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701章 伐倭还是灭倭

 王朝更替,盛衰循环,都是有迹可循。腐败盛行,盘剥搜刮,老百姓身陷水火,民不聊生,便是王朝末日的景象。 

 多则数十年,少则十数年,安南必有大乱。或者,大明可以秘密插手,加快这一进程。 

 大举用兵倒是不必,北郑南阮看起来是势均力敌的局面,这个微妙的平衡却是最容易打破的。 

 只需一根稻草,可能就会引起安南形势的改变。黄立不能预测具体的变化,但只要有变,对大明就是有利的。 

 最不利的就是郑阮两家讲和,不再刀兵相见。这样的话,就少了很多机会,兴许还能苟延残喘很长时间。 

 黄立和张默边说边处理奏疏,很快就完成了今天的工作。 

 天下已定,南方早已稳定,北方的恢复重建也走上正轨,对外扩张也要等到明年开春,政务工作也轻松下来。 

 其实,皇帝这里一直比较轻闲,内阁就处理了大部分的工作,他基本上都是同意,很少驳回。 

 要费脑筋处理和回复的,都是那些能直奏的文武高官的奏疏和题本。但也不多,不是重要和比较秘密的,也不会直接奏到御前。 

 “明年迁都,差不多能够确定了。”黄立命宫人奉上茶水,和张默随意地闲聊着,“朕不想行两京制,官员太过臃肿,只设南京行辕,卿以为如何?” 

 两京制度并不是明朝的首创,比如周代的镐京与洛邑、汉代的长安与洛阳、两宋的开封与临安、元代的大都与上都。 

 但是明朝的两京制却有着不同之处:两京都拥有完备的行政机构;两京在政治上高下之别。 

 而其他朝代的两京制度下,首都与陪都有明确的界定。 

 比如元朝时期的上都与大都。大都作为元政权的首都,统领全国军政事务,上都则是象征意义的都城。 

 明朝的两京制度下却没有首都与陪都的划分,也就是说二者在名义上并没有高下之别。 

 京师是首都不假,可南京也拥有一套完备的中央组织架构,只是缺一个皇帝而已。 

 直到明英宗即位后,才以诏书的形式确立了北京的首都地位。 

 北京机构的“行在”前缀取消,南京中央机构则加上“南京”前缀。比如南京的吏部,就要改成为南京吏部,因为正儿八经的吏部在北京。 

 虽然还是两套班子,但因为南京政府机构完全没有全国事务处理权,等同于被架空。 

 即然南京已经被架空,为什么不直接撤销南京中央机构呢?为什么还要留下那一整套官僚系统的编制呢? 

 在黄立看来,什么保护龙兴之地,负责收取江南赋税,并统一核算并上交中央,以及外放被排挤的官员,已经都不是南京留都存在的理由。 

 官员被排挤,自己立不住,要么辞职,要么致仕,哪用得着外派南京,既享福,还能等着东山再起? 

 至于保留虚职,剥夺实权,黄立也用不着这样的手段。能用则用,不能用就直截了当,弯弯绕有什么意思? 

 至于收取江南赋税,并统一核算,设个南京行辕也尽够了,搞一整套中央机构的体系,完全没有必要。 

 实际上,明朝的留都南京,只能管辖南京以及南直隶的部分区域。 

 但南京直接对北京负责,不接受地方政府管辖,这不就相当于后世的直辖市嘛? 

 张默对于皇帝的想法表示赞同,说道:“两套机构,两套官员,确实是浪费,完全没有必要。现在定下章程最好,省得以后麻烦。” 

 养人易,裁撤难,这与后世的公司管理,也是差不多的道理。每个王朝将亡的时候,几乎都会有冗官的现象。 

 真的需要那么多官吏吗?答案显然是相反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既增加财政和民众的负担,又无益于社会的稳定。 

 而且,由于皇权下乡,基层政权的治理,将增加官吏的数量。可以预见的将来,冗官的现象也将会出现。 

 张默的意思,黄立也明白,跟他的想法是一致的。防患于未然,比到了积重难返的时候再整改,要好得多。 

 黄立看着张默,沉吟了一下,说道:“南京行辕的机构也不宜太大,嗯,张卿仔细思量一下,拟个章程。” 

 张默躬身应了,知道这与北京行辕将是大不相同,权力会削减很多,都集中到北京。 

 天下太平,虽然北京离江南很远,但统治力却不会削弱。 

 毕竟,有了高塔通信,又有了海运,皇帝又英明,不会出现明末时江南离心的现象。 

 所以,南京或许会作为名义上的留都,毕竟太祖的陵寢在这里,政治意义重大。 

 但设置太大的权力机构,却是没有必要。只当是普通的行政单位,进行正常的管理,也就是了。 

 况且,以后将主要依靠海运,黄河的治理也肯定要影响到运河。不仅是南京,运河沿线也将受到影响,可能不复曾经的繁华。 

 想到治理黄河,黄立有些头痛。除了巨大的财政和人力投入,以及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到底能有多大的效果,却也不好保证。 

 从上游到中下游的全盘治理,不用再顾及运河漕运,这是黄立对陈潢,也是对水利部的指示。 

 同时,黄立也派出了技术人员前往黄河沿岸地区,勘察选址,建起水泥厂,为修筑堤坝做物资上的准备。 

 张默禀完公务,便知机告退,还有南京行辕的章程要拟,得和南书房的同僚们商议确定。 

 “光是建厂生产水泥,就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还有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也不是一日之功。看来,三五年是见不到太大的成效了。” 

 黄立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景色,思绪还停留在治理黄河上,“只能是对付着,不使灾患扩大,或是赈济到位,减轻受灾百姓的苦难。” 

 大明疆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也不一样。即便在后世,每年也都有灾害发生,旱涝不定。 

 只要是局部的,不是大范围长时间的,也都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