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73章 人口爆炸是谎言

 南方商贾已经进入辽东,虽然不比北方的人口数量和繁华程度,但辽东也有辽东的商机。 

 毛皮、人参、松子等辽东特产,在南方还是挺受欢迎的。况且,皇帝对辽东的投入,也预示着辽东的发展潜力。 

 只要人口上来,辽东的繁荣也指日可待。那就与北方一样,大有商机。现在占上商铺抢市场,亏不了。 

 要知道,辽东虽有特产,农业也很好,但物产却不算丰富。种不得棉花,植不得桑麻,全部需要外运。 

 还有茶叶和白糖,反正因为气候寒冷,很多东西都需要外购,比北方还要严重一些。 

 其实每个地方也都有不足,但南方却更好一些。冬天不太冷,不用毛皮,用棉花也御寒。 

 可辽东就缺棉布,夏天时间短,可也挺热,总不能还披着羊皮袄吧? 

 而且,这还是刚需。只要出门,就得穿衣服。哪怕是补丁撂补丁,也能遮羞。何况是古代,更讲究这个,连短袖衣服、大裤衩子都没有。 

 听说穷苦的百姓家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还有晚上趁没人的时候,光着身子去地里干活儿。 

 赵老贵和儿子身上的衣服都是旧的,也有着不少补丁,这是辽东百姓的普遍打扮。 

 他们还算好的,有个会针线的女儿和妹妹,衣服缝补过的,也不太显得凌乱窝囊。 

 闺女的衣裳却要好上不少,那还是贷款买布裁做的。在铺子里,还发了一套类似工装的衣服,更加鲜亮。 

 “收成很好,嚼裹是不愁了,少说也能到明年秋天。农闲的时候去打打工,再加上闺女的收入,这日子不敢说富裕,可也算缓过来了。” 

 赵老贵以前还只是憧憬,但现在却已经实现了大半。他的要求不高,现在不仅得到满足,还大大地超出了。 

 “嗯,什么时候能买头牛,再多种几十亩地,那就真的过上好日子了。”赵老贵用力地挖下一锹,一大兜土豆露出了地面。 

 生活会越来越好,战乱也彻底消失,这心情安定是最重要的,干什么都有劲儿,也更有盼头儿。 

 “爹,咱家要是不搬的话,还是要多占些地。”赵小贵拄着锄头,抹着头上的汗,说道:“从山东又迁来千八百人,这回是安置在辽阳府,可辽南也多了不少人。” 

 赵老贵知道儿子的意思,人口越来越多肯定是大趋势,就算没有移民,还有自然增长呢! 

 人多了,地就少了。以后想多耕种,就要搬家,由官府往地多的地方安排。 

 可这搬家一回,损耗不小,很多家什都要重新置办,还不知道要搬多远,让人发愁。 

 “要不,咱家也贷款买头牛?”赵老贵拿不定主意,算着要几年才能还上贷款。 

 赵小贵想了想,说道:“爹,俺觉得还是买马好。既能耕地,又能赶脚。就算是比牛娇贵些,咱们用心养也就是了。” 

 赵老贵确实也有这样的纠结,养牛可以粗饲,花费比养马要省很多。但养马,确实还多了个赚钱的路子。 

 明军追杀鞑虏,又和察哈尔部深入科尔沁,牛马的缴获相当多。眼见大敌已不复为患,骑兵就不用太多。 

 而且,在开原和义县都要开马市,棉布、丝绸、食盐、铁锅、针线等等,也是蒙古人奇缺且离不开的生活用品,能换到牛马。 

 所以,官府便有了大批的牛马可以发卖,也实行贷款购买,相当的实惠。 

 依着古代的标准,家中若是有大牲畜,那就相当于后世的小康水平。一匹好马,就相当于奔驰车。 

 当然,老百姓买的多是耕地拉车的驽马,可那也是不小的花费。 

 “好,就买匹马。”赵老贵咬了咬牙,说道:“有玉米秸杆,再加点玉米或黑豆,明年种几亩苜蓿,也尽够马吃了。” 

 今年辽南就种了很多大豆黑豆和苜蓿,老百姓种的少,军屯种的多,就是为了给战马提供饲料。 

 其实,这也是养马不如养牛的主要原因,成本比较高。同样,牛的用途也单一,不如马的经济效益高。 

 权衡之下,赵老贵也同意儿子的想法。光种地的话,要富起来得花更长的时间,有马拉脚,就不一样了。 

 务农的话,也就春耕和秋收两个忙时,平常的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力。 

 田地平时有他照顾,儿子就能解放出来,多赚一份钱,比两人都拴在地里,要好得多。 

 “儿子大了,要娶媳妇;女儿也不小了,要嫁人。”赵老贵以前没想过什么聘礼嫁妆,都是穷人,也不讲究那个。 

 可现在又有不同,没有就算了。可要是家里有了,还那么寒碜,就有些丢脸了,儿女婚后也挺不起腰。 

 女儿在镇上工作,现在想来倒是好事。见的人多了,说不定就有提亲的。只是儿子,村子里还真没几个适龄的姑娘。 

 “要是没有合适的,也只能报备官府,由官府安排相看了。”赵老贵挖着土豆,觉得这辈子见得新鲜事可真多。 

 不说那三太子起兵反清、登基称帝,又象太祖那般英明神武,驱除鞑虏中兴大明。就说现在的官府吧,政策措施也多是他闻所未闻的。 

 读书识字,婚丧嫁娶,好象都管,还不要老百姓多交赋税,基本上是免费的。 

 “男十八,女十七,方准婚嫁;不论男女,同一户籍者,达到成人制小学程度者,可豁免丁税一人;若无丁税可免,则赋税减免一成……” 

 既要鼓励和普及教育,又要增加人口。而增加人口的话,丁税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个负担。 

 黄立才采取了折衷的手段,暂时没有施行摊丁入亩,也没有象原先想的那样,直接就废除丁税。 

 把丁税与教育程度挂钩,鼓励老百姓接受教育。同时,也放宽了政策,那就是可名额顶替。 

 比如这户人口中要交三个丁税,但家里有妇女读书识字,小学考试通过,也能减免一份。 

 这样一来,也能促进女孩的入学率。因为不仅能帮着免丁税,还能减赋税。 

 因为古代的丁一般是指十六岁至六十岁的成年男子,妇女本来就是没有这个负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