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19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几十艘船只突然出现在浑河上,向着沈阳破浪而进。沿河巡逻的鞑虏侦悉到情况,以最快的速度回报给鳌拜。 

 已经过去两天时间,鳌拜也观察到对岸明军有所异动,意识到大战将起,也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如果清廷行动迅速,鳌拜估计,援军星夜兼程,赶到也就这两三天的时间。可明军显然不想给他时间,行将开始进攻。 

 一溜的木筏排列在河岸上,数量众多,还有十几只沿岸搜刮的小船,这是明军准备搭建浮桥的物资。 

 “鳌公,贼寇水师正在赶来,我军没有拦截的手段。”朗格有些焦急,看着鳌拜,禀告道:“把火炮推到岸边,兴许能够击毁其船只。” 

 辽东久不经战事,不比关内,连火炮都是老旧型,射程不过五六百米。鳌拜和阿汉布禄也知道明军火炮打得远,也不敢靠近河岸布置。 

 但现在,应该还是不足以拦截明军水师,但可能会造成点小麻烦。 

 鳌拜想了一下,摇头道:“不用移动火炮,太耗时费力,我们就在这边全力阻击敌人的渡河攻势。” 

 那时候的火炮不仅笨重,而且还没有先进的炮车炮架。给火炮配置的车辆,就是驮载的作用。 

 而先进的炮车炮架和火炮是不用分离的,拉到位置,把后面长长的驻锄固定在地上,调整角度,装填弹药,就能够开炮轰击。 

 老式火炮则要构筑炮垒,卸下火炮后,用木头来垫高炮口,相当的麻烦。 

 这也是和明军火炮的差距,看起来不算大,但在战场上,却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其实,西夷国家已经开始普遍使用这种能够快速布置,快速发射的带炮车炮架的火炮。 

 比如明军所使用的类似拿破仑青铜炮,炮身占一半重量,约有上千斤,而炮身、炮架加上车轮,又是一半的重量。 

 正是鉴于这种情况,鳌拜才明智地选择不去移动火炮。 

 当然,他并不知道明军火炮的真实射程。即便是隔着河面,推到岸边的火炮,也能够打到他们的火炮阵地上。 

 只不过,明军没有打草惊蛇,一切都将在渡河作战时全部展现,给鞑虏以沉重的打击。 

 “骑兵展开,防备敌人用船强渡。”鳌拜又下达了命令,“趁敌人登岸未稳,兵力不多时,猛烈进攻,一举消灭。” 

 船载士兵抢滩登陆,也是一种战术。但船载数量有限,来回运送又费时,岸上严阵以待的鞑虏便占有兵力优势,能够将登岸敌人反击下去。 

 “鳌公,是不是召回监视敌人骑兵的部队?”阿汉布禄谨慎地提出建议。 

 鳌拜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撤回人马,万一敌人骑兵抢渡过河,包抄我军,岂不是要遭到前后夹击?” 

 考虑得倒也算周到,但鳌拜等人却万万没有想到。三个骑兵团已经在武靖营利用船只渡过浑河,正向沈阳包抄而来。 

 不到百里的距离,几乎正相当于明军抢渡作战的时间,前后夹击的结果,基本可以注定。 

 明军的十几门火炮在岸上移动,监视着对岸的鞑虏。只要他们挪移火炮,便开始轰击,保护河上的船只。 

 眼看着鞑虏没有动静,李岳轻轻地长出了一口气。虽然不怕鞑虏的火炮,可终归是有点麻烦。 

 没有水师相助,虽然也能搭建浮桥,在炮火的掩护下,强行渡河。但比较困难,伤亡也会增加。 

 鞑虏在拖延时间,李岳也在等待骑兵团的消息。现在已经得到消息,水师也出现在河面,终于可以发动总攻。 

 船只沿着浑河的一侧缓缓驶来,在岸上人员的指挥下,依次停靠在渡口。 

 李岳纵马上前,与上岸的水师军官交谈片刻,布置好了作战事宜。士兵们来来回回,通过栈桥把船上的粮弹物资搬抬上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出来的二十余艘快船装载了士兵,整装待发,大战的气氛愈发浓重。 

 其余的水师船只卸载完毕,并不掉头回航,而是继续向上游行驶而去。 

 “敌人要用船只接应骑兵渡河?”阿汉布禄皱了下眉头,又展颜道:“鳌公高明,敌人的企图怕是要落空了。” 

 鳌拜脸色严肃,并不为这马屁所动。他望着对岸明军的行动,等待着大战的爆发。 

 在鞑虏的目光注视下,二十余艘快船动了,越来越快,向着北岸疾驰而来。 

 与此同时,在船只的引导和牵引下,一张张木筏在可面上铺排开来,向北延伸。 

 明军抢滩的并不是河岸的渡口,而是一块突入河水中的沙洲,面积不大,顶多能站个千八百人。 

 而沙洲与河岸还有河水相隔,宽有二十多米,深可过腰。说白了,象是近岸的一座小岛。 

 但浮桥延伸的却正是渡口,明军似乎形成了两条过河的路线,相距有一百多米的距离。 

 浑河水面平均宽度在四百米左右,最宽处达千米。正对沈阳的河面,则有五百多米宽。 

 这也是鳌拜等鞑虏选择阻击明军的主要原因,依托浑河这样的天险,还有希望挡住明军的脚步。 

 快船接二连三地冲上沙洲,六百名火枪兵迅速跳下船,携带着十几门佛朗机炮,在沙洲布阵。 

 船只卸完士兵,又离开沙洲,向回驰去,准备再次载运士兵,来往运输。 

 鳌拜下达了命令,数千鞑虏以楯车为掩护,向着沙洲推进,火炮也调整角度,准备开火。 

 轰,轰,轰……明军抢先发起炮击,目标直指鞑虏的火炮阵地。几十门火炮怒吼着,将黑压压的炮弹凌空砸了过来。 

 明军青铜野战炮的最大射程在三里左右,就算隔着河面,也要远超鞑虏的老旧火炮。 

 一颗颗炮弹落地即炸,或是弹片四下激射,或是迸溅出团团火焰,烟雾升腾而起,顷刻间便笼罩了鞑虏的炮兵阵地。 

 鳌拜和几个奴酋目瞪口呆,望着烟火升腾的火炮阵地。在模糊的视线中,人影跌爬滚打,惨叫惊呼声不绝于耳。 

 轰,轰!炮击引起了阵地上火药的殉爆,大团的火焰耀花了人眼,竟还升起了象蘑菇云般的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