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701章 伐倭还是灭倭

 都说人定胜天,不过是表示乐观的说辞。可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力却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 

 当然,也不是躺平,而是尽力地进行改造,尽量地减少大自然的危害,尽量地能利用大自然的恩惠。 

 “有了水泥,水利设施能修得更多更好,房屋也能建得更加坚固耐用,闹灾时也能减少危害和伤亡。” 

 黄立对于太平盛世的标准,可要比别人高不少,不满足于只是让百姓吃饱肚子。 

 所以,在他的预期内,总要五六年,甚至十来年之后,才有可能达到他定下的小康标准。 

 当然,地域的不同,时间也会有长短,总会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比如江南,自然条件好,百姓头脑灵活,更容易接受外来事物。 

 沿海一带的优势更加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借助于水运和海港优势,经济发展的速度令人侧目。 

 大力发展海贸是既定的国策,大明有生丝、丝绸、瓷器、茶叶、棉布等商货,都是在欧洲畅销的。 

 现在更有技术含量高且独家的玻璃水银镜,已经把威尼斯的汞锡齐法制镜压了下去,成为欧洲贵族富豪最青睐的奢侈品。 

 以后还会有火柴、煤油灯、自行车等等,科技和机械制造的领先,将使大明的商货更有市场。 

 在海外的开疆拓土,则将提供更加丰富的矿产和资源。比如吕宋的铜、登嘉府的锡,南洋的香料等等。 

 还有正大规模种植的金鸡纳树、橡胶、可可和咖啡,凭借着深加工的技术,大明有成为世界工厂的潜力。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科技即便领先不多,可也不落后。这样的大明,就不再是能够轻易击败的对手。 

 甚至于,大明的陆军可称雄世界,海军也有迎头赶上的可能。 

 “不用再活五百年,只要自己能在位三四十年,大明就能成为日不落帝国。否则,白瞎了穿越一回。” 

 黄立活动了下胳膊,用力作了几个扩胸运动,觉得这身板没问题。 

 当了皇帝,也没忘记锻炼身体,尽管运动量不比从前。可有着当时最顶尖的医生时时诊脉,有点毛病就治,难道还活不过平头百姓? 

 他在后世可是打过不少疫苗的,怎么也比古代人更有免疫力吧? 

 其实,这也是黄立急于消灭外敌,并在南洋扩张的主要原因。潜意识里的危机感,使得他有些迫切。 

 尽管要大明屹立世界之巅,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目标。但多占一块地,多消灭一个外敌,总是能让黄立轻松一些。 

 鞑虏已经完蛋了,残余不过是苟延残喘,不太可能死灰复燃,成为大明的心腹之患。 

 蒙古诸部虽然有广阔的草原,但在科技上落后太多,凭借武器装备的巨大优势,大明除非内乱得分崩离析,否则绝不会再被蒙古人冲入中原。 

 在黄立心里,沙俄和倭国是最危险的敌人,还都在北面。或者是要动用北方的兵力,来消除这两个大敌。 

 “十年,绝不能超过这个期限。”黄立垂下眼帘,再次坚定决心,哪怕是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他也不想再拖延。 

 北击沙俄可能会在三五年内实现,辽东的李岳所部,应该足够使用;灭倭的话,北洋海军加山东明军,有些单薄。 

 “明年年初便要攻打吕宋和孟加拉,如果顺利的话,伐倭的行动也该开始了。分化瓦解,拉拢利诱,只对德川幕府下狠手,那些大名应该不会为其卖命。” 

 “很多大名不仅会袖手旁观,还可能落井下石,帮助明军,加入到推翻德川幕府的行动中来。” 

 “所求的不过是权力和地盘,以及家族的长久利益罢了。这样的倭国大名,倒是可以利用,就象征战印度,会保留一些封建王公的权力,让他们为大明服务。” 

 倭国国土的主体就是四座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北海道旧称虾夷地,曾居住着阿伊努族人。十六世纪末,松前氏渡海建造了福山城,占领了土地。 

 人口最少,开发最晚,经济最不发达,只有南端为松前氏大名的领地。 

 在黄立看来,在伐倭行动中,北海道暂时可以置之不理。但在以后,有必要加以占领,以抵御沙俄的南下。 

 四国是倭国本土四大岛中最小的一个,连同属岛面积也不到两万平方公里。 

 而四国原本的各大名基本上都被驱逐,取而代之的藩主是德川幕府较为信赖的武将。而其中,较为强大的是土佐藩和德岛藩。 

 黄立倒是记得倒幕运动中的四强藩: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 

 其中萨摩藩和肥前藩在九州岛,土佐藩在四国,长州藩在本州。而幕府的主要力量在本州,控制力也最强。 

 对于伐倭的最终目标,黄立还没有最后确定。或者说,是在直接统治,还是分而治之的策略上,还有些举棋不定。 

 如果是直接统治,就要出动大军横扫岛国,对倭国的武装力量,不管是大名的,还是幕府的,进行无差别的打击和消灭。 

 然后还要有大量的驻军,以维持灭国之后的统治。这样估算下来,成本很高,还要持续的投入。 

 如果是分而治之的话,就扶持某些大名。可一样要消灭幕府,结束倭国的统一局面。再以岛为单位,进行分治,类似于几个藩国或土邦。 

 说白了,就是以倭制倭,大明只出动不多的军队,投入也不用太大,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分裂倭国。 

 “直接鲸吞的话,明朝在安南陷入不断反叛的泥沼,或许就是前车之鉴。分岛而治,扶持傀儡的间接统治,成本既小,又进退自如。” 

 “击败幕府还是第一重要,使倭国再次进入战国时代,越是混乱,越是有机可趁。只要动用少量的部队,就能起到以巧破千钧的作用。” 

 黄立已经坐回御椅,又陷入到小柳所认为的苦思冥想的状态。或者说,更象是在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