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对辽东加码投入
在外面总比在家里能够多见世面,辽东光复了,很多事情也变了,女人也自由了,能赚钱养家了。
“那些大兵,应该是都要坐船南返,和家人团聚了。”闺女的脑海中闪过几个军人的形象,随即又被甩开。
不可能的事情,只是有了这么个较为深刻的记忆。时间长了,或许就淡忘了。
老百姓嘛,哪有多少别的心思。即便是女儿家,也都在养家糊口过日子上了。
赵老贵放下了女儿的事,又想着今年的收成和来年的耕种。
今年田地种了不少,但军队帮了大忙,赋税上也要多交一些。明年恐怕就要靠自家人。
这也不大要紧,听说官府要给各村屯发放耕牛,作为公用。村民轮流饲养,也轮流使用。
只有春耕时用的的多,旁的时候就靠人力,几十亩地也种得过来。
“有三五年时间,差不多能买头耕牛。马匹虽好,价格还是要贵上不少,还比牛难养。只是少了拉脚运输的营生,还真是不好选择。”
“这官府贷款倒是不错,可背着饥荒,总觉得压得太沉。”赵老贵寻思着,吐出一口口烟雾。
老百姓的固有思维,除非是急用,确实是不想借债的,心理压力大。
但赵老贵并不知道,官府要发卖的,却是以马居多,牛要少一些。
关键是缴获就是这样,要想改变,就得靠马市。可辽东马市,一半时还真见不到成效。
李岳已经得到了辽宁提督的任命,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向北拓展是越快越好,这就需要辽宁省尽快地发展起来。
所以,开始手松起来,增加了对官府的支持力度,拔调了更多的马匹。
全凤翔也希望多得到马匹,不管是耕地,还是运输,都用得着。
当然,这些马匹多是驽马,拉车耕种还是好的。
军马场已经开始筹建,准备在建州和开原地区,还有辽西的义州(义县)先建三处。
眼看着马市效果有限,自己养马倒是颇为可行。俘虏中就有不少蒙古人,正好专业对口。
马场兴建的不仅是辽东,还有张家口外,甘肃还有两处。
这些都不是临时起意,早在北伐之前,便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计划。有信心打败鞑虏,后续的工作自然不能落后。
这也是北方明军将来的发展方向,提高机动作战能力,针对性很强,目标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此时,全凤翔刚从沈阳返回辽阳,正在写着奏疏,陈述着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鞑虏败得如此彻底,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估计,万岁恐怕也没有想到。
满清再不复为患,辽东驻军就要减少,钱粮能节省下来,就能加快移民实边的步伐。
所以,全凤翔上奏朝廷,可以预先安排移民事宜。等到秋收之后,就可以开始。
秋收之后,全凤翔便要发动军民,设村建屯,盖房修屋,为迎接移民作好准备。
等到入冬,天寒地冻,就没法施工建设。明年开春,又是紧张的春耕,时间上恐怕又来不及。
卡着这个时间,应该是消耗钱粮最少。明年的话,全凤翔还要配合军队的行动,争取推进到吉林船厂,开始造船。
如果一切顺利,后年就差不多能够沿松花江而进,深入奴儿干都司,对鞑虏残余进行最后的打击。
“三年时间,能够到达宁古塔,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全凤翔写完奏疏,轻轻吐出一口长气。
按照皇帝之前的布置,设立东北三省,那就要增加总督一职,全凤翔便是三省的最高政务官员,李岳则将是东北军区司令。
有着这样的激励,不管是全凤翔,还是李岳,都在全力以赴地工作,希望能早日完成皇帝的任务。
“万岁定的时间上限是五年,如果能够超额完成,自然是最好的。可这也要看朝廷支持的力度,光是辽宁一省之力,恐怕三四年的时间也很紧。”
全凤翔也有些无奈,虽说缴获颇丰,可能动的也只有金银。很多器皿还是宫中之物,他不敢擅专。
还有就是皮毛、绸帛、珠宝,他还要等朝廷旨意,不敢随意发卖。在辽东,好象也卖不上价钱。
“马将军他们后日便要返回关内,顺道押送,把宫中之物送回京师。”全凤翔叫来幕僚,交代道:“珠宝、绸帛、毛皮等物,先运到旅顺。”
即便是拍卖,在南方也比北方的价格高。到时候,朝廷是入国库,还是再拔给辽东,就是全凤翔能作主的了。
金银则装船运往天津,由天津制币厂制造成银币,金子也加以换算,这才是皇帝允许的自用资金。
“大人,只是金银的话,也差不多有百万两,光买粮食,也足够今明两年的开销了。”幕僚呈上统计文件,说道:“再加上朝廷供应的,招揽移民应可开始。”
全凤翔看过文件,松了一口气,但还是谨慎地说道:“不能光买粮食,辽东恢复重建,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呢!”
其实,有纸钞顶着,缺口并不算太大。但钱多好办事,全凤翔自然是希望辽东尽快恢复。
正在此时,巡抚衙门的书办快步入内,呈上刚刚收到的朝廷急报。
从南京到登州,用的是高塔通信,再由船只送到旅顺,转高塔通信送到辽阳。
先是急报,然后才是正式的旨意,北方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规范,大大加快了通讯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全凤翔接过急报,便展开阅看。
“万岁要向辽东大笔投入,不仅是钱粮,还有移民。山东、北直隶、河南、江淮都在移民之列。”
全凤翔露出了笑容,看向幕僚,说道:“秋收过后,发动军民,开垦田地,设村立屯,修筑房屋,以待移民。”
幕僚也笑了起来,说道:“万岁对辽东如此看重,大人要在三年内达成圣意,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全凤翔轻轻颌首,提笔铺纸,准备向朝廷急奏,也走高塔通信,尽快送到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