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764章 郑经陛辞

 小梅领会差了,腼腆地笑了笑,说道:“那还要看他的本事儿。” 

 赵老贵是希望女儿能生十个儿女,小梅却想着自己的夫婿争气,能得个封妻荫子。 

 “爹,我帮您种完菜再去赶脚。”赵小贵说道:“还有十来亩呢,别累着。” 

 赵老贵摆着手,说道:“累不着,你还是干你的活儿,多挣些钱,成亲也体面。” 

 朝廷有新规,半数田地不撂荒就不收赋税,种菜也不收。 

 赵老贵就打算着多种些菜,反正地闲着也是闲着,这可是白拣的。菜可以卖,也能自己吃,还能腌了当咸菜。 

 小梅看着哥哥,劝导道:“哥,别光想着挣钱,有时间就去学认字。咱爹老了,你还年轻。这以后啊,不能看告示,可让人看不起。” 

 赵小贵有些尴尬地笑着,他可不太愿意读书识字。 

 小梅看他这样子,有些恨铁不成钢,说道:“二丫可是在上夜校呢,你要是个睁眼瞎,当心人家瞧不起。” 

 赵小贵这才精神起来,开口应承道:“好吧,我要是在家,肯定去学。” 

 小梅也不再多说,她在镇上的铺子售货,知道不少行情,又提醒道:“爹,多种点辣椒,晒干了碾成面儿,挺好卖的。” 

 赵老贵点着头,说道:“爹知道了。嗯,还要再种些苜蓿,喂马是很好的。” 

 停顿了一下,他又看向儿子,提醒道:“要爱惜牲口,别不惜马力地使用。” 

 赵小贵点头答应着,说道:“过两年,手头宽松了,换成骡子和驴,其实也行的。” 

 “到时候再说。”赵老贵笑眯眯的,酒有些上头了。 

 摊上了好皇帝,好朝廷,这日子会越过越好啊!谁能想到,不过一年多的光景,已经扑腾成现在这个样儿。 

 …………….. 

 四川。 

 秦忠笑呵呵地挑着鱼刺,把鱼肉放在小闺女的碗里,宠溺地看着她吃得香甜。 

 作为四川的第一批移民,秦忠也是最先富裕起来的那群人。 

 农忙耕种是主业,农闲跑船运输也赚了不少。如今,家里有牛有车,贷款也还上了。 

 儿女双全,老婆又大了肚子,秦忠更是满心的欢喜。 

 “可别指望我生孩子去挣诰命。”妻子吃着饭,见丈夫投来目光,不禁翻了下眼睛,有些嗔恼。 

 秦忠赶忙陪着笑脸,说道:“不指望那个,但也别少生。家里人口多,在村里才能立住。” 

 妻子倒没顶撞,想了想,说道:“生完这个,容我养两年再说。” 

 “肯定要好好养着。”秦忠用力点着头,说道:“补气养血的,给你多买点。” 

 妻子略显满意地露出笑容,又打着预防针,说道:“万岁都说了,生男生女都一样,你可不能嫌乎。” 

 “哪能呢?”秦忠的笑容愈发真诚,说道:“一家女,百家求。要是生女儿,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停顿了一下,他又笑着补充道:“皇恩浩荡,生孩子就给补贴。男孩多了,也不收丁税。再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其实,重男轻女在古代也有其根深蒂固的原因。 

 男丁是家中的劳力,延续子孙,传承后代。可女儿养大了,嫁出去就是别家的人。 

 为了有男孩,便一个接一个的生。什么招弟、盼弟、来弟……都是生男孩的迫切和期望。 

 而没有男孩的家庭,往往受到歧视。就是男丁少了,有时候还要受到欺负呢! 

 现在朝廷改了户籍政策,户主是男是女都行。 

 在财产继承上,也是男女平等。这不仅是提高妇女地位,还刹住了吃绝户这股歪风邪气。 

 丈夫没了,寡妇和女儿都可继承遗产,并能接任户主,形同顶门立户。即便是膝下无儿,也不用担心被族人所欺,谋夺家产。 

 没有了这层顾虑,是否一定要生出男孩,就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了。 

 当然,儿女双全是更好的。多子多福,当时的养老问题也确实得指望儿子。 

 即便是黄立,也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毕竟,条件所限,还有思想观念,都不是能够轻易解决的问题。 

 能给予生育奖励,基本上便能杜绝溺婴这种惨事。其实,他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自古以来,念着皇帝好的老百姓,真是不多。高高在上,如同九天云端的神祇,一点不接地气。 

 老百姓关心的是风调雨顺,关心的是地里的收成,关心的是鸡毛蒜皮的家庭小事,以及朝廷收的赋税。 

 说到底,就是家人能不能吃饱穿暖,日子能不能过得好一些,让孩子们多吃上两口肉。 

 所以,只有老百姓能够切身感受到好处,才能让老百姓感念皇恩。 

 豁免丁税,生育奖励,再加上之前的贷款扶持、抚恤赈济。自古未有的善政,都是老百姓得利受惠的。 

 再加上恢复了汉家衣冠,不再受鞑虏的严苛统治,老百姓更要念着皇帝的好。 

 “只盼着万岁爷身体安康,老百姓的好日子能够长久。”妻子双手合什,向东拜了拜,问道:“万岁爷才三十来岁吧?” 

 秦忠扳着指头算着,“崇祯十七年,那时候是十二岁……嗯,才三十五六岁了。” 

 妻子好象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那就放心了。” 

 这个年纪,少说还有二十来年的时间。那时候,孩子们也大了,政策再变,估计也影响不大。 

 “根本不用担心的。”秦忠摸着旁边埋头吃饭的儿子,说道:“大明在海外打下了偌大的地盘,到处都需要人手。” 

 “要不是离不开这里,看着那条件,我都想去。一年三熟的稻米,只交那么点赋税,还能去挖金银,几年就发财了。” 

 海外占领地缺人缺的厉害,移民也不分省份。尽管还是沿海的居多,可也不排斥内地的百姓。 

 而且,对这些海外之地的介绍也极具诱惑力。只是才实耕种,一年三熟也足够让人眼红。 

 “等孩子们大了,能闯就让他们去闯。只要不懒,还挣不出个家业,娶不上个媳妇儿?” 

 妻子却是舍不得,但也没多说什么。现在的生活,她已经很满意。儿女嘛,最好还是留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