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幕府盛衰,入京
李岳之前已经邀请过他去郡王府,巴海哪能那么不懂事,婉言谢绝。
说到底,虽然已经接受招抚,并成为明朝官员,还改了发型和服饰,可巴海还是不能彻底摒弃心理上的自卑。
此次入京陛见,虽然是皇帝的恩遇,可他也是心中忐忑,甚是不安。
李岳现在则满心是激动和兴奋,马上就要见到父母和亲人,甚至是数年未见的万岁。
与黄立朝夕相处的数年时间,悉心的教导和传授,并肩作战的情谊,使李岳并不象乃父那般的畏缩猜疑。
他相信皇帝的禀性,尽管这可能会有改变。但只要不违法犯罪,皇帝不是那种嗜杀冷酷的性情。
“巴将军自去歇息,若有传召,李某马上派人通知。”李岳拱了拱手,也不再挽留。
巴海现在是他的属从,要入宫陛见,自然是以他为准,随他而行。
看着巴海和两个亲兵离去,李岳收回目光,转向身后的车辆。
车帘挑着,高小妹正满脸好奇羡慕地看着外面的热闹景象。转过头看向李岳时,不由得笑着说道:“京城真是太繁华了。”
李岳想了一下,打消了自己的念头,带着宠溺地笑容说道:“先回家去,总会有空闲的,到时候我陪你逛京城。”
高小妹点着头,象小鸡啄米,脸上笑得开心畅快。但很快,她又垮下了脸,对李岳说道:“我要下车走一走,腿都僵了。”
李岳呵呵笑着,翻身下马,说道:“我陪你。”
早有亲兵接过马缰,李岳打开车门,伸出有力的手臂。
高小妹犹豫了一下,脸上绽出笑容,伸手搭在李岳的手臂上,抬腿下了马车。脚上一麻,哎哟一声,却差点摔倒在地。
李岳赶忙伸手搀住,关切地说道:“别着急走,先跺跺脚,轻轻的……”
高小妹听话地站直身体,先轻后重地跺着脚,稍微缓解了脚麻,便慢慢地向前走去。
周围有行人走过,只是看过一眼,或是根本就无视,并没有大惊小怪,议论纷纷。
社会风气确实在开放,主要是妇女出外工作的越来越多。有当官吏的,有当老师的,有环卫的,还有官府所办的家政部门。
抛头露面已经不再被人指指点点,至少大多数老百姓对此并不抵触。
毕竟,在普通百姓家,妇女也是要劳作的,哪里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和夫人。
就是以前保守风气浓厚的,裹小脚最多的,也是官僚和富豪之家。
农村妇女要下地干活,要挑担提篮,要为生活而忙碌,自然是天足最好,哪有闲心去裹脚?
高小妹也收回了搭着李岳的手,和李岳在人行道上缓行,看着旁边的商铺。
大多数商铺都换上了玻璃窗,或是玻璃柜台,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激发着人们的购买欲。
迁都之后的北京,已经显现出繁华的景象。大批官员和眷属的到来,刺激了经济发展,市面上也更加的热闹。
高小妹已经放开了李岳的手臂,但离得还是挺近。她好奇又惊讶的目光,在各家商铺扫过。
不仅是商铺,还有过往的行人,也让高小妹投去目光。
在她眼中看来,这是奇装异服。但却不知道,这种适合劳动人民穿着的服装,正在逐渐扩散,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
类似于后世的正装、工装等品类,以简洁舒适、干净利索为特点,是先从官吏们开始。准确地说,是底层官吏。
其实,变化最大的是军装。
有二战时德国军服的影子,再加上风衣、武装带、大盖帽、胸标、肩章、领章、皮靴、手套等配套服饰,简直是威武又漂亮。
李岳就是这样的装束,他也很喜欢。将士们也是一样,对于留短发的抵触降到了最低。
“他们都在看你呢!”高小妹抿嘴笑着,颇为自豪。
这是她的男人,年纪轻,高大英俊,还是高级军官,更
有郡王父亲。那些女人看也白看,谁也抢不走。
李岳微笑着说道:“那家卖衣服的不错,等我陪你多买几件新款式的。”
“我能穿嘛?”高小妹不是很确定,有些忐忑地看着李岳,问道:“郡王和夫人会不会不喜欢?”
李岳轻轻拍了拍高小妹的手臂,知道高小妹脚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有些不安,有些害怕见到未来的公婆。
毕竟,她的出身不高,哥哥只是个中级军官。可公公已经是郡王,是大明最高的爵位。
她担心公公婆婆不喜,担心让李岳为难,担心会孤独地回到辽东。
“父亲和母亲已经在信中说过,只要咱俩愿意,他们不会干涉。而且,你这么漂亮贤淑,他们怎么会不喜欢?”
李岳知道这话已经说过多次,可还是体谅到高小妹的心情,温言安慰着。
高小妹听着这温言慰抚,看着李岳真挚的表情,笑得有些勉强。
“还是坐车走吧!”高小妹舒缓了下情绪,还是有些患得患失,可尽量不表现出来,懂事地说道:“早点到家,郡王和夫人肯定很想你。”
李岳点了点头,走上几步,打开了车门。
……………..
紫光阁,位于中南海内,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原为四方平台,后废台改建为阁。
建筑形式为上下两层的楼阁,前设五间,后设七间,通高十八米,总占地面积达四百多平方米。
黄立与妃嫔刚刚在太液池泛舟,又游览了琼华岛,以及太液池沿岸的一些建筑后回到紫光阁。
这里既是他的办公地点,也是接见臣子们陛见的场所。
朝会制度的改革,使黄立不必老是呆在紫禁城。
趁着冬季未至,他也想在西苑和清华园都体验一下,选个避喧听政的好地方。
现在各地社会稳定,政事顺遂,伐倭也已经胜利在望,黄立也有了游玩清闲的心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黄立并不是不相信这句名言,但也有他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