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全局统筹,内阁
而在太祖朱元璋以游民身份登上皇位,真正登上权力的巅峰以后,内心深处的猜忌与怀疑便展露无疑。
这种提防最终演变为政治上对功臣的怀疑和屠杀,以丞相胡惟庸案为标志,朱元璋用屠杀彻底废除了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
即便如此,老朱还是不放心,规定后代的朱家子孙不得再设置丞相一职。
但在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虽然实现了大权独揽,但也因繁杂的政务工作而废寢忘食。
等到燕王朱棣登基为帝后,面对繁杂的政务,便在原先翰林学士的基础上,着重任用年轻的翰林来为自己做事。
朱棣在北京皇宫专门开设了办公地点,就在皇宫东侧的小阁房中,因此后来逐渐称之为“内阁”。
尽管内阁成员参与讨论的事务越来越多,小到日常的政务,大到军国大事,内阁成员都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
但当时的内阁成员,既没有正式的官阶,也没有印信,地位比六部长官差得远了。
到了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继位以后,内阁的权力才算最终被承认。
由于朱高炽在登上皇位时,承蒙自己师傅的照顾,为了报答恩情,便为其内阁的师傅提升了官衔,并且还授予其太子少傅的头衔。
这内阁长官的权力有了名分,又被赋予“票拟权”,成为内阁权力扩张最重要的一步。
票拟权的出现,标志着内阁正式成为朝廷的中央决策机构。只就权力大小而言,这时候的殿阁大学士,已经与明朝之前的宰相无异了。
但准确来讲,在体制上,内阁仍然是专制皇权下的一个附属秘书机构。
内阁权力的扩张,导致了与皇权的冲突,为了制衡,拥有了批红权的司礼监又水涨船高。
特别是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几位奇葩皇帝,有修仙的,有死宅的,有当木匠的,也就出现了一批权倾朝野的大太监。
而从历史上看,最接近文官们所追求的“垂拱而治”的时期,是张居正主政的那十年。
由于皇帝年幼,首辅张居正大权独揽。可即便如此,他也要交好司礼监的冯保,以使改革能顺利进行。
但文官们因为嫉妒,因为私怨,因为短视,被万历帝引导,在张居正死后对其进行了清算和打击,使得皇权重新振作。
现在,别说司礼监了,连宦官都没有了。内阁权力看似没有制衡,但毛寿登等人却不敢这样想。
“万岁将军政分离,似乎有以勋贵平衡内阁,或文官之意。”毛寿登想到了明初的政治格局,直到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才压制了武勋集团。
文武并重,眼下看起来是这样。象毛寿登等人,虽然没有封爵,可也赐封荣衔,在品级上并不低于武将。
而经历过亡国的惨痛,绝境的抗争,对于武将和军人,毛寿登也没有太多的抵触。
重文轻武的时代,早在崇祯时期便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在凶悍的外敌面前,也只有军人才能御外侮、保国家。
正因为毛寿登等人有切身的体会,知道大明中兴全靠军人的浴血奋战,当然还有万岁的英明神武。
所以,毛寿登也心中凛然,不敢太过揽权。一旦让皇帝觉得内阁权力太大,可能会重蹈明初太祖时的清洗和压制。
而且,他读史书也心知肚明,所谓的皇权和相权之争,应该是个伪命题。
只有怠政的皇帝,才会有擅权的丞相。可一旦皇权发威,什么宰相丞相,并没有反抗之力。
所谓的权倾朝野,也不过是表面上的。皇帝要收拾谁,不管是文官,还是宦官,差不多也就是一道圣旨的事情。
出了宫殿,毛寿登重新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下,心情也愉悦起来。
抛开那些不切实际的野心和幻想,只要勤勉当差,与万岁善始善终,也不是很难。
“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只要不插手军队和兵权,又怎么会招万岁的忌讳?”
“只希望万岁不改初心,十几年几十年后,也是如此英明睿智、锐意进取。”
人都是会变的,太祖朱元璋在打天下和登基之初,还有着广阔的胸襟和气度。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猜忌和多疑却是越来越重,这也导致了他性格和行事的变化。
毛寿登一边想着,眼见马车驶来,便停下脚步,等着马车来到近前,登上车,驶离皇宫。
挑开窗帘,透明的玻璃窗外,能看到来往的行人,挂着醒目招牌的商铺。即便听不清喧嚣的声音,可繁华的景象却入目皆是。
“大明中兴,盛世可期啊!”毛寿登继续着自己的思绪,担心也少了许多。
皇帝并没有因为天下已定而放松,或是骄奢淫逸,还是保持着之前的朴素,以及进取的精神。
一顿饭不超过四个菜,与妃嫔共食,或是节日庆贺,也就六到八个菜,这在历代皇帝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皇宫中的用人和花费,也是精打细算。就那点宫人和侍卫,明朝时的藩王府上都比这多。
要知道,明朝的皇宫里至少有万八千的太监,宫女也有一两千。现在的皇宫里,连个零头都不够。
还有民间选秀充实后宫,皇帝已经拒了数次,连臣子们也息了念头,不再提起此事。
是缺钱吗?皇家作坊那可是日进斗金。华美的丝绸和棉布,精致的水银镜子,可都是海商们争抢的紧俏商货。
在用度上节俭,可该花的钱,多少也不在乎。海军的添船造炮已经占了大头,还有科研项目,投入也不含糊。
“开疆拓土,既是武将建功立业的机会,恐怕也是万岁的防范手段。”毛寿登思索着,觉得这与把土司力量转嫁于外,有相似之处。
分封于海外领地,也变相地解除了兵权。在异地,都是土著,能组织起多少人马?又能有多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