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加码辽东
杨宁想了想,说道:“在山东招募兵员,朝廷能不能同意?将军已经向大都督府提出此议,应该很快会有答复吧?”
刘享淡淡一笑,说道:“恐怕不会同意。招兵就要粮饷,朝廷财政也不宽裕。况且,战事未息,肯定还会有大批的绿营俘虏。”
这个分析很有道理,俘虏是暂时不发军饷的,战斗是他们的自赎。山东要恢复重建,也需要劳力。
即便如此,目前胶东和辽东的明军,在兵力上也已经满足了大战的需求。
只要东路大军突破徐州,打到临清或德州,青州的清军便要向京畿回防,刘享所部便能全力杀入辽东,只需留下少量的维护治安的力量。
这就是七八万的兵力,相当雄厚,仓惶出关的鞑虏肯定不是对手。
“另外,大都督府已经确定,再调一个骑兵团加入辽东作战。”刘享的笑容更盛了一些,“应该是赵云赵将军所部。”
明军现在有五个骑兵团,分别由祁三升、马宝、王辅臣、王屏藩和赵云率领。
其中祁三升在西路,马宝在中路,王屏藩在胶东,王辅臣和赵云在东路。现在,皇帝决意在辽东加码,从东路再调骑兵。
杨宁摸着颌下胡须,思索着说道:“难道辽东作战又有新的计划?在辽西切断关内鞑虏退路,两个骑兵团或许能够趁虚直捣辽沈?”
刘享点了点头,说道:“即便不能直捣辽沈,也会牵制住辽东清军,使辽西的作战避免被前后夹击。”
“还是直捣辽沈的好。”杨宁嘿嘿笑了起来,说道:“七八万兵力,足以抵挡鞑虏的夹击。”
刘享笑着点头,说道:“这就要看鞑虏如何动作啦!嗯,等到骑兵团到达辽东,不管东路打得怎么样,在辽东展开军事行动,时机都已经成熟。”
清廷想在徐州抵挡住明军的北进之势,明军也在利用这段时间调整布署。
在辽西登陆作战,最关键的是保证粮弹的供给。南洋、北洋两大水师,基本上都汇聚于渤海,在崇明、青岛、登州、旅顺、觉华来往运输。
除了水师,还有大量的商船,航行在南海、长江、黄海,运送着海量的物资,为国战作着自己的贡献。
不是无私的奉献,朝廷的激赏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北方的商路,北方沿海的城镇和港口,对于商人来说,又是一次发达的机会。
而对于参战辽东的明军来说,趁着北方清军将退未退的时候发动,却也正是很好的时机。
特别是有了两团骑兵,再加入补充进去的枪骑兵,完全可以趁着辽东清军前往辽西解围之际,直扑辽沈,操其老巢。
刘享的心情比较急迫,希望在辽东大战,由此改变全局。
但皇帝似乎还是比较稳健,更希望在攻下徐州之后。
自然,这两套作战计划也各有利弊。
行动得早,在胶东就要留兵防守,防备青州的清军来袭;进击得晚,时机可能差一些,但却可以全军发动,没有后顾之忧。
可不管早晚,黄立都没有把李岳和刘享的指挥权限制死。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由他们自己商议决定。
当然,皇帝的意思,没有人敢不尊重,不当回事。
李岳和刘享所要做出的决定,虽然不会太过偏离,但也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尽量采取一条中间的路线。
而所谓的最佳时机,也不是那么的绝对。在刘享看来,也不过是战果的大小而已,无关最后的胜利。
“不管怎样,今年肯定能结束国战。就算还有鞑虏残余,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就象当年的北元,窜逃远方了。”
刘享移开目光,嘴角又情不自禁地微翘起来,想着到那时候,女儿应该学会喊“爹”了吧?
…………………
旅顺。
辽东的春天尽管要来得晚一些,但冰雪已经消融,露出了肥沃的黑土地,空气里也满是潮湿的土地的气息。
李岳的视线中,原野中已经有了星星点点的绿色。真是顽强的生命,经历了寒冬,又迫不及待地显露出勃勃的生机。
“将军。”军中文书走进屋内,呈上统计文件,又躬身退下。
李岳伸手将窗子关上,春天的气温还有点凉,但已经没有冬季的寒冷,清冷的空气令人头脑清醒。
走回桌前,他阅看着文件。这是又一批运到的粮弹物资,除了需要转运觉华的份额外,还有要留在金州的,这需要他的调度。
觉华岛已经有一镇人马,粮弹物资也在迅速囤积,离一场大战的需求也相差不远了。
北方打得激烈,辽东却显得甚为平静。清军对于明军占据觉华岛,反应并不激烈,也没法激烈,没有水师,只能望岛兴叹。
根据情报,宁远的清军增兵到了一万。这对于清廷来说,在未确定大撤退之前,已经接近极限。
辽沈地区的鞑虏增加到了三万多,还不断有满人在返回辽东。如此种种,都预示着光复北方只是时间问题,连鞑虏都信心不足。
“两个骑兵团在金州或复州待机而动,再留一镇步兵,足以保证金州不失。辽沈清军若是急援辽西,骑兵便能够迅速出击。至少,能够牵制住清军。”
李岳并不把直捣辽沈或牵制清军作为主要目标,他还构思了一个策略,那就是针对辽沈鞑虏派往辽西的援兵。
如何行动,还要看鞑虏如何应对,如何调派兵力。三万鞑虏,既要守辽沈,又要援救辽西,在兵力上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李岳思虑半晌,提笔在手,确定了调运觉华岛的物资份额。
现在的金州,虽然已经建立起官府,政务由辽南府管理。但属于半军管,李岳这个坐镇将军,还有很大的权力。
而春耕马上就要开始,光是金州那点百姓,肯定种不了太多的田地。知府已经请求驻军帮助,李岳也答应进行军屯。
这是从长远考虑,辽东战事可能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能够缓解粮食物资的外来供应,自然是最好。
特别是骑兵,将越来越多,光是喂养战马,就是很大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