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皇帝可以享受
虽然恢复重建的速度令人欣慰,但到底还是时间短。特别是北方和辽东,如果不是有海外的廉价粮食,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或者说是运粮补贴。今年秋收之后,北方的情况已经基本上不用再从外购粮。
主要是土豆的大量种植,以及移民工作的进行。战乱之后,土地是足够的,官府又尽量购进大牲畜,耕地面积比去年翻了一倍。
当然,这也只是解决了百姓的温饱,想要富裕起来,还得要两三年的时间。
黄立知道,即便如此,这在封建社会,已经是极为惊人的成就。老百姓也只有感激,没有怨恨。
还是那句话,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要求其实是很低的。
哪怕是黄立不进行改革,依旧沿袭封建社会的老一套,一样会有类似于康乾盛世那样的时期。
尽管黄立并不认同康乾盛世,也不能否认满清确实把封建社会推到了巅峰。
在黄立所定的标准,真正的盛世应该在十几或二十多年后。在此之前,黄立宁愿将其定义为温饱,或是温饱向小康的过渡期。
只不过,有些地方肯定是先富裕起来。比如南方,比如沿海地区。
同样,也会有些人先富裕起来。比如商贾,比如工坊主,比如买岛经营的那批人。
要知道,黄立认为小康不仅仅是伙食上的改善,还有住房和环境,穿衣戴帽等方面。
砖瓦房,玻璃窗,冬天有取暖,穿着有棉衣,耕地有牛马……他把这些都归在了小康标准的范畴。
黄立批阅着奏疏,对于有些地方上报的灾害,也能够心平气和。疆域万里,哪里能够保证风调雨顺、不旱不涝?
只要不是大面积的持续性灾害,对于大明的总体发展,已经是影响不大。
而领土越广阔,调剂能力也越强。东方不亮,西方亮,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
特别是南洋地区的占领,一年两三熟的粮食收成,完全能够保证大明粮食总体产量大有富余。
粮食充足了,就要多种经济作物,南洋适合橡胶、金鸡纳树和甘蔗,河南和江淮适合种植棉花。
明年要对青藏和西域用兵,西域又能成为棉花种植基地。
还有蒙古诸部,在逐渐收服的过程中,马市交易除了牛马羊等牲畜,还有奶制品,最重要的是羊毛。
在黄立的记忆中,英国佬主是靠着纺织业,垄断了整个欧洲市场,支撑起了经济命脉。
虽然现在离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但黄立的介入和推动,大明的纺织机械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也将把工业革命的时间大大推前。
飞梭、新式纺纱机、轧花机、畜力水力和风力的应用,使得纺织效率不断地提升。
再加上硝化棉的研究开发,作为原材料的棉花,需求量正在成倍的增长。
黄立已经确定,将以纺织业为龙头,推动大明的工业革命,使棉布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
要知道,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
而围绕这种被称作“白金”的植物,历史上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明争暗斗,堪称大国博弈。
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从纺织业开始的,英国是传统的养羊大国,是欧洲重要的羊毛产地,也大力发展毛纺织业及其贸易。
当英国羊毛和呢绒成为欧洲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货品,垄断了整个欧洲市场后,便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
对手不是传统的欧洲大陆国家,而是远在亚洲的印度;挑战的不是军事,而是棉纺织业。
十四世纪,印度棉织品远销非洲;十五世纪,印度高质量的棉织品源源不断地来到欧洲。
最厉害的时候,印度莫卧儿帝国控制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纺织品贸易,每年税收达到一亿两白银,是同时期明朝税收的十几倍。
莫卧儿帝国因此获得了巨额的财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而印度作为世界棉花产业的古老发源地,无疑是最好的棉花种植基地。
现在,孟加拉已经开始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并减少粮食种植的面积。
控制住棉花的出口,并把住进口粮食的渠道和数量,就扼住了孟加拉人的生死存亡。
别看种植棉花获利更高,但钱买不到粮食的时候,就是废纸和废银。
对于印度的征服,黄立已经改变了思路。
除了孟加拉等地,其它的土邦将成为殖民地,不将其纳入大明的领土,是可以抛弃的。
而且,棉花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收获棉花所需要的工时,比纺纱和织布还要长。
象西方殖民者发现新大陆后,为了解决劳力不足的困难,就进行了肮脏的奴隶贸易。
而印度虽然能够提供原料棉花,但运到大明的话,运输成本也很高。
如果能够控制印度棉花产业,就地生产大量廉价的棉纺织品,并贩卖到世界各地,性价比更高。
印度众多的人口,显然是大明可以加以利用,并发展棉纺业的有利条件。
除了印度,还有新大陆,也是适宜种植棉花的好地方。
黄立思索已定,提笔给陈进才写了书信。
伐倭的胜利基本确定,征服印度却一直在进行。与莫卧儿王朝的一场大决战,也在所难免,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也只有击败其主力,各土邦才会分崩离析。而各自为政的格局,对大明才是最有利。
小柳走进殿内,送上了刚送来的文件,其中就有陛见的官员名单,以供皇帝确定时间。
“李岳入京啦!”黄立随意阅看着,眉头一挑,露出了笑容。
这是他看好的年轻将领,是他一手教导提拔起来的。按照年纪,再干个二三十年也没有问题。
而且,对于李岳和刘享等人的信用,也会影响到李来亨等勋贵。
对于历史问题,黄立也挺苦恼,毕竟他的身份在那摆着,很多事情不好说明。
唯有用实际行动来表明态度,或许是最能让人相信,并解除疑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