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 作品

第675章 马市,北进之难

 李岳也不以为意,继续催马缓行,巡视着马市。 

 “那是俺们大明的辽东提督,辽东最高的军事长官。”汉人老板收回目光,充满骄傲地对着几个蒙古人说道:“别看年轻,却是从南打到北,厉害着呢!” 

 几个蒙古人倒是没太在意,他们是来做买卖的,又不是来打仗的。 

 蒙古女人却是若有所思,望着十几骑逐渐远去的背影,好半晌才收回目光。 

 “谁能想到清国就这么完蛋了,与清国联系紧密的科尔沁部不仅成了大明的敌人,察哈尔部也要除之而后快。” 

 “今年是准备仓促,明年再卷土重来,恐怕科尔沁部就要被灭族了。”蒙古女人暗自叹了口气,再看那些丰富的商货,也没了多少兴致。 

 李岳并不知道有科尔沁部的人混了进来,也不在意。凭辽东的明军,任何敢来进犯的敌人,都将有来无回。 

 对于蒙古诸部的纷乱,他也不太关心。只有辽东的恢复重建达到目标,才是明军主动出击的时候。 

 现在辽东的明军只是骑兵略少,步兵却是足够的。以开原为例,一千步兵守城,凭借火炮火枪,就是来一两万蒙古人,也是打不下来。 

 而骑兵作为机动兵力,还是够用的。满清败亡,蒙古诸部也将生内乱,大明这边休养准备,等着局势明朗再出动。 

 李岳勒住马头,望着前方空地上的一群羊,嘴角微抿,露出一丝笑容。 

 “劳烦去问一下,价钱几何,用银币可能购买?”李岳转向马市官员,客气地吩咐道。 

 他不懂蒙语,马市官员能任此职,想必在语言沟通上是没有障碍的。 

 马市官员笑道:“银币肯定是收的,蒙古人还很喜欢,既精美,用起来还不麻烦。连纸钞,他们也是认的。” 

 说完,他纵马过去,与看管羊群的蒙古人叽哩咕噜地说起话来。 

 李岳寻思了一下,对着身旁的亲兵说道:“买羊犒劳,却是要全体摊钱,你们没意见吧?” 

 要说买羊的这几个钱,李岳拿得出,也不在乎。可他却想到了“恩出于上”,觉得自己还是避嫌为好,省得有人说自己收买人心。 

 独镇一方既是皇帝的信任,天高皇帝远也要提防小人毁谤。 

 李岳很珍惜现在的官职,独当一面,兵力和权力都比同龄的将领要大,但心思也重了起来。 

 父亲李来亨也来过书信,要他恭谨自守,不可骄恣狂妄。还要他多读书,多看朝廷邸报。 

 李岳读书不多,但太祖时的事情倒是知道不少。既然万岁类太祖,他也想从中琢磨出万岁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要说杀功臣,太祖确实很过分。可也坑了皇孙建文帝,在与叔叔朱棣的争斗中,竟然无人可用。 

 李岳是跟着皇帝打出来的,对于皇帝的脾气禀性更加地了解。他不相信皇帝会做鸟尽弓藏的事情,但人也是会变的,他小心一些也没错。 

 亲兵们听到长官的安排,面面相觑,又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将军体恤,有羊肉吃,谁在乎那几个小钱?”亲兵队长哈哈笑着,说道:“只怕羊太少,手里的钱太多花不出去。” 

 论功行赏,皇帝是不吝啬的。何况,这些留在辽东的军官和老兵,还另发一笔安家费。 

 再者,粮饷充足,及时发放,也是皇帝最上心、最关注的事情,没人敢糊弄。 

 所以,这些辽东兵将便是最先富裕起来的。有军务时还能克制,休假闲暇时便是吃吃喝喝,大手大脚。 

 他们也确实不需要攒太多的钱,异地安置都有优惠政策。房屋田地都由官府安排,家眷来了,置办家什能花几个? 

 马牛或许是大头儿,可也不是买不起。 

 按照马市交易的价格,与明末相差不多,驽马也就在十几两。别说当官儿的,就是普通士兵,买起来也不算吃力。 

 明朝时期,马匹的价格波动很大。 

 早期最低,永乐时期,一匹马只值四五两银子;到了中期,嘉靖朝时,马匹已经上涨到十三至十八两。 

 到了晚期,马匹价格再次攀升,达到了二三十两银子的高度。 

 总体说来,战事较为频繁时,马匹需求量大,价格也水涨船高。和平时期,则呈下降趋势。 

 现在虽然也算是没有了战事,但大明对于马牛的需求量却很旺盛,价格也处于相对的高位。 

 同样,用来交易马牛的主要商货,象棉布丝绸茶叶,以及其它日用品,相对于内地来说,卖给蒙古人的价格也是偏高。 

 这时,马市官员已经与蒙古人谈好了价钱,每头羊约为0.6两银子。一头羊够四五个人吃,分摊下来真没几个钱儿。 

 李岳甚为满意,让蒙古人把羊赶到开原城下结账,他带着亲兵也驰奔而回。 

 辽东光复后,运输粮食是优先级最高,象猪羊等副食品,则很少。军队的副食品多为海产品,能吃到羊肉,将士们个个喜笑颜开。 

 没办法,战乱刚息,各项工作都在铺开,要见到成效,还需要时间。 

 比如军队的后勤供应,粮弹第一位,其余的排在后面。 

 尽管各地驻军已经基本安定,并开始自己养猪养鸡,可也要到明年才会有所改善。 

 幸好朝廷拔付的军费充足,偶尔对外采购以犒赏军队,还是能够承担的。 

 除了朝廷拔款,辽东的军队还有军屯,出产全部由军队支配,这也将大大改善军队的伙食和居住等生活状况。 

 李岳回到开原城内的临时住处,便开始写奏疏。 

 巡视边防,他已经在辽东转了一圈,对于防务和北进,有了更深入更透彻清晰的认识。 

 显然,由辽东北进海西,最大的障碍便是沿途的人烟稀少,物资匮乏。 

 除了步步为营,且屯且进外,李岳认为没有别的办法。 

 即便能够在吉林船厂造船,沿“海西东水陆路“深入海西,也同样难以携带太多的粮草物资,不能支持长时间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