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86章 国旗军旗

 亚圣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民间也有俗话:富不过三代。 

 “将大明的疆域拓展万里,子孙再败家,也能多撑些时候。其实,更重要的是万岁制定下来的政策和战略能够延续,才能更加长久。” 

 陈进才微眯起眼睛,感觉到自己肩上的重担。 

 开拓进取的策略能否延续,还是要看实际的效果,以及获得的利益。这就需要他们来为万岁的理论,提供更多更强的实践验证。 

 从国内到海外,从民生到扩张,皇帝已经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改革倾向。或者说,已经不是倾向,而是越来越多的实际行动。 

 陈进才知道,皇帝是倚仗着类比开国的功绩,以及百战百胜的威望,才能在百废待兴时推动改革。 

 原来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在战乱中基本瓦解,这是改革的利好。 

 但也不能说没有阻力,保守的、受损的集团或个人还是存在,或许就等着改革措施遭到挫败时,再群起而攻之。 

 比如对外扩张,最大的束缚可能是仁义道德。以及什么穷兵黜武、好战必亡的传统理论。 

 尽管陈进才等人已经看出其中的不同,但一旦在扩张中遭到大的失败,反对之声肯定会趁机而起。 

 “为了万岁的宏图大志,为了大明的辉煌崛起、长盛不衰,每一次行动都要力争胜利。” 

 陈进才站起身,走到窗前,在仰光最高的建筑内,瞭望着这座新兴的城市。 

 在他的头顶,飘扬着大明的旗帜。尽管他看不到,却能因此而感到骄傲。 

 “大明的旗帜,将插在皇帝所指的任何地方。并将龙腾四海,猎猎飘扬,永远不落。” 

 “凌云阁啊,开疆拓土之功,少不得自己能进去,还能排上号呢!”陈进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挺直了腰板。 

 ……………. 

 红底,代表着历朝历代华夏英烈的鲜血;明黄色的龙形,代表着皇家,更代表着华夏,以及中华民族乃是龙的传人。 

 大明的国旗,长方形,皇帝所设计,就是如此简单形象,并有详细的,高大上的解释。 

 如此说明,国旗就有了非凡且重大的意义。 

 哪怕朝代更替,也是适用的,除非不承认华夏,不承认龙的传人,或是被异族所窃据。 

 而且,红色配黄色的寓意也好。在中华文化中,红色通常象征着吉祥、喜庆、热情和繁荣,而黄色则代表着尊贵、丰收、富贵和智慧。 

 这样的色彩组合也常用于节日装饰、服装设计以及其它庆祝活动中,旨在传递幸福、繁荣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来看,红色是一种容易引起兴奋、激动和紧张的颜色,而黄色则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当红色与黄色结合时,这种组合可以增强其热烈和活力的特性,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反正,大家看着都说好,黄立也美滋滋。 

 就看这镂空的龙图案,虽然没有细致到鳞趾分明,可摇头摆尾升腾九天之势却鲜明传神。 

 既然有了国旗,相关的法律也制定颁布实施。各地官府和军营,都要悬挂国旗,并定期举行升旗仪式。 

 要晓谕大明子民,在教材中也加上内容,要教育民众了解国旗的精神内涵、遵守国旗升挂使用规范和升旗仪式礼仪等等。 

 核心思想就是要维护国旗的尊严,规范国旗的使用,增强军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不仅在国内适用,在海外占领地也是一样,作为归化教育的措施之一。 

 有了国旗,军旗也应运而生,依然是皇帝设计,又分为海、陆两种。 

 旗面主体颜色为红色,既代表军人的铁血,也意味着勇气,位于上部,占旗面的四分之三; 

 旗面下部四分之一则是陆海军的区别:陆军是草绿色,代表着祖国富饶的绿色大地;海军则为海蓝色,代表着大海。 

 军旗的正中是金黄色的五角星,取其“胜利”的含意。 

 黄立没有设计更多更细致的军旗,比如陆军中有步骑炮辎,海军也有陆战队。就这样,已经是相当正规,并领先于世界各国了。 

 皇宫前的空地,已经修建成了个小广场,或者叫午门也行。高高的旗杆竖立,飘扬着大明的国旗。 

 在庆典举行前,要进行升旗仪式,即便是皇帝亲临,也要向国旗行注目抚胸礼。 

 “可惜,国歌还没想好。”黄立稍有些遗憾。 

 面对飘扬的国旗,抚着自己的胸膛,唱着激昂的国歌,更有激情,也更能升腾起爱国之心。 

 已经是十一月,北方应该是天寒地冻,南京只是刚刚零下,能偶尔看到冰,却还没有下雪。 

 尽管还是寒冷的,但阳光充足,蓝天白云的天空,让阳光也依旧明媚。 

 北方和辽东的奏疏,让黄立也感到轻松。粮食储备已经能支撑过这个冬天,甚至明年需要的数量也比预计的少很多。 

 光复大明的第一个冬天,百姓们能够不挨饿,不能说是奇迹,但确实让朝廷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明年会更好,北上迁都的时间也要提前了。”黄立放下奏疏,已经有了乐观的预期。 

 哪怕再有灾害,只要不是大面积的,北方和辽东的耕种和收获也要比今年强很多。 

 只是各地报上来的耕地数量和耕种计划,对照今年,就增加了两倍还多。 

 由于鞑虏的横征暴敛,以及战争的影响,今年北方的耕种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田地有收获。 

 “牛马的增加,让明年的耕种更有把握。南粮北调也不会中断,秋收前也就能估算出产量。” 

 黄立算着时间,觉得夏末秋初能否迁都,就能见分晓。条件如果具备,剩下的就是看他自己愿不愿意啦! 

 明年既要讨伐吕宋的西班牙人,又有向孟加拉的扩张行动,黄立是希望在得到胜利的消息后,再放心北上。 

 尽管在实力的对比上,明军都占有明显,甚至是绝对的优势。可结果未出之前,总是不能彻底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