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其乐融融
当时还没有徽班进京,地方戏曲种类不少,但也都没成气候,不具备太广地域的传播。
昆曲还算是比较流行,覆盖面较广的戏种,为此创作的曲目也不少。
在当时,娱乐活动很少。当然,象杂耍、戏法等小众的艺人,倒是很多,但都难登大雅之堂。
城镇化进程是大势所趋,或者说是工商社会发展的必然。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则是黄立的推动措施。
按照后世的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热力、燃气及水、电力、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而现在的第三产业包括了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和卫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
还有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和科学研究、社会保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修理和娱乐业。
仓储邮政、金融、交通运输、娱乐服务业、批发零售、水利和公共设施,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等,现在已经全面推出。
朝廷在出资出政策加以扶持和激励,社会力量也不断投身在这些行业中。
尽管才刚刚开始,时日尚短,却已经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
“戏院不错啊,虽然很大,但声音挺清楚的。”李云容笑着答道:“昆曲班子也挺好,虽然是老戏,可技艺唱腔令人赞叹。”
语茉笑着附和道:“今天可见识了水磨调,真是软糯细腻。”
云舒呵呵笑道:“就象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可惜能听不能吃。”
应盈连连点头,笑着说道:“臣妾今天也长了见识。”
黄立笑道:“你们喜欢就好。待到天冷了,可请班子入宫表演。”
这已经算是很节俭的做法,在古代,不仅皇宫有唱戏的班子,很多高官富豪的家中也养戏子。
至于说到玩物丧志,耽于享乐,放在黄立身上,还真不合适。
说话间,一道道热菜端了上来,既有京帮菜,也有鲁菜,甚至还有淮扬菜。反正,都是各人爱吃的。
黄立看着眼前的盘子,是爆炒腰花,不由得失笑,拿起筷子挟了一块吃进嘴里。
眼见皇帝动筷,李云容等人才开始挟菜吃喝。
皇帝在后宫并不太讲究礼仪,与她们家庭聚宴的次数也很多。李云容等人已经少了很多拘谨,都比较自在。
“这是天津银鱼,比太湖的要大一些,四季都有呢!”李云容给皇帝布菜,笑着介绍道。
黄立品尝着,点头赞道:“肉嫩鲜美,确实不错。到了冬天,天津还有紫蟹,味道应该也很鲜美。”
紫蟹是天津水产珍品,如铜钱大小,每值冬季,聚栖于河边泥窝之中,须破冰掏捕。
蟹体虽小,蟹黄却饱满肥腴,生时是猪肝色,熟后又变成桔红色,味道奇鲜,令人垂涎。
入乡随俗,吃喝也是一样。到哪个地方,就要以哪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和特产为主。
主要是当时的运输和保鲜条件所限,太远的地方倒是也能运来,但成本太高,黄立也不赞成。
比如鲥鱼,一直被认为是长江水系的至高美味,论其进贡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
按照制度,明代一年中有五次常规的太庙祭祀,即春夏秋冬四享和“除日祭祀”。这五祭中,“夏享”就必须要有鲥鱼供奉列祖列宗。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时,因毗邻长江,每年四、五月期间,都能吃到长江出产的鲥鱼。
所以,虽然鲥鱼生来金贵,出水即死,在当时的条件下,保存和运输都是极难做到的。
只不过南京地理位置的缘故,朱元璋想吃鲥鱼倒也不难。
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换了住处但依然对鲥鱼的兴趣不减,鲥鱼也因此成了紫禁城御膳菜单中的一道时令菜肴。
每年的夏天,长江出产的鲥鱼就得沿着大运河,千里迢迢来到京城。
但为了鲥鱼这道美味,朝廷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鲥鱼的捕捞与运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南京特别成立了一个“鲥鱼厂”,专门负责鲥鱼的捕捞,运输。
《明英宗实录》中记载:“四月进鲥鱼,须用冰辟热,然鲥鱼厂临江,而取冰于内府不便,请置冰窖于厂后。从之。”
运送鲥鱼的船只也是特别打造,分为上下两层全部要用冰块覆盖。
据记载,南京每年进贡物品的鲜船有一百六十余艘,冰船就有四十六艘,其中光是运送鲥鱼的就有十四艘。
满清沿袭明代的制度,其中也包括纳贡,以及对鲥鱼的高度热情。
康熙时期,有人用诗文的形式记载了鲥鱼通过陆运的情景:
“江南四月桃花水,鲥鱼腥风满江起。朱书檄下如火催,郡县纷纷捉鱼子。大网小网满载船,官吏未饱民受鞭……”
“三千里路不三日,知毙几人马几匹?马伤人死何足论,只求好鱼呈至尊。”
到了乾隆年间,弘历索性直接到江南去吃鲥鱼,美其名曰:南巡。那花费就更大了。
现在,黄立已经彻底取消了地方上贡。需要什么特产,由皇家自己采购。
地方上贡并不能为当地百姓带来好处,反倒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地方官趁机上下其手,贪污的例子比比皆是。
黄立最痛恨的就是官员贪渎,已经大幅度提高了俸禄,还有多种补贴,再伸手贪污腐败,他是绝不会宽恕的。
为此,他还把于成龙的督察院提升至于内阁平等的地位,直接对他负责。尽管官职有差别,内阁却也难以干涉督察院的工作。
而随着物流和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相信能象后世那样,足不出户,也能购买到远方的特产商货。
当然,有些需要保鲜的东西,还是很困难。
现在,黄立已经交给科学院研究热气球,或者是氢气球的大型化和实用化。
研究飞机,现在还只能是幻想。但类似于齐柏林飞艇的大型飞行器,还是大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