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紫禁城,御花园
黄立呵呵笑着,感觉李云容意有所指。只算东西六宫,就是十二个妃嫔,好象是有点多啊。
其实,很多时候,东西六宫并不是每宫一位妃嫔。前殿、后殿、偏殿,能住三四位呢!
比如康小三,前前后后便有妃十一人,嫔十人,贵人二十人,庶妃九人,常在十二人,答应十五人,再加上数位皇后,后宫共计八十五人。
崇祯皇帝的后妃共有九人,这在历代的皇帝里算是比较少了。但这只是有册封名份的,而在乾清宫还有十几名宫女,随时能够应召侍寢。
“自己也是个渣男,再见到漂亮合意的,少不得也要纳入后宫。但朕也是有原则的,民间采选是绝不会做的。”
“算了,精挑细选,一定不能超过十二个,可着东西六宫,正好住下。”
黄立暗自警醒着,觉得既要自己的腰子受得了,又不能只看新人笑,看不到旧人哭。
“矫情,虚伪,不外如是。”黄立捏摸着爱妃腰间的软肉,努力岔开思绪,想起了京城的暑热,又想起了降温乘凉的法子。
冬天储冰,夏天使用,不消耗能源,不污染环境,是个不错的办法。
风扇嘛,电的是不用想了,蒸汽机也不合适,体积又大,又要消耗燃料,还会有噪声。
但人力和畜力,或者是水力的,倒是可行。
制作稍微精巧的齿轮传动,就象自行车那样,驱动类似电风扇的扇叶,风力肯定比摇扇子更强,也会更省力。
在封建社会的皇宫里,或者是高官显宦家中,肯定少不了打扇的丫环仆役。机械风扇,肯定也会给他们减轻劳累。
不管怎么样,先制造出样品,也是机械上的应用和进步。如果有肯钻研的,说不定就有了灵感,能造出更好的风扇来。
“螺旋桨?!”黄立眨巴着眼睛,从扇叶又想到了这个。
现在的海船主要是靠风力,但也有划桨和风力混用的近海船只。在内河航行中,车轮船,或者叫车船,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
就是在蒸汽机发明后,以此作动力的船只,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用的明轮。
尽管明轮推进器要比竹篙、划桨和摇橹等推进工具先进一些,但它的结构仍显笨重,效率也较低。
特别是遇到风浪,明轮叶片部分或全部露出水面时,船舶会因受风力所阻而不能稳定航行。何况,明轮的叶片在使用时极易损坏。
螺旋推进器又称螺旋桨,当桨叶转动时,叶片击水,水的反作用力成为船舶推动力。
螺旋桨重量轻、效率高,无论跟什么动力机械配合都很合适。同时,螺旋桨结构简单、牢固,又深入水下,受到良好保护,不易损坏。
“用人力脚踏驱动的话,肯定也比明轮,或者是划桨效率高,推进速度快。尽管精密的螺旋桨要用复杂的数学来计算,但现在似乎也不必如此严格要求。”
“大船的话,肯定有解决不了的技术困难,主要还是动力问题。但小船,似乎可以进行改造,肯定比划桨撑蒿,以及传统的车船,效率更高,更省力。”
“或许还能够用于海战,当作火船或爆炸船,辅以小型风帆,象自杀式小艇猛冲过去,接近时跳船保命。”
与风扇是同样的道理,原型搞出来,也是给了下面人一个研究改进创新的方向。否则,除了一些基础理论的书籍,黄立也不知道让他们干什么。
有了简单的蒸汽机,有了风扇,有了螺旋桨,也算是一个个的攻关课题,让他们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说起来,机械原理和制造应用,黄立认为还要优先于其它的学科。
毕竟,象后膛枪炮,以及架退式、管退式火炮,都是属于此范畴。而武器装备上的提升,才是大明国力持续强盛的保障。
李云容不知道皇帝已经思绪乱飞,想着京师和紫禁城,说起了自己的主意,“紫禁城里没有御花园,倒是不太方便。皇爷之前是不是说过,要在东西五所改建的?”
黄立眼珠一轮,短暂地转了思绪,说道:“嗯,确实说过。朕想以钦安殿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
这是黄立在后世曾经游览过的地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占地达一万两千平方米。
在黄立的记忆中,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罗布的奇石,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
而且,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近二十座,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当然,现在的御花园是什么样子,黄立也不好想象。就算重新修建,也肯定不会是后世的样子。
“到时候,让工部呈上图纸,爱妃随着心意修改就是。”黄立也觉得紫禁城内没有花园,会很不方便。
后世的紫禁城倒是还有其它三座花园,可都是在清朝才修建的。黄立犹豫着,是否还在原地修建,或是根本就不必修。
李云容笑着点头,痛快地应承下来,又有些犹豫地问道:“北方的气候,怕是修不成南方园林的样子吧?”
“栽种的花木肯定会有所不同,但风格却能仿效。”黄立想了想,说道:“北方也有常青树种,可要象南方这般四季常绿,却是做不到的。”
“冬天的时候,雪下得比南方可要厚得多,也只有暖房,才能养花种草。还有绿菜,冬天想吃,也要在暖房种植,数量不会太多。”
黄立娓娓地讲述着,南北差异,其实也说不上孰优孰劣,只看习惯与否。
皇家自不比寻常百姓,热了有冰,冷了有火炕、炭盆,再怎么缺绿菜,供给皇家也抛费不了多少。
李云容虽然已经知道这些,但还是认真听着皇爷的解说,并偷偷地观察皇爷的脸色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