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835章 伐倭决战

 “如果还要顽抗,没有海军,也无法反攻九州岛,并不影响我大明在九州岛建立统治。” 

 彻底征服倭国已经是较为长期的任务,这也是黄立没有采取鲸吞的原因所在。 

 德川幕府若是够刚,不签约不纳款,也不过是使明廷少拿些钱财,影响并不是很大。 

 但对本州岛的攻袭,便会持续不断,类似于当年大明的倭寇之乱。本州岛漫长的海岸线,就成了破麻袋。 

 时不时地登陆袭扰抢掠,倭人有多少军队能够均布防守?损失不比纳款少,统治秩序也会被动摇。 

 在黄立看来,德川幕府和封建领主也没什么区别,为了个人和家族的利益,不会考虑什么国家或民族的尊严和前途。 

 而且,倭人也是最识时务的,谁能打服他,就乖得跟孙子似的。 

 近代有黑船事件,现代有美国干爹,倭人就是一条欺软怕硬的癞皮狗。 

 不服就揍,使劲揍,狠狠揍,直到打服为止。对于倭国,就是这么简单而粗暴的策略。 

 锁彥龙呵呵笑了起来,指了指远方,说道:“此战获胜,少说也能抓数万的俘虏。这些奴工,倒是很抢手呢!” 

 挖矿采煤,伐木修路,还有在南洋地区已经兴建而起的橡胶和金鸡纳树种植园,都需要大量的劳力。 

 而奴工是最经济实惠的,只要给饭吃,就能创造持续的价值。 

 所以,不仅本土有需求,吕宋、婆罗洲、登嘉府,甚至是孟加拉,也提出了分配奴工的要求。 

 对此,黄立也新定了政策,除本土外,其它地区需要奴工,要花钱买。 

 这个政策只对海外占领地的官府,至于他们再加价卖给谁,就不是黄立所关心的了。 

 每个倭人奴工是五两银子的价格,而按现在的平均收入,普通大明百姓每年在二三十两左右。 

 所以,海外各地的官府买下奴工,再转手卖出去,十两二十两也不在话下。 

 这样,朝廷增加了收入,驻军也有了军费,海外官府也能从中赚上一笔,最底层的种植园主和矿主,也得到了廉价的劳力。 

 刘享笑得畅快,说道:“倭女也不错,很多士兵都盼着分到老婆呢!” 

 锁彥龙有些惊异,看着刘享,微张嘴巴。 

 刘享赶忙摆手道:“刘某可没有此意,锁将军千万不要瞎想。” 

 锁彥龙哈哈一笑,说道:“此战早些结束,说不定能将家眷接来,在此过个团圆年呢!” 

 “是啊!”刘享点着头,微笑着,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有思念,有牵挂,也有期待。 

 ………….. 

 关门海峡位于日本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连接后世的山口县下关市与福冈县门司市,是日本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 

 海峡全长约十三公里,宽度在不同位置有所变化,最窄处仅有七百米,而一般水深在五十到一百五十米之间。 

 海峡在本州岛一侧的港口是下关港,而九州岛一侧的港口则是门司港。 

 德川幕府调动的军队和物资,便是通过这两个港口,穿过关门海峡,来往运输。 

 而下关,还有一个名字叫“马关”。中国近代史屈辱的《马关条约》,就是在此地签定。 

 现在,风水轮流转,东方巨人觉醒并崛起,已经与世界列强平起平坐。小小的倭国,不过是其前进过程中的垫脚石而已。 

 倭国有金矿银矿,有硝磺和铜矿产出,能够为大明强盛提供资源。倭人,还是开发经营新占领地的劳力。 

 东北三省,南洋占领地,远东苦寒之地,甚至是将来的澳州、新大陆,归化或同化的人口,是持久占领的关键所在。 

 不仅是倭人,还有朝鲜人,越族、高棉人、缅人等等,既是黄色人种,又深受大中华文化圈的影响,最容易被同化。 

 以安南人为例,他们的官方文字就是汉字,会说汉语的也不少。 

 朝鲜和倭国的文化传承,也多从中华文明中学习,并没有多强的排斥力。 

 而且,黄立想得更加长远,那就是集合黄色人种,在大明帝国的领导下,与西夷

展开竞争,或者说是抗衡。 

 十九世纪,出现了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理论。该理论宣扬黄种人对于白人是威胁,白人应当联合起来对付黄种人。 

 再往后,“黄祸论”甚嚣尘上,矛头指向中国和亚洲等国。 

 从哲学角度上,“黄祸”是帝国主义时期的一个口号,是一个极端粗野和歪曲事物本质,蛊惑人心的口号。 

 它吸纳了帝国主义时期主要理论成果的内涵,有很大的迷惑性和刺激性,通过蛊惑和煽动,在人们头脑中隐约有一个或浓或淡的“怪影”。 

 “黄祸论”者还运用人种学方面的知识,将东亚人与欧美人进行对比,认为英国人和英裔美国人、现代日尔曼人聪明,是高等民族。 

 而黄种人和黑种人脑容量低,是“劣等”民族,天经地义地应该由最好、最纯洁的人来统治和管理他们。 

 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的论点: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的,而生活资料算术级数增加。 

 对食物产地的压迫、饥饿和无法控制的欧洲人和海外人将把一切都吃得精光。 

 于是,马尔萨斯的悲观论点也被“黄祸”论者顺手拈来,引导欧洲民众将对未来的恐惧感转移到中国头上。 

 最后推波助澜的则是“生存空间论”和地缘政治学,取代了国家与民族、统治者与臣民等政治词汇。 

 其实,在黄立看来,这是东方和西方不可调和的矛盾,是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的竞争。 

 世界就那么大,资源也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长,各种矛盾肯定难以避免地出现。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换成国家和民族,也是适用的道理。 

 而大明帝国如果不能在这历史大潮中奋力搏击争上游,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导力量之一,就只能落后于西方国家。 

 毕竟,没有掠夺而来的各种资源,大明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很多的限制,远不如西方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