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553章 无题

 李来亨停顿了一下,脸上微露笑意,说道:“长江水师一部已赶来参战,既能运输粮弹,又能提供火力支援。大都督府又给了我军一镇编制……” 

 这确实是好消息,本已强大的明军又添助力。一镇的编制,在如今朝廷财政紧绷的情况下,已经接近极限。 

 二三十万军队的粮饷,海外购粮运输的消耗,军工生产的花费,民伕船工的动员…… 

 即便如此,黄立也没有催促将士们,甚至还再三提醒要稳扎稳打。 

 别人不知道朝廷的财政负担,李来亨和塔天宝的这个层次,却是心知肚明。 

 “尽管还是要稳扎稳打,但也要稳中有快。”李来亨的脸色又正肃起来,说道:“明日便进兵淮阴,进兵徐州。” 

 淮阴是清军不会坚守的,能够不战而取。徐州却是清军必须要与明军决战的,这也是李来亨所希望的。 

 一场大决战,歼灭清军集团的主力,打掉清军继续顽抗的信心。相信,这以后的战斗,会频繁而不激烈。 

 清军虽然在堵塞运河,但也只限于在狭窄之处,清除所需的时间不多。即便不能全部依靠运河运输,离之不远,陆路也不会影响太大。 

 为了在东路突破,这里集中了明军的主力,以至于西路和中路都缩减了兵力。如果还不能长驱直入,李来亨觉得辜负了万岁的期望。 

 况且,以他为主帅,也是长远的考虑。如果能建立徐达那样的北伐大功,历史的污点也不会再影响他的命运。 

 这是万岁的苦心,也是殷切的期盼,李来亨是这样想的。当然,万岁也是这样做的。 

 四路北伐的主将都是原夔东的将领,西路袁宗第,中路党守素、马腾云,西路李来亨、塔天宝,连海路也是李岳和刘享。 

 皇帝要扶他们一把,有此不世之功在身,谁还敢再提历史问题,再敢清算。 

 “半年时间,我军一定要完成北伐大业。”李来亨的语气坚定起来,扫视着众人,“现在已过一月,时不我待,诸位要更加勇猛前进,建不世之功就在此时。” 

 半年时间指的是海上台风季,会极大的影响海上运输。这也是皇帝所希望避开,或者说是提前完成北伐大业的期限。 

 即便不能犁庭扫穴,彻底光复辽东,北方的大局也要胜券在握。 

 塔天宝看到了李来亨的目光,肃然拱手道:“郡王放心,末将明日便统军北上,以最快的速度进抵徐州。” 

 李来亨轻轻点头,说道:“既要快,又要稳。我料决战便在徐州城下,不可轻忽。” 

 塔天宝躬身领命,又向李来亨提出建议,需要哪几镇随他征战,李来亨都一一答应。 

 因为训练作战的体制已经大为不同,降附的清军也不能得到新武器的换装。 

 这也是为了省事儿,就让他们用原来的武器,继续充当前驱作战。一来能减少明军的伤亡,其次对于其他绿营来说,也有招抚劝降的作用。 

 新编的一镇,将在表现积极勇猛的绿营官兵中挑选,也是激励的作用。也别说旧武器没有战斗力,历史上的三藩之乱,就全靠的绿营平定。 

 黄立实在是不想再从光复区征兵作战了,拿着清廷粮饷,由清廷训练装备出来的绿营,倒是很便宜的兵源。 

 众将散去,各行其令,只剩下李来亨和塔天宝两人,姿态更加放松,都是老战友了。 

 “汾阳王来了书信,要咱们在稳的同时,尽量在月内攻下徐州,或者是推进到济宁更好。”李来亨沉吟着说道:“主要是给万岁献礼。” 

 塔天宝想了想,猜测着说道:“是祝贺万岁有子嗣吗?” 

 李来亨点了点头,说道:“汾阳王也要抱孙儿辈了,应该与宫中贵人差不多的时间。” 

 塔天宝嘿嘿笑了起来,说道:“汾阳王不会是提醒咱们,别落下贺礼吧?” 

 李来亨笑了笑,说道:“军务繁忙,还能老去信打听这个事儿。他呢,也不可能来信告诉我等,省了更好。” 

 塔天宝摸着胡子,沉吟道:“咱们这路人马,是万岁最看重的,但进展嘛,也着实不够快。如果友军先达成了突破,这面子上须不好看。” 

 李来亨轻轻摇头,说道:“在军议上,我是这样说,让将领们有紧迫感,但你一定要稳住。水陆并进是大原则,即便是陆路运输,也要离运河不远。” 

 “万岁越是看重,咱们就越是不能失手。”李来亨语重心长地说道:“只要北伐成功,咱们便都是有功之臣,也该退位让贤,由年轻人补上。所以,也不用去奢望太大太耀眼的功劳。” 

 塔天宝看着李来亨,说道:“不争不抢,顺其自然,你说得是这个意思吧?” 

 李来亨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就是如此。” 

 塔天宝垂下眼帘,陷入了沉思。 

 李来亨已是郡王,自然不太需要战功,还有激流永退的心思。但他不同,并不满足于一个国公的爵位。 

 由他担任前敌指挥,李来亨只在后面坐镇,也是李来亨的让功之举。 

 但李来亨的告诫,或者说是指点,却还是让他有些犹豫。但最后,他还是想通了。 

 与其冒险争大功,不如求无过便是功。这东路主力一路沿运河推进,攻城掠地不是功劳,难道这还要贪心不足? 

 如果万一失败,那可是啥也没了。虽然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可优势如此明显,资源如此倾斜,皇帝可不想听你的辩解。 

 塔天宝也明白了,李来亨刚刚的只是场面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灰心丧气、不思进取的话,怎么好当着众人的面儿说出来。 

 皇帝不催,自然有他的道理,他也担心失败,担心北伐的气势遭到挫折。至于所消耗的粮弹物资,倒是小事,皇帝有的是赚钱揽财的招数。 

 该攻的时候攻,该停的时间停,就这么简单。沿着运河推进,已经是最为稳健的打法,就这还能失败,也真是太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