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阿涛 作品

678 杨老师


  说完张老道率先鼓掌,周围很快响起了掌声。

  众人都知道杨小涛的本事,那做的工件精度在这群人中算是最好的了,却不想还能提出建议,真是,出人预料啊。

  陈冲汉凑到杨小涛跟前,打量了又打量,目光很不正常。

  杨小涛被看得难受,直接伸手将他推到一旁,自己又不是个娘们,用得着这么看了。

  “杨老师啊,相逢就是缘分,您可不能藏私,赶紧教一手呗。”

  “去去去,哪都有你。”

  “这不是热爱学习嘛,杨老师,这次你可不能藏拙啊。”

  杨小涛懒得理会。

  另一边,刘大明却是在一旁介绍起杨小涛的事,又是一阵惊奇。

  这会儿,就是万继远汤山林都震惊了。

  蒸汽拖拉机他们来之前还在厂子里拆开看了,里面设计的巧妙,比起他们自己搞得强多了,甚至工厂想学习蒸汽机的技术转用到内燃机上。

  他们走的时候这项目已经开始了。

  却不想,在这里碰到了蒸汽机的设计者。

  两人目光复杂,却也不做他想。

  能设计出来是一码事,任务完成是另一码事。

  都是八级工,谁比谁差?

  杨小涛跟周围几人客气着,这段时间大家在一起,也都混熟了,尤其是先前就在这的人,他们跟冉父差不多,隐姓埋名,好多年都没回家了。

  面对这些人,杨小涛可不会因为技术上的超过而轻视,反而在交往中怀揣着一颗崇敬的心。

  这点,这里的人能够感受到。

  那是一种尊敬,暖心的举动。

  “好了,都干起来吧。”

  “干起来,就不冷了。”

  张得道说着,沈荣也拿起一张图纸走向自己的工位。

  他,就在杨小涛身旁。

  “沈组长。”

  “杨师傅,加油。”

  “呃”

  你个一本正经的家伙,也变坏了。

  “老少爷们,干起来。”

  张老道一声长号,车间里钢铁碰撞的声音瞬间响起。

  西北,农场。

  寒风呼啸,屋子里一群孩子靠在一起,盖着被子,手上拿着书,不时传来笑声。

  中间位置,一个火炉子燃烧着,散发着温度。

  高玉峰拿着一支粉笔在前面的木板上不断写着。

  一番写完后,回头看着孩子们,来,跟我读。

  “满江红!”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

  声音从房子中传出,让门口准备进来的人停下脚步。

  来人留着一圈络腮胡子,脸上带着风霜,手上握着马鞭,不自主的跟着孩子们的声音一点一和。

  身旁,司机兼警卫小吴肩膀上扛着一只死去的山羊。

  两人就站在外面,静静等待着。

  良久,等屋子里的声音停歇,来人才敲响的门。

  “高主任!”

  “王首长,您怎么来了?快进来!”

  高玉峰打开门的瞬间,就看到脸冻青的两人,心中感慨之余,赶紧让人进屋暖和。

  “高主任,这可是我们刚抓到的,首长听说后,第一时间就让我们送过来呢。”

  高玉峰看着土狗大小的山羊,心里满是感激。

  上次孩子病了需要营养,结果驻守农场的护卫队出去一天,回来也只是打了一只野兔。

  条件艰苦,野兽也稀缺啊。

  即便如此,也让生病的孩子身体好了许多。

  “首长,感谢您。”

  “哎,不是说了吗,叫我王胡子就行。说起感谢,那是我要感谢你,感谢这些娃娃们啊。”

  王胡子说着走到孩子们跟前,伸手捏住盖在身上的被子,一把能捏到手指。

  在这被子上,还有一件件军大衣。

  看着一个个冻红的小脸,陡然心酸。

  “娃娃,冷不冷。”

  杨二妮依靠在杨红叶身边,对这个大胡子叔叔很是害怕。

  一旁杨红叶倒是大方开口,“叔叔,不冷,我们都有棉袄呢。”

  说着还露出自己的袖子,灰色的棉袄有些不合身,一块布一块布拼成的,这是全村找出来的,最好的棉袄。

  王胡子看了眼,随后转移到孩子的手上,那一个个冻疮,让他看着心疼。

  “好,真是好孩子。”

  默默点头,回身看向高玉峰,“高主任,我们聊两句。”

  “好!”

  “小吴,让人把羊收拾下,给这些孩子,好好补一补,还有,再找些煤炭来。”

  “是,首长。”

  王胡子和高玉峰离开屋子,在寒风中来到高玉峰的住所。

  屋子里炉子已经熄灭,人不在的时候,不会浪费煤炭。

  “高主任,今年的成果我看到了,上级也对我们的成绩很满意。”

  王胡子说起今年的秋收,高玉峰点头,在这里比杨家庄拥有更宽广的土地,制约生产的,反而成了人力。

  好在引进不少拖拉机,虽然烧煤有些麻烦,但比起紧缺石油来却是解了燃眉之急。

  而且这些拖拉机很皮实,配上配套的农具,一台拖拉机顶得上三头牛。

  正是在这拖拉机的配合帮助下,任务才顺利完成。

  “谢谢领导!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高玉峰诚恳的说着,自从得知要离开四九城,他就对家人说了,这次不管多久,除非成功,绝不回去。

  虽然儿子哭的花了脸,虽然媳妇一脸的不舍,但他更清楚,这可是关乎千千万万人的肚皮,关乎国家大计。

  他觉得,在这里,比起坐在办公室里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