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不务正业
“蒙藏啊,确实要用心,只是强硬的手段,应该还是不够的。漠南容易收服,漠北呢,离得太远,还有沙俄搅局;漠西的准噶尔,也不可小觑。”
黄立想到这些,修避暑山庄的心又淡了下去。
只是避暑而已,降温乘凉的手段还是有的,倒不必花费太大,只为了自己的享受。
满清控制蒙古的手段,最主要的是蒙旗制,有推恩令的影子,将草原分成大大小小的区域,由蒙古王公统治,还不准越区放牧。
其余的抚蒙手段,象降公主宗女联姻,与和亲相差不大,黄立就不会采用。
大明的抚赏制度,黄立也有考量。用钱买到的和平,终归是不长久,也不可靠的。
但分化瓦解,威胁利诱,还是要用到钱粮。可不是怕了蒙古诸部,而是对其恭顺或内附的奖赏。
在后世,这个政策有更形象的描述,那就是胡萝卜加大棒。
“肯定要涉及到沙俄与大明的角力,漠北和漠西的形势显然要复杂很多。”黄立摸着下巴,回忆着沙俄的历史。
虽然不是很清晰,但他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资料,却知道沙俄还未强大起来。且精力主要是在欧洲,在远东的投入很小。
“至少在百年之内,沙俄不会太过关注远东,会被欧洲牵制住。拿破仑还曾经打到莫斯科,不记得年代了。”
黄立能够通过现在的世界地图,来大致推演出各国的历史进程,包括沙俄在内,这是金手指的另一种价值的体现方式。
比如现在的中亚地区,什么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都不存在,只有漠西蒙古诸部。
“变化如此之大,意味着机会,也是挑战。大明能否力压沙俄,将是关键。蒙古诸部不过是墙头草,哪边强势,依附哪边。”
“好象沙俄的重心一直在欧洲,直到近现代,才转向衰弱无能的满清。即便如此,在远东的投入也不多。否则,也不会在日俄战争中被击败。”
“或许,沙俄忙于在欧洲征战的时候,就是大明占据远东的机会。可惜,这恐怕已经不是自己能够看到的,只能依靠后辈的智慧和力量了。”
黄立有些遗憾,又拿出小本本,沉思半晌,在上面记了起来。
即便自己不能再活五百年,留下大致的思路,以及对历史大概的分析判断,对后代也是有益的。
“或许,过上百年几百年,自己就是预言家般的存在。美丽国可能不会有了,北极熊可能也不会象历史上那般强大。”
皇帝边想边写,时而若有所思,时而皱眉,时而冷笑。
小柳在旁偷眼看着,虽然已经习惯,但却极是好奇。
那小本本,一直锁在匣子里,不知道上面记了什么,却是谁人也没看过。
皇帝有时神神叨叨的,爱发呆,嗯,那应该是思考。国家大事,就这么琢磨着就能处理好,真是厉害。
“那曲子好听,婉转悠扬;词也写得好,还朗朗入口。唱起来就有海阔天空,胸怀畅快的感觉。不知道万岁是在哪听到的,还是自己所作?”
殿内安静下来,小柳也象黄立似的,陷入了思绪飘飞的状态。
“水泥经过反复实验,与砂石的配比,以及水泥浆的比例数据,已经整理完毕,能够进入实用。接下来就是派出技术人员,在原材料丰富的产地开厂生产。”
“不管是修路筑堤,还是盖房筑城,都要优于目前的材料。漠南蒙古诸部若是归附,便可修路筑城,在广阔的草原上先点后面地加强控制。”
黄立已经放好了小本子,在便笺上记下接下来要推进的工作。
玻璃工厂已经在北方开建,进展最快的是唐山玻璃厂,已经烧制出了合格的透明玻璃。
限于古代的道路状况和运输能力,象玻璃和水泥要长途运输的话,困难不小。
即便是后世,象水泥厂也基本上每个省都有。既方便运输,也能防止长途损坏。
普通水泥的原材料就是石灰石、粘土,所需的燃料是煤。如果再加特性的话,还有粉煤灰、铁矿石等辅助原料。
“唐山建水泥厂,也挺合适。应该给各省下旨,让他们选址。既要有充足的原材料,还要方便运输。”
黄立不准备费脑筋了,只选定了唐山,便放下了笔。
用水泥修路,是最大的用途。沥青嘛,显然成本太高。在没有更大更快的运输工具前,石油靠进口,成本太高。
嗯,也不算是进口,就是远了些。除了缅甸,还有马上到手的婆罗洲。文莱,没了,那是大明的疆域。
就现在的开采工具和技术,也只能找埋藏浅的矿产资源。至于用锹就能挖出石油的中东,大明现在还够不着,但已经被黄立盯上。
“天下已定,朕也开始不务正业了。”黄立自失地笑了笑,摇了摇头,又觉得这才是发挥所长。
政务有内阁处理,他只是过个目,基本上都照准。军事上也安排妥当,大都督府报上来,他也没有大的修改。
主要是模式和框架已经有了,政策法规也制定实施,各司其职,还真不需要他操太多的心。
但科技发展方面,就要他多耗费精力了。不管是军工,还是民用,没有他的指点,就要走很多弯路,浪费很多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相对于人的寿命来说,特别是象我这样有着宏图壮志,要把大明推向世界巅峰的,更是如此。”
黄立也想再活五百年,可也知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才有时间紧迫之感,总想着多做些,让大明再领先一步。以后就算衰弱吃老本,也能多支撑些时间。
慨叹着,黄立抬起头,看到小柳的视线没有焦点,物游天外的样子,不禁有些好笑,便轻咳了一声。
小柳眼珠一轮,醒过神来,脸有些泛红,赶忙躬身低头地加以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