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千里报恩(已经签约,放心收藏阅读!)
苏轼顿时喜道:“果然是五十三哥的后人,五十三哥跟五十三嫂近来如何了,你怎么到汴京来了,其他族人有来的么?”
面对苏轼的激动,苏允却是显得颇为平静,一一回答道:“九十二叔,父亲与母亲已经在十年前先后去世了。
小侄前来汴京,是来找九十二叔您的。
至于其他的族人么,嗯,路途遥远,他们暂时来不了,但却是十分想念您的。”
苏轼虽然十分浪漫,但并非不通人情世事之人,闻言顿时黯然神伤。
是啊,都这般境地了,就算是族人,哪有不躲得远远的,免得被自己所连累,要怪就怪自己行事不端吧!
随即苏轼惊道:“五十三哥与五十三嫂竟是十年前便去世了么?”
苏允点头道:“是。”
苏轼唏嘘不已,随即想到一事,道:“苏允你应该才十来岁吧,那十年前你父母去世,你跟谁一起生活的?”
苏允笑道:“九十二叔不用担心,虽然小侄父母早逝,但有族人照料,生活虽然艰苦了些,但也已经长大成人了。”
苏轼一听更是替苏允伤身世。
苏允说得轻松,这话的意思其实是:父母去世后,他便孓然一身了。
不到十岁的年纪,便要靠自己艰难度日了。
而所谓的族人照料,无非是过年过节族里给点米面,不让外姓人欺负罢了。
至于什么读书教诲之类的,却是全都没有的了。
苏轼想及至此,原本在御史台遭受的非人待遇之后的忧惧反而淡了些。
眼前这孩子,比自己可苦多了!
苏轼温声道:“苏允,你此次前来汴京,所为何事?”
苏允道:“当年父母亲临终之前,都跟我提起过当年九十二叔家的恩情,说若是九十二叔家但有需要,我苏允便要以涌泉相报。
一个多月前,我在眉山听到九十二叔被陷害之事,而族里也没有什么动静,于是便自己赶来汴京,看看九十二叔有没有用到我的地方。”
苏轼吃惊道:“你自己一个人从眉山来到的汴京?”
从蜀中到汴京,路途遥远,艰险十足,不说路上的匪患强人,就光是道路之险峻,便足以吓退许多人了。
蜀人不太愿意出川为官,不是蜀人淡泊名利,而是要出川实在是不容易啊。
一个少年人千里迢迢赶来汴京,光是想一想,便足以想象到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困难!
苏轼感激落泪,心里觉得十分的温暖。
这份温暖来源于苏允的知恩,亦是让苏轼感受到了当年母亲留下来的遗泽。
母亲啊,没想到您仙逝这么多年,犹然在关照着你不成器的孩儿啊。
便在苏轼感动之时,一个欢喜的声音传来:“爹爹,爹爹,您出来了!”
苏轼欣喜看向声音来处,那是他的长子苏迈。
苏轼从湖州被逮捕,只有长子苏迈可堪成行。
一路跟随过来照料,近些时日钱粮用尽,苏迈去城外借贷去了,此时才赶了回来。
父子二人见面执手相看泪眼,尽皆是泪眼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