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77章 全局统筹,内阁

 沿海省份的恢复速度比内陆省份快,显然,将来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大大优于内陆。 

 靠海的优势,是内陆比不了的。只是海运的方便,山东离得江南也不算远,在粮草物资上,就比内陆要及时,数量也多。 

 再加上山东有人口优势,商贾也更愿意在此设点经商,抢占市场。 

 北方在满清的统治下,经历了两年的艰难。为了对抗明军,满清可谓是涸泽而渔,搜刮民间物资和财富,以供军需。 

 老百姓过得苦,北方的商贾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光复之后,他们财力不足,就需要喘息,可南方的商人却不想给他们这个机会。 

 说起来,南方商贾和海商都为光复大明而出钱出力,战后得到朝廷的优惠政策,也是酬功。 

 而北方的商贾可没做过什么贡献,甚至有附逆之嫌。没遭到清算和报复,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物产本来就是南方更加丰富多样,有充足的货源,也是北方商贾所难以比拟的优势。 

 北方成为原材料产地的地位,基本上确定,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比如棉花,在河南直隶就更适合种植。可要论纺织技术和效率,却还是要运到南方加工制作。 

 棉布丝绸的出口是大宗商品,因为海贸的兴盛,连带着原材料也开始紧俏。 

 北方光复之初,便有聪明的南方商贾派人去了北方,以优惠价格诱导农民种棉,并订下明年的收购契约。 

 这引起了北方地方官员的不安,尽管种棉花的效益更高,但也要等到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之后吧? 

 奏疏上呈,请皇帝决定吧!毕竟,朝廷并没有限制农田种植的作物品种。而看皇帝对江南的政策,似乎也不打算限制。 

 农业虽然被称为第一产业,也只是相对于“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所说的。 

 而地方官员的担心,也是局限于本省本地。从黄立的角度,却是全国的统筹考虑,包括海外属地在内。 

 “老百姓也有自己的盘算,口粮田还是会留的。如果不留,那就说明粮价不高,且很稳定,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黄立看着毛寿登,稍显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既是官员们担心,那就下旨吧!今年光复的地方,明后两年的粮食种植面积,不少于耕地总数的一半。” 

 要的就是个安心,黄立还真不指望北方的粮食有多高的产出。 

 他在着力推进大明的工商业发展,要的便是物资流动起来,包括粮食在内。 

 江南虽然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有大幅增长,可从统计上看,粮食产量也没有明显的减少。 

 主要是四川的开发和重建,耕地面积还有逐年增长。而且,哪怕到现在,人口数量也没有达到历史的高峰。 

 这是潜力,光复只有三年,国内的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湄公省经过两年多的经营,更是成为了粮食基地。一年三熟的气候环境,海运的发展和便利,使得粮食运到北方,价格也并不是很高。 

 “万岁若是担心谷贱伤农,就只明后两年的暂行政策最好。”毛寿登躬身奏道:“现在的粮食总量足够供应,只是内陆的运费较为高昂。” 

 黄立点了点头,如果不是考虑到运输损耗,他也不会硬性规定粮食的种植面积。 

 本来要施行赋税货币化,粮食种得多,卖不出去岂不令农民受到损害?所以,暂行政策比较合适,且看市场的变化,再进行调整也不迟。 

 要知道,除了湄公省的粮食输出,从安南和暹罗也能采购粮食,只不过现在不需要而已。 

 “辽东就不必加以限制了。”黄立想了想,说道:“耕地面积是足够的,只怕明后两年也还有田地荒废。除了种粮食,气候环境也不适合种植其它作物。” 

 辽东的人口太少,就是不限制给地数量,也种不了那么多,又没有机械化。 

 但辽东的土地还比较肥沃,除了天冷,其它自然灾害也不多。有一年的全力耕种,自给自足是没问题,说不定还能对外输出。 

 东北反哺中原,并不是太难。只要朝廷出台政策,大力支持,也就三五年之内便能实现。 

 特别是大豆,那可是东北的拳头农产品。 

 毛寿登领旨,退了下去。 

 北方的重建工作已经布署完毕,比预期的要好很多。当然,这也是真金白银砸下去的结果。 

 可不管如何,内阁的工作已经少了繁重,地方上因为钱粮充裕而日渐安定,让毛寿登等人也轻松许多。 

 已经是内阁首辅,虽然军政分开,可毛寿登也算是位极人臣。只是不是武将,没能封爵罢了。 

 可想想几年前的情况,如同做梦般的人生际遇,毛寿登作为从龙老臣,新兴大明的第一任首辅,已是青史留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何况,皇帝对于内阁的信任和放权,也让毛寿登等人感到恩宠和压力。 

 皇帝不同于承平日久的帝王,那是马上君主,英武睿智还胜过太祖。凭着在文臣武将,以及天下子民中的威望,收权放权不过是翻掌之易。 

 “什么垂拱而治,而千万别有这样的念头。万岁把着军权,恐怕也是防着臣子的招数。” 

 “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垂衣拱手,不去管理朝政,就能治理天下。古代时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的套语。 

 但对于明朝中后期的文官,他们也有这样的目标,却并不是这样的心思和想法。 

 他们追求的垂拱而治,就是让帝王啥也别干,交权于内阁,国家大事全部由他们处理,有着虚君的意味。 

 简单地说,其实就是中央权力在君权和相权之间的交错。 

 在明朝之前的王朝中,丞相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制度一直被沿袭。 

 在中央政府中,以丞相为中心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在处理日常政务中,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也正因为如此,日益膨胀的相权逐渐成了皇帝心头的一块病。皇帝出于对丞相为首外臣的不信任,使得皇权与相权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