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95章 新法案例参照

 黄立并不是想以自己的意志来代替法律,仿效朱元璋也弄一本与《大诰》类似的实案集合。 

 新法新政实施下去,官吏和百姓有理解通透的,也有一知半解的。毕竟,这是以前没接触过,也没有成例可参考的。 

 特别是有关妇女有财产继承权,和离分产,以及自由改嫁、严禁买卖人口等法律法规,在封建社会更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比如黄立最深恶痛绝的“吃绝户”,在新法实施之后,便在理论上没有了存在的可能。但实际上,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乡村。 

 所谓的吃绝户,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全家死绝,却还留有土地或房屋之类的财产。 

 这样的话,一般会被村子里的乡绅全部变卖,换成银子,然后用这笔钱在村里摆流水席,宴请村落的每家每户。 

 宴席多则持续几个月,少则也会吃上几天,直到吃光吃尽这家人的所有财产和积蓄。 

 另一种则更缺德,就是这家男人去世,又无男丁继承家产。同族的就会欺负孤儿寡母,侵占其财产,甚至将她们变卖,或是逼至绝境。 

 吃绝户的现象主要源于古代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男性被视为家中的顶梁柱和劳动力,而女性则被视为附庸。 

 所以,在封建社会,寡妇和独生女往往面临悲惨的命运。 

 由于家中无男丁支撑门户,她们可能会被同家族的人欺负。财产被侵占,甚至被赶出家门,生活无依无靠。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出殡摔盆打幡的孝子,在此家没有男丁的情况下,能够继承死者的全部财产。 

 因为在封建社会,女子是没有这个权利的。往往是亲戚家的侄子堂侄之类,充当孝子,就为了抢夺遗产。 

 而这些都是约定成俗的传统习惯,并不被官方法律所认可,可也不被明令禁止,权力多掌握在族长、乡绅、村老的手中。 

 与打击宗族势力一样,黄立对于乡村的基层权力,也要从这些人手中夺取,改变皇权不下乡的局面。 

 所以,他才让改名为南书房的秘书处,从各地官府搜罗调集所有的断案文件,分类整理后汇报上来。 

 “有些案子判得不好,那就纠正过来;有些案子断得深得朕心,便在邸报和《大诰》中刊发,作为普法宣传,或是成为以后判案的依据。” 

 黄立看了半天文件,用朱笔圈了选中的案件,便放下来,轻揉着晴明穴,舒缓着眼睛的疲劳感。 

 小柳适时地续上热茶,又退至一旁,琢磨着学到的音律。 

 黄立转头看了她一眼,喝了两口茶水,看似随意地问道:“西夷的音律,学得如何?” 

 小柳躬身道:“回万岁,奴婢觉得还好,与中华古乐有所差别,但也有相通相似之处。” 

 黄立点了点头,倒也没指望小柳成为什么音乐家,把听着他的哼唱,把歌曲复制下来演奏也就是了。 

 “你来给朕念这文件。”黄立指了指案上的案卷,说道:“看着有些累眼睛。” 

 小柳应着,上前取过案卷,开始诵念起来。 

 “嗯,这样倒是省力,声音听起来也悦耳。”黄立在御椅中调整了姿势,更加舒服一些。 

 除了刊发案例,黄立还要地方官府派人巡察地方,接受百姓诉状告冤。 

 同时,村中所设的教书先生,既然享受官吏的待遇,也就有向老百姓普法教育的义务,并且有举报不法的权力。 

 新法出台并实施,老百姓未必能够理解,甚至可能还不知道。 

 所谓民不举,官不究。出了“吃绝户”的事情,那些寡妇独女就很可能不会去报官申诉。 

 “这样的话,那些村中的教书先生,似乎能够成为官府的耳目,成为朝廷与百姓之间沟通的媒介。” 

 黄立思索着,觉得相当可行,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价值。 

 要知道,为了让他们能够安心教书,都是给了官身的。开始是十五级官吏,还有奖罚和晋升,就是要尽快地普及教育,并提高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而且,乡村的学生都是免学费的,发的教科书却要好好保护,留给下一届的学生,损坏了要赔偿。 

 这也是黄立从后世学到的经验,年年发新书,年年也有并不算旧的书被当废品收走,浪费! 

 也不是要把教科书永久使用,经心使用的话,三年是没啥问题的。 

 “品级和俸禄是确定的,但可以发放补贴,提高普法工作的积极性。老师既属官吏,老百姓又尊重读书人,他们似乎能够取代乡绅、村老。” 

 黄立似乎神游物外,但却一心二用,在听着小柳念案卷。只不过,不是他想要的,也就没太用心。 

 小柳偷眼瞅过皇帝,却有些心里没底,又继续念下一个判案。 

 黄立这回显出认真之色,终于抓到个典型,这得广而告之。待小柳念完,他伸抬手止住,说道:“朕有批示。” 

 小柳赶忙将案卷放下,给皇帝磨墨。 

 黄立提起笔,稍微思量了一下,便作了批示。 

 虽然不是乱世,但要起到警醒和震慑作用,就必须用重典。即便是矫枉过正,也在所不惜。 

 “此案恶劣,差点逼死人命,人犯从重处置,阖族流放,以儆效尤。另登载邸报,以公示全民。”黄立提笔作了批示,放下了笔。 

 小柳刚念过此案,看皇帝批示,微微张开嘴巴,显出几分震惊之色。 

 没想到判得这么重,一族人都受了牵连。虽然只是流放,但也等于抄家,累世之财物,十不存一。 

 黄立注意到了小柳的表情,微笑道:“怎么,觉得朕过于残苛了?” 

 “奴婢不敢。”小柳赶忙垂下头,恭谨地回道:“此等陈规陋习,已是根深蒂固,非重典不能扭转。万岁震慑其余,也是一片仁心。” 

 黄立笑了笑,对小柳的回答十分满意。 

 海外缺人,流放之刑便用得最多。当然,尽快地摒弃掉不合时宜的封建传统,才是更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