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巡海勒石,科技进步
目前,海军正在学习和演练海战的线列战术,这是第一次英荷战争中出现,并开始流行的。
为了提升海军的战力,军舰上火炮所使用的炮弹,几乎全是触发式的引信,有爆炸弹和爆燃弹两种。
对付现在的木制舰船,爆燃弹应该是最有威力的,比纵火船的攻击还要猛烈而直接。
而爆炸弹则能大量杀伤甲板上的人员,不象实心炮弹,击中船中也伤害有限。
除了火炮,就是数量众多的火箭弹,与爆燃弹的作用一样,但发射起来更快更密集。
火箭弹的射程与当时的重型加农炮相差不多,增程型的甚至还要更远一些。
由于青铜野战炮的性能日益增强,陆军基本上不再装备火箭弹,主要是准头太差。
但在海战中,密集轰击,爆燃的火油,对于舰船的威胁还是很大。
要知道,前装滑膛炮的精准度也高不到哪去,越远越差。
虽然重型加农炮的射程最高达两千米,但在海战中,却并不经常进行远程射击。
海战往往要求近距离射击,各国的标准也不同。据说,是要炮手能看清对方士兵的鞋,才是开炮轰击的距离。
所以,加农炮的射程,在黄立看来,就有些过剩的,作用其实不大,更不要说一两千米啦!
于是,大明海军还装备了另外一种火炮,即缩短炮身,倍径也小于长炮的前装滑膛短管炮。
这种火炮与同口径的长炮相比,炮重减轻了三分之一,装药量也缩减。后坐力变小,炮弹初速降低,有效射程也短了,只有三百米左右。
经过这样的改进,舰船上能够装载火炮的数量大增,射程的劣势也能因近战战术而得以弥补。
但黄立并没有给军舰上增加火炮,而是加大了火炮的口径。比如原来船上是四十多门二十斤炮,现在就换成了三十多门四十斤短管火炮。
现在的南洋海军军舰,有四分之一是如此装备,作为专门近战的炮舰使用。
口径增大,炮弹的威力也增加,只要接近敌船三百米之内,一轮炮轰,就足以摧毁敌船。
四十斤就相当于西夷的四十磅,如果铸成长炮,有两三吨。现在,则只有一吨多重。
在黄立的印象中,这种火炮与英国在十八世纪所推出的卡隆炮有些相似,便取名为卡龙。
不管火炮叫什么,在不增加战舰吨位,不牺牲机动性的条件下,却是极大地提高了火力,很可能成为海军纵横海上的致胜利器。
当然,如同新推出的其它武器一样,卡龙炮也还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但主要是制造工艺上的提升。
一个是钢铁冶炼技术的提高,另一个则是钻膛技术的先进。
由青铜至钢铁,火炮的重量还能够继续减轻;钻膛技术则比模具铸造更精密,游隙小就能使炮管和弹丸更严丝合缝,减少火药气体的外泄。
但这两个攻关课题,却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需要反复的实验,也就是时间的积累,才能取得突破。
好在钻膛技术已经用于火枪制造,使得火枪的性能大大提升,能够装填更多的发射药,提高了射程和威力。
主要还是动力不足,使得钻膛的镗床和加工的铣床难以大型化。估计,要等到蒸汽机进入实用阶段,才能解决问题。
即便如此,大明的工业水平也已经居于世界前列。特别是坩埚炼钢,技艺越发成熟,钢铁质量正在稳步提升。
突破是需要积累的,拔苗助长尽管也是个办法,但基础不夯实,没有更多的人才接续,终归不是长久之道。
所以,黄立已经不象当初那样急迫。谁让那时候事关生死,与鞑虏的作战最是要紧呢!
现在,他多是指导和建议,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开动脑筋,得到启发,发挥出才智。
国人不是不聪明,特别是底层的工匠,读书不多,但却往往能在实践中灵光闪现,留下令人惊叹的杰作。
只不过,在封建社会,他们被视为粗鄙,史书上少有留名者。
而且,那些读书人也不愿意记录所谓的奇技淫巧,导致很多技艺失传。
现在,黄立正在改变这种思维,改变这样不合理的现象。
西夷重视科技,重视能工巧匠,并给予很高的待遇,才能在工业革命后步步领先。
大明从现在开始,也不算晚。几十年的时候,黄立认为能够建立起从上到下崇尚科学技术的体系和氛围。
一个是上有所好,另一个则是重赏激励。有这两个措施,黄立就很有信心。
就在陈上川、杨彥迪等将领率领海军舰船巡海勘测,为征讨吕宋作最后的准备时,远在南京的黄立,又得到了科技进步的好消息。
早在崇祯十五年,明朝工匠便发明了一种新的铸炮方法。
将冷却水注入中空的模型中,使铁质炮管从内而外地凝固冷却,能够铸造更大的火炮,耐用程度能达到先前的五倍至十倍。
要知道,这种铸炮新法直到南北战争时,才由军官罗德曼重新使用。
黄立知道这在后世称之为内模可控冷却技术,或者内模水冷技术。
其实是很简单的技术,就是把炮管内模的模具换成空心的,中间加上冷却水管道,再往里面注冷却水就行了。
在他的指导和建议下,冷却水管道采用u型管模式,从里面开始注水,持续循环冷却,来保证内膜温度稳定。
当然,冷却速度(也就是水循环速度)是有讲究的,太快冷却的话,内管还是会破裂,必须有适当的速度进行才行。
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科学合理的技术参数就能解决。
另外一项进步也不算是突破,同样算是技术的恢复,那就是铁芯铜胎铸造技术。
这也是明末工匠所发明的,但因为工艺复杂,应用受限,而没有得到推广。
当然,铸造工艺的提高,得益于黄立的金手指,离不开他的指导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