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大阪,烈火焚城
在消灭了大阪城的丰臣政权后,德川家族察觉到大阪地区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性。
于是,德川幕府重建了大阪城堡,以作为幕府在倭国西部的防御基地。并在大阪城堡派驻了约一千名武士军队,以确保幕府的利益。
大阪城作为幕府控制西日本大名的重要据点,其城郭与城下町的周长也达到了七点八公里,与江户城的初期规模相当。
除此之外,大坂城代的职能也远及整个关西地区,如对关西大名的监视,手握关西紧急时的军事指挥权及诉讼裁断权。
大坂城代和京都所司代多由老中就任,役高有一万石,通常由五至十万石领地的谱代大名中选任。
大阪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大阪湾,西经明石海峡通濑户内海,南经纪淡海峡与纪伊水道通太平洋。
但作为沿海的港口城市,海防薄弱,也是大阪的弱点所在。
岸上的寥寥几座炮台还冒着青烟,大批明军已经在舰炮的掩护下登陆,结成数队战阵,向大阪城攻击前进。
大阪城四周建有护城河,城外围的第一道护城河,日本通常叫“外堀”。高大的石墙上有大手门、多门橹等数栋重要的建筑物。
高达十三米的天守台上矗立着高近四十米的天守阁,大阪城代青山宗俊站在这最高的建筑上,脸色阴沉地望着城外压上来的明军。
下关惨败的消息,他收到没几天。万万没有想到,明军竟然海路攻袭,这么快就兵临城下。
尽管大阪城的一千倭兵没有调动,但攻过来的明军兵力雄厚,相差悬殊,他除了倚城死守,再无他法。
只希望能够坚守一两天,或者两三天,等到周围的援军赶到,他才有一线生机。
“动员城内的青壮,发放武器,全部上城协防。”青山宗俊知道一千人马肯定不够,只能发动城中的倭人。
身旁的武士躬身领命,转身而去。
大阪城的城墙是用巨石砌筑,护城河宽度达到了七十至九十米。
大量巨石堆砌的石垣,最高处有二十米高,据说所用的石头达到了一百多万块。
这在倭国,已经是非常坚固高大的城防,大阪城也有固若金汤的称呼。
青山宗俊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城墙和护城河,以及仓促组织起来的守军,来抵挡兵临城下的明军。
此时,大阪城下的明军已经开始展开行动,两营人马从三面包围了城池,摆出了围三阙一的架势。
而另外一营明军,已经杀入大阪的城下町,开始了杀戮和抢掠。
所谓的城下町,是(日本)以城郭为中心,所成立的都市。
中世时代,领主居所的周边所成立的聚落、町场(市集),称为堀之内、根小屋、山下。近世之后,则普遍称之为城下。
十六世纪,战国大名配合其领国的统一,伴随著兵农分离政策的推行,领主下面的直属武士团与商工业者被强制集中于城下,乃形成城下町,并逐渐发展成领国政治、经济、交通的中心。
例如,今川氏的骏府、大内氏的山口、武田氏的甲府、织田氏的安土、以及丰臣氏的大阪,皆为有名的城下町所在地。
到了江户时代,在一国一城令的原则下,从江户城开始,各藩的城下町被整备起来,武士团则强制必须定居于此。
城下町成为藩域经济的中心,城墙外多半是武家屋敷、寺院,或是各式各样的商店街。
大规模的消费经济逐渐地发达起来,也成为近代经济的源流。
说白了,真正的城郭很小,不象大明帝国,城池很大。比如南京城,周长达到三十五公里,城中人口高达百多万。
而倭国的城下町,有些类似于大明的城关,就是城门外的商贸街。
陆战队的将士们在距离城池一百五六十米外,挖掘单兵工事。又派出部队,搜集木板小船,准备渡过护城河。
紧随而来的炮兵,布放火炮和火箭弹,瞄准了城墙上的建筑,又高又大的天守阁则成了最显眼的目标。
“攻破城池可有把握?”刘国轩已经赶到了城下,对着陆战队的指挥官袁漠实问道。
火烧城池是最简单的,也意味着攻下城池,只不过是一片废墟。如果能轻易攻下,刘国轩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缴获。
袁漠实微微躬身,颇有信心地说道:“大人放心,末将已有计划。先以火力压制倭人,轰击城门;再强过护城河,或在城门下安放炸弹,可一举破城。”
对于攻城,明军有着很多战术和手段。抛开比较费时的坑道作业,还有火炮轰击,火枪封锁压制等等。
刘国轩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有较大的伤亡,那就不必了。”
海军陆战队是精锐中的精锐,既能海战,又能陆战,是最为可靠的机动兵力。
城下町的抢掠,刘国轩认为已经够了。况且,任何财富也不比自己的军队更加宝贵。
袁漠实想了一下,说道:“那就先火烧天守阁,震慑倭人。如果还不投降,就火烧大阪城。”
刘国轩笑了笑,带着几分冷酷和残
忍,说道:“好,就这么干。”
大阪之后有神户,还有江户湾的城镇,此次攻袭要的就是个快字。围城攻城,其实都是可有可无。
况且,烧毁的城堡也是占领,也能归于攻城拔寨的功劳。
关键是大阪城的防御设施的构筑,确实是易守难攻。
其城防设计具有一些独特细节,如狭缝、扇坡、错层等,体现了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军事思想。
不同于大明那种古老而高大的城墙,守军只能在城墙上向下攻击,大阪城墙上有众多的铁炮射孔。
射孔在石块上凿开而成,整体呈漏斗形,外小内大,外部被弹面积不到十厘米见方。
射孔内还有一梯形斜坡,倭兵可俯卧支肘稳定射击,内壁圆滑,人机工效良好。
射孔间距约两米半,多名倭兵可轮番从一个射孔射击。
大阪城不同武器的射孔也有差异,铁炮射孔呈正方形,弓箭射孔为长方形,大小相当于两个铁炮射孔,便于弓箭瞄准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