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阿原 作品

第二章. 楔子(二)

 元医生侧过身去,背对着鸡鸣声音传来的方向,这样就能避免声音直入耳膜,多少减轻一些影响。元医生因为被鸡扰了睡眠,心有愤懑,翻身的动作过大,带动着背角,把一多半的被子都卷了过来。

 “做什么,把被子都卷走了。”脚头传来自己妻子的斥责,接着感到被子被狠狠地拉了回去。

 果然自己妻子也被吵醒了,元医生心中的愤怒竟然稍微地缓解了一些。

 “睡外面一点,我都被你挤到墙上去了。”元医生妻子继续说道。

 元医生脑子里拼尽全身力气往外蠕动了一下,应该差不多了,然后再也没有发出动静,他实在是太困了。屋后面的公鸡依然在有一阵没一阵的鸣叫着,自己的困乏不堪的身体和大脑,竟然很快就适应了。精神和身体再次松弛下来,眼皮也开始打架,不知什么时候,又沉沉睡去。

 等到他下一次醒来的时候,脚头早就没有了人,床上只剩下自己。此时窗外已经大亮,大约已经是早饭时间,因为可以听到家里公鸡带领着鸡群,在屋前晒谷坪上“咯咯咯咯”觅食的声音。

 此时刚刚进入农历的三月份,春寒料峭,早晚的寒气仍未褪去,元医生翻身起床,从床前的矮椅上拿过外套穿上,缓步跺入厨房,就着冰凉的山泉水漱完口洗过脸,接下来吃早饭。

 早饭当然吃的是饭,在这里饭就是它本来的意思。作为稻米主产区的长江流域的一个山村,在这里,稻米是每家每户种植的主粮。每年两季,一季早稻,一季晚稻,虽然珍贵但是充足。

 水田按人头分配,每人7分,精心耕作,收获的粮食除了大约十分之一要作为公粮上缴到了乡上的粮站外,余下十分之九的粮食足够一家四口一年之用而略有存余。剩余的稻谷用来养些鸡、鸭,既可以为家里在菜单上添些蛋肉,必要时还可以换些小钱。村里的女主人大多数都很勤劳能干,她们还会利用稻谷脱米留下的糠秕碎米,附以野外摘的野菜,再喂养两头猪,长大后卖出去,一家子一年的花销也就够了。

 这里自古就擅养生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过去几年,就是靠着这样的散养方式,使本县成为全国有名的生猪大县。

 村里原本豢养的是一种本地特有的花猪品种。这种花猪肥瘦相间,肉香浓郁,味道鲜美,兼之肥瘦合理,干而不柴,肥而不腻,尤其适宜风干后制成腊肉,全国有名。离这里二三十里元的草冲,就是这种花猪的起源地。传说远在几百年前的时候,曾经有一位皇帝南巡,就来到这个小山村,被当地农户款待,吃到这种猪肉。唇齿留香、肥而不腻,龙颜大悦,从此草冲猪的名气蜚声全国。

 距离相邻,气候相近,环境相似,所以这里养殖的花猪,肉质和草冲几乎完全一样。可惜的是,这种花猪虽然味道鲜美,但是生长缓慢,出肉少,经济效益比较低。所以近年来乡政府大力引进,并推动农户改养一种叫“夏约克”的白猪,生长速度是花猪的两三倍,所以豢养花猪的越来越少,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它们的踪迹了。

 吃饭当然要配菜,米饭干吃既粘又稠,难以下咽。最简单省事的办法,就是往碗里倒入小半杯茶水,茶水的清香,拌着米饭的微甜,同时因为水的润滑,也容易下咽。这样的“茶泡饭”不难吃,但是由于少了油盐,未经烟火的烹饪,肚子吃饱了,心里还是饿的,不能总吃。

 要不挖一勺猪油,拌在米饭里,雪白的凝脂状的猪油,被米饭的温度加热融化,通过搅拌和每一颗饭粒充分融合在一起。这样的米饭,每一粒都沁着油脂,散发着猪油的浓香。如果家里有灰盐,在米饭里撒上少许拌匀,色香味兼具,更是难得的美味。

 家里的猪油,是从村口大马路边上的肉铺里买的板油熬的。两块一毛的肉,一块八毛的板油,一斤板油,能熬六两油,这个价格比去年还要便宜一些,这主要得益于高产的猪种的推广。

 以前豢养花猪,一头猪从年头养到年尾,也只能长到两百来斤。换养白猪后,不仅吃得比花猪少,长得还快,一年至少可以养两栏。猪的产量变高了,相应的本地市场上的肉铺里,出售的猪肉类产品也就变多了。

 为了避免“谷贱伤农”,每个月乡里食品站都会来人来车,把每家每户可以出栏的白猪收走,据说是统一装车,外销到了广东等开放的省份,仅留下小部分猪在本地销售,所以虽然每年出栏生猪的数量成倍增加,猪价依然能够保持稳定。

 销路有了保证,价格得到保持,千百年来本来就善于养猪,也只会养猪的村民们,轻车熟路,因此热情高涨,养猪卖猪在本地蔚然成风。近两年来,在乡政府的有意扶持下,村里喂养1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比比皆是。

 这些农户,他们在乡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下,建起了猪舍,还统一在猪舍的外墙上面,用生石灰浆刷上醒目的“要想富,多养猪”等标语的白色大字。

 生动的案例,热血的标语,无时无可不在撩拨着有心人的心,前来观摩取经,回去起栏养猪的人,越来越多。到如今村子里圈养生猪的密度,都已经超过人口的密度了。村民们的收入匜逐年增加,生活条件也眼见着地好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村口肉铺里的冻肉消失不见,村民们熬油,都用上新鲜的板油肥肉了。

 把买回来的板油用冷水过一遍,洗去明显的血渍和杂质,切成麻将大小的小块,放入大锅里,加入适量底油。先是大火烧到沸腾,然后小火慢慢的煎熬,将油脂熬出。元医生妻子熬油的时候,还会放一些食盐和黄豆,这样不仅能使熬出的猪油口感更加醇厚,富有独特的风味,而且更好保存。

 等到熬出的油液呈淡淡的焦褐色,板油块每一个都成为焦干的油渣,猪油就熬好了。把灶里的柴火褪掉,用它的余温再缓慢加热,等到油温缓慢下降到五、六十度,再将它装桶。

 准备一个足够大小的水盆,里面铺放一层适量的冷水,将搪瓷或者陶制的油罐立在水盆里,用勺子将油从大锅里舀出,一勺一勺的,装到油罐里。盖上盖子,防止虫鼠破坏,放在阴凉的墙边静置一晚,焦褐色的猪油就会凝固成为雪白的凝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