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慰问慈幼院
“谢万岁,谢娘娘。”一个个孩子走过来,从黄立和应盈手中接过赏赐,躬身致谢,感情真挚,笑得开心。
黄立和应盈也是和蔼可亲,把银元交到每个孩子手中,不时还摸摸孩子的头和脸蛋儿。
对于孩子的喜爱,应盈是发自内心的,越小越看着顺眼。特别是可爱的女孩子,摸摸脸蛋儿和小辫子,她的眼睛都弯成了月牙。
“小叶子呀!”黄立看到了熟愁的面孔,虽然脸变圆了不少,可模样儿并没有大变。
“万岁爷好,娘娘好。”小叶躬身施礼,端庄而恬静,表现出区别于其他孩子的成熟。
应盈投来询问的目光,似乎有些好奇。
黄立笑着解释道:“在福州就认识了,还是云容带来南京的。”
说着,他把赏赐递给小叶,鼓励道:“已经上初中了,非常好。能在这么短时间就从小学毕业,可见你的底子很好,也很聪慧。继续努力学习,以后走上社会也能自食其力。”
“民女记得万岁的教诲。”小叶再次躬身,说道:“一定不会让万岁失望。”
虽然表面上很淡定,但小叶拿到银元,依然是内心欣喜。她也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知道钱的重要。
黄立笑着点头,充满期待和赞赏。
再有三五年,应该就会有一些孩子,或者说是少年成为可用之才。只要保持这样的体制,他所期待的科技基础,就能够初步奠基。
说到底,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大明科技振兴的希望,思想意识的进步,黄立还要指望在他们身上。
正所谓: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小叶走了过去,黄立看着下一位,不由得失笑道:“这孩子,来人,给他擦擦鼻涕。”
应盈也笑了起来,长得挺憨实的臭小子,想擦鼻涕,又不舍得新衣服,甚是无奈和尴尬。
能进慈幼院的,除了适龄、健康,并没有别的要求,更没有什么入学考试。
在黄立看来,智力上的差距肯定有,但也不会是特别的明显。即便是有点笨,只要用心学,也不耽误他们成才。
各行各业,都需要科技上的辅助和进步,哪怕以后只会打木匠、盖房子,那也是一门手艺,也能自食其力,也能为国家作贡献。
宫人笑着上前给臭小子擦了鼻涕,黄立还在旁说了一句,把锦帕也赏给了男孩子。
“以后要利利索索的,要不可找不到媳妇儿啦!”黄立把银币放到男孩手中,调侃着说道,还用力揉了揉了臭小子的脑袋。
男孩子捧着银元,笑得不太自然,嗫嚅着说道:“谢万岁,谢娘娘。”
“去吧,去吧!”黄立摆了摆手,笑道:“朕带来了很多好吃的,记着多吃点啊!”
欢乐是能够感染的,领完赏赐的孩子们不再拘束,跑去操场上嬉戏玩耍。
年前慈幼院又增加了不少的设施,什么秋千、转盘等等,足够他们玩耍啦!
给孩子们发完赏赐,黄立又给教职员发了红包。除了教学,还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都很辛苦。
谢恩领赏已毕,几位慈幼院的官员又引着黄立和贤妃在院内巡视了一番,特别是到食堂,看了年夜饭的准备情况。
花销全由皇家提供,也只有南京这一家。其它城市的,由各地官府出资管理,也从社会得到了不少捐款。
同样,对于适龄儿童,也进行小学教育,中学则可升到南京的总院来学习。而总院也会派人去下边巡视指导。
“各地条件虽有不同,但孩子们吃饱穿暖,却是没有问题的。”
“春节的吃食也有上报,有荤有素,算不上特别丰盛,可也与平常人家差之不远。”
黄立听着汇报,不断颌首,看着食堂里准备的饭菜,也很是满意。皇家的钱,花到实处,多少都不在乎。
有钱,卖镜子卖到飞起。西夷,倭国,南洋诸国,有钱又臭美的王公贵族、土酋苏丹,多的是。
镜子的制造技艺也在不断提高,主要是平板玻璃的尺寸在加大。虽然已经接近极限,但几尺大的穿衣镜,依然令人震惊,又掀起了销售的高潮。
手握玻璃、织造等工坊,皇家到现在也没有要朝廷财政拔款补贴。但该给的钱也要记账,等到大明光复,财政宽松后,还是要分批分期偿还的。
公私不分,黄立不是那样的人。该是朝廷供养皇家的,他可以暂时不要,但却是朝廷拖欠的,早晚要还。
可要说他贪财,劳军恤民等款项,北伐的缺额,他可是慷慨地动用内帑。
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可要是国家急需,黄立也不含糊。
“不错,真的很好。”黄立数着菜式,连连点头称赞,说道:“这恐怕要比平常人家还丰盛呢!”
“回万岁。”肖明华躬身道:“总共是六个菜。据微臣所知,城内百姓的年夜饭,只比这多,不会比这少。”
黄立对这个变相的恭维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
如果过年的时候,平常百姓都能七个盘子八个碗,确实令人欣慰又欣喜。这岂不是已经太平盛世,物裕人丰?
黄立相信南京城内的大多数人能够恢复到这个程度,但要说全部,就有些太过乐观了。
当然,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平时能吃饱饭,过年能吃上肉鱼,能喝上酒,就已经很是满足。
况且,什么时候也都有穷人,这是消灭不了的。因病而穷,因天灾而穷,因人祸而穷,总会有很多人命运多舛。
但这已经不是黄立所要考虑的意外因素,朝廷和官府也有救济和抚恤机制,总能让人活下去。
况且,人这一辈子哪有一帆风顺的时候,三穷三富过到老,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确实不能让朝廷和官府大包大揽。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黄立虽然不全相信肖明华的恭维,但也相信,大明百姓在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