比骑兵的消耗要少,准备的时间也能大大缩短。”
李岳反复思索,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分析判断。
现在开始布置准备,李岳认为在五六月份便能发动突击。这已经比原来计划的,从吉林船厂出发,要早上一两个月。
主要是粮食物资的运输和囤积,由朝鲜来解决,比这边要方便快捷很多。
毕竟,有鸭绿江和图们江水运,会宁又不是荒无人烟,筹集和运输粮草的成本会大大降低。
“正好,招降鞑虏残余,来往谈判的时间也要一两个月。如果招降失败,便马上布署准备,五六月份展开突击,入冬前怎么也能解决战事。”
李岳的谋划更加深入细致,突袭成功,只要占领宁古塔,便可通知吉林船厂的军队,向宁古塔运输粮草物资。
如果冬季前不能彻底解决鞑虏,宁古塔留五六千精兵,粮草物资也足以支撑到来年雪融路通。
而且,依靠着犀利的火器,明军的防御将变得坚不可摧。一两千人的坚固据点,就能抵挡数倍鞑虏的进攻。
“虽然从吉林船厂到宁古塔的距离很远,但建立起驿站,整修大路后,千里运粮的代价虽大,却也不是不能承受。”
“况且,在黑龙江流域也能够耕种自收。有土豆、荞麦等耐寒作物,军屯的话,一年就能解决大半粮食问题。”
“吉林船厂造出船只后,便能浮江而下,进入松花江干流,再在同江转入黑龙江,这才是长远的发展策略。”
水运在古代是到关重要的,关系到东北的话,不仅是运兵输粮,对于民生经济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黑龙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和特产,将使来往船只都不空载,这从经济上的考量,才是可以长久维持的关键。
明朝为什么最终放弃了奴儿干都司,就是因为耗费太大。驻防的兵力数量既难以镇压叛乱,还需要长途运输粮草物资。
如果开发和经营东北,变得有利可图,或者说是耗费不大,新兴的大明也就不会重蹈覆辙。
即便李岳是军事长官,对于经济和民生考虑得不多,可也不得不想到在东北开拓进取的困难。
李岳回到桌案,再次仔细认真地重读了万岁的秘信,思索了半晌,铺纸提笔,写着奏疏。
皇帝制定了大略方针,具体的实施,就要由李岳来制定计划。
在李岳的设想中,开春之后便要将军队陆续调往镇江,等待招降的结果。
而朝鲜还将调集两万兵丁,在隔江的义州接受明军教官的训练,以及武器装备和新编制,这也是辽东驻军的任务。
如果招降失败,集结于镇江的明军,便要借助于朝鲜水师,沿鸭绿江北上,再进入朝鲜境内,走陆路前往会宁。
同时,请辽东巡抚在吉林船厂周边安置移民,或者是劳务输出的朝鲜人。一边开垦耕种,一边向吉林船厂运输粮草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