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雏形

 李杏檀啧啧道:“你真会享受……别打岔了,他在本地经营了二十年,怎么说走就走?回到京城,相当于自断羽翼了啊。” 

 雷文霞说:“我哥道,他没有牵挂了。当年睿王盘踞岭南,是为了护着他心尖尖上的一个女人。但听说那个女人死了,她的后代生活得很好。睿王无牵无挂,年纪也大了。然后皇上再三提及请他回京养老,面子里子都给足了,小世子和孙先生竟是断袖,两个人结伴游历天下,连王位都不要了,王妃又是京城人,想念家乡,就答应了。” 

 李杏檀拖长声音:“哦——这样的话。我们可就损失一个大客户了啊。怎么办,每年大六位数银子的进项亏空,这个空白可不好填补。” 

 皱起眉头,很是苦恼。 

 雷文霞一拍巴掌,笑道:“别发愁。我听说,朝廷要开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口一共有三个,其中一个就是涯州。跟海外诸国做生意,想来比跟睿王府还是要强些的。” 

 “这样子。行吧。”李杏檀八卦起来,问,“多嘴问一句哦。你知道让睿王殿下念念不忘的女子是哪家的吗?” 

 原本也就是顺口一问,没想到雷文霞还真知道,笑呵呵地说:“本来呢,女子私底下讨论这些不太好。不过那件事过去多年了,说了也无妨。听说是当年温家的大小姐,后来成了安平侯夫人。那位温夫人还曾经来过我们琼州的,见过她的人都说,她为人善良和气,一点架子都没有。” 

 “她见了我们山里黎女的纺织技法,虚心请了那边的老嬷嬷出山,请教新技法,带到了京城去。从此京城人多了便宜耐穿的细棉布。” 

 “她还带来了京城大夫的祛暑辟邪方子,用琼州当地产的草药改良了方子之后,交给了当地的大夫。才有了后来回春堂十几年的兴旺发达。要不是他们自己走歪了路,现在回春堂还是涯州城里药行头把交椅。” 

 “她还留下了许多经典典籍,办了学堂书院,鼓励女性经商做生意,收女子手工学徒……如今琼州民风开化,女子能够抛头露面自力更生,就是那时候打下的根子。” 

 “杏檀,你说这样的女子,多好啊。值得睿王记一辈子呢。” 

 心里暖暖的,暖流贯通了四肢百骸。李杏檀笑了,这些传说,都是和她有关的。 

 原来她没有被人遗忘啊。 

 侯府对她百般看不顺眼,拼了命的用后宅阴私手段把她踩进尘埃里,不过是萤火虫畏惧星星的光芒而已。 

 可萤火虫须臾则死。 

 星星的光芒,是永恒的! 

 絮絮叨叨地说着温夫人的传说事迹,雷文霞突然发觉李杏檀神情不对,“杏檀,你还好吧?怎么哭了?” 

 “不是不是。没有。”李杏檀扭转脸,忍下了泪水,说,“别扯远了。我们细细碰一下海上丝绸之路开埠的事情吧。” 

 雷文霞也没多想,她现在是雷家的大钱袋子,对搞钱的兴趣高于一切。而海上丝绸之路开埠,无疑是一块大肥肉——而且,之前没有一个人啃过的空白大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