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请代为美言,有城名吉林
他并不害怕,能带队护送人员南下,可能是更好的机遇。尽管,他和巴海多半还是要留在黑龙江流域,与以前戍守宁古塔一样。
但他觉得,这里会变得更好。
至少,大明没把这里作为流放之地,并且表示了要北上消灭罗刹人的志气和意志。
光复江南不到一年,便北伐中原;占据中原和辽东不足一年,便有北上千里,在苦寒之地争锋作战的计划。
萨布素对于新建明王朝的能力,准确地说,是筹集钱粮的能力,十分震撼。
正因为如此,巴海才要派他前去,得到确切的情报。眼见为实,招抚书信上的保证,总要让他看到实现的可能。
如果明军不放他回来,显然是心怀鬼胎。牺牲少数人,巴海等大多数族人,便能有其它的选择。
其实,这也是最后的顾虑,他们也没有解决的办法。能够南下找一块安居之地,总要比这里的苦寒条件好一些。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若所言为真,倒是好大的魄力。”萨布素知道这里原来属于奴儿干都司之地,明朝也没有直接的统治。
但要建省,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仅不是羁索统治,还要设官驻军,建城设镇,填充人口。哪怕是与辽东一样,也与现在差得很远,建设的难度简直是难以想象。
“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能够达到辽东,嗯,是辽宁的程度。虽然辽东远比不上中原的繁华,可也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
萨布素思索着,倒觉得如果是那样,前程更加远大。
……………
吉林市的地名来源有两个。
一是古时现吉林境人口稀少,森林里到处都是野鸡,当地人把这一带称为鸡林,后来谐音为“吉林”。
另一种说法是,现吉林市名源自明朝。
明初,辽东都指挥使刘清三次奉命到松花江畔(今吉林市)建厂造船,吉林始有“船厂”之称。
历史上,直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才开始建城,称“吉林乌拉城”。
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移驻吉林后,吉林成为仅次于盛京(沈阳)的东北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并改名为吉林乌拉城。
后来,乌拉两字被去掉,简称“吉林”。
春耕已过,迁徙到吉林船厂附近的百姓,除了看家照顾农田的,多数都应官府征召,开始了建城工作。
耕种能得收获,劳动也能得报酬,老百姓是闲不住的,只想着让生活能更好一些。
无论是汉人,还是朝鲜人,甚至还有少数的满人,都已经有了安居的村屯,也都能够安心地出来劳动。
到秋天还有三个多月,他们不知道收获如何,提前攒些钱粮,却也能让冬季更好过一些。
即便是穷困,也在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
何况,官府的有力供应,优惠政策,使他们已经算不得穷困,且看到了光明的希望。
一排排房舍正在拔地而起,中间是宽敞的街道,街道旁挖了排水沟,还栽植了树木。
虽然街道还不平整,也没有高大巍峨的城墙,但一个小镇的雏形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
先镇后城,逐渐扩大,罗马也不是一天建起来的。
成千上万的百姓,被分成了几队,有的盖房,有的铺街,有的挖沟,井然有序的劳动着,被命名为吉林的新城也一天天变着样子。
杨宾晒黑了,戴着顶宽沿草帽,巡视着各处工地,按照图纸,或纠正,或指点,嗓子都有点冒烟。
“大人,真的不修城墙嘛?”随从是辽东本地人,只是粗通文墨,但胜在勤勉卖力。
杨宾呵呵笑着,说道:“现在还很小,要建的这座城可是一省治所,可能不比沈阳、辽阳小。等到建好,才会考虑修城墙的事情吧!”
随从长得高大健壮,三十多岁的年纪,比杨宾要大上十来岁,腰间还挎着刀,负责着杨宾的安全。
他闻言嘿嘿笑了两声,说道:“大人说得有理。这里可是要有新巡抚大人官府的,不能小了。”
吉林建省是肯定的,但还不是现在。暂时,吉林只能称府,由辽东巡抚全凤翔来代为管辖。
当然,东北三省同气连枝,即便两省都建起来,全凤翔也将升为总督,总摄三省政务。
同样,东北三省也将是一个军区,统一管理三省军队,统一布置军事行动。
杨宾笑了笑,听到收工的钟声,便迈步向不远处的一个席棚走去。
席棚里摆放着长桌长凳,做工很粗糙,上面摆放着木碗筷桶,正是民工们吃饭的所在。
旁边的大锅里热气腾腾,弥漫着米香菜香,勾起人肚中的饥饿。
做饭的师傅已经开始摆放菜碟,腌制的萝卜和白菜,加了辣椒,很是下饭。
饭则是土豆、玉米、大米混蒸的干饭,还有菜汤,上面飘着油花葱花,闻起来也是香味扑鼻。
劳作的百姓们三三两两地向席棚走来,有相熟的还在说笑着。他们并不着急,已经不是刚来时候的样子。
田间管理交给家中的老弱妇孺,精壮的基本上都来为官府出劳役。不仅能吃饱饭,还有工钱可拿。
“大人好。”
“见过大人。”
不时有百姓向杨宾躬身施礼,保持着对官员的谦卑和尊敬。
杨宾微笑颌首,看过为他们准备的饭食,便转身离去。
百姓们这才松缓下来,拿着碗去盛饭盛汤。这样的伙食,一天两干一稀,已经是难得的好饭好菜。
而且,过上几天还能吃上一点荤腥,不管是江中的鱼,还是山间野物。
身后的喧嚣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到。杨宾也已走远,走进了已经建好的一片房宅。
按照规划,这里是官吏的住宅区。
“大人,属下先家去了。”随从停下脚步,向杨宾躬身请示。
杨宾随意地摆了摆手,说道:“家中既有事情,便放一下午假。”
“谢大人。”随从致谢后,快步向家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