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48章 对辽东加码投入

 海外华人的苦难史,黄立是绝不会让其重演的。既然有这个能力,就该负起这个责任。 

 只是国内的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还没有显现出来。战乱之后,人口剧减,既然土地充裕,想去海外安家的就没有多少。 

 现在海外的华人,多是明朝海禁和明末战乱时,迁徙出去的。 

 人口是关键,黄立即便马上取消丁税,也要二三十年后,一两代人出生,才能看出效果。 

 在此之前,也只能先紧着重要的地方来。就象辽东,黄立准备从山东、北直隶、河南移民。 

 优惠政策不可少,但老百姓未必会认。黄立想到的是犯属,那些汉奸的家眷,地痞流氓,还有归降的绿营官兵。 

 山东人应该是最合适的,跨海就到,气候环境也能适应。其次是北直隶,从天津登船,去辽东也不远。 

 河南和黄淮的移民,黄立考虑到的是黄河水患。 

 移民到了辽东能创造价值,呆在家乡,辛苦一年可能打水漂,保不准生命财产也要有损失。 

 当然,向辽东移民需要钱粮,在辽东刚刚光复之时,只能靠南方运粮来保证吃食。 

 “不过是钱粮,早投入早产出,很快就能赚回来。”黄立终于下定决心,继续对辽东进行大规模投入。 

 这就是眼光的长远,少考虑短期的利益,而是长期的投资和成效。 

 反过来,河南和黄淮地区的人口减少,受灾也不用朝廷再拔粮拔款地赈济。一进一出,其实还是赚得多。 

 这些,当然不是罗族英等人能知晓的。他们就要离开辽东,有感慨的,也有不舍的。 

 “周滨要留在南方啦!”罗族英沉吟了一下,说道:“咱们明天去看看他?” 

 “应该的。”冯褚用力点头,说道:“以后,恐怕再见面很难了。” 

 周滨也是华人子弟,只是在作战中伤了腿,已经不再适合当兵打仗。他已经决定留在南方,帮着打理家族买卖。 

 尽管入伍的时间不长,但也会享受退役官兵的待遇,尽管不是第一等,可也不用为生计发愁。 

 江度芳笑了笑,说道:“他打算得挺好,弄个百八十亩地种甘蔗,把家族的白糖生意拿在手里。” 

 “就算家族生意拿不到手,白糖生意也不会亏了。按他的估计,海外稻米越来越多,种粮食怕是没多大的赚头儿。” 

 罗族英轻轻颌首,嚼着烤鱼,缓缓说道:“看这样子,他的腿伤应该没有什么大碍。” 

 能活着就好,一起入伍的华人子弟也有阵亡的,永远地留在了辽东。 

 三人都不想再说伤心悲痛的事情,故意略过,只说着开心快乐,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冯褚突然笑了两声,说道:“前天,我看到了那家百姓,就是有个好看闺女,罗兄时常挂在嘴边的。” 

 罗族英眨巴眨巴眼睛,也想起来了,不由得瞪了冯褚一眼,说道:“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老挂在嘴边儿了。” 

 停顿了一下,罗族英又补充了一句,说道:“和咱们不是一路人,走不到一起去的。” 

 “这么说,还是有些动心的。”江度芳也没有多取笑,也点头赞同道:“是啊,走不到一块去的。这边的气候,和南洋差得太多,也隔得太远了。” 

 谁没有年轻的时候,谁没有见到漂亮姑娘心动的时候,可也仅此而已。只当是个美好的回忆吧! 

 人这一辈子,走南闯北,从南洋到辽东,飘洋过海,跑马走路,何止万里?看到的风景无数,能存为记忆的倒也没有多少。 

 ……………. 

 已经入秋了,可天气还没明显的降温,冰凉的井水洗去了身上的酷热,赵小贵也不擦净,湿呼拉地坐在板凳上,急促的呼吸也缓慢了下来。 

 大批的军队不断回到辽南,内河运输也基本上由军人接手,种地的百姓们也纷纷返乡,准备秋收。 

 “今年这秋收,差不了。”赵老贵抽着烟袋锅,烟叶却是大杂烩,只有一点是正经烟叶,借了点味道。 

 烟叶已经运到辽东,除了军用,市场上也有卖,但价格稍高,老百姓还有些买不起。 

 看着喜色满脸的老爹,赵小贵嘿嘿笑着,好半晌才说道:“爹,秋收之后,俺还去港口卸运,一天也不少挣呢!” 

 “冬天还有海船?”赵老贵不太确定,说道:“要有的话,那还真好。” 

 赵小贵说道:“有的。俺听说除了夏天少些,其余的时候都有海船运粮,好象还要运来大量人口,叫什么移民实边。” 

 赵老贵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不新鲜。想当年,辽东有百多万人口,也比现在更繁华。这是好事儿,种地的多了,就不愁挨饿。” 

 说着话,闺女端着两碗凉白开送了过来,笑着说道:“爹,女儿想去镇上,那里招人呢!” 

 赵老贵有些犹豫,喝着水,一时没有说话。 

 镇上有了买卖铺户,听说是南方来的,大城里更多,但长久下来,他们不能留人在辽东,还是要从本地招人。 

 以前妇女也不愁活计,光是军队上的缝补浆洗,就够她们忙的。 

 现在军队要调回南方,留在辽东的也会有家眷安置,这些活儿显然是越来越少。 

 买卖铺户招伙计,男女不限,有些行业还更愿意招女人。 

 “爹,活儿不累。”女儿见老爹犹豫,又补充道:“就是卖货,熟悉两天就成。算账嘛,小数儿女儿也不差。” 

 赵老贵迟疑着问道:“就是回家的路程远了些,要摸黑赶路吧?” 

 女儿想了想,说道:“有包吃包住的,就是工钱要少些。” 

 停顿了一下,女儿又安慰道:“镇上也有衙役,应该没事儿。要是爹不放心,早晚让哥哥接送一下,也不耽误什么吧?” 

 赵小贵在旁痛快地答应着,说道:“不误事。沿途都有人家,就是天不亮和天将黑的时辰,也不是全程。” 

 辽南人口最是密集,田地耕种得也多,道路也进行了修缮,倒是不显得荒凉吓人。 

 女儿虽不是特别合心意,但也没再说什么。慢慢来嘛,老爹也是担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