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惨遭灭门小炮灰29
高暥和众位皇子坐在左侧的席上,他朝坐在上首位置上的戚宁看了一眼。
上次在明月阁门口见她,她身上还带着一丝大病初愈的气息,今夜一见,那丝残留的病气倒好像没了,坐在他父皇身边笑意吟吟的。
见是见到了,可想单独说话,却还有点难,若是宴席散去后,戚宁和皇帝一起回宫,还是不可能有单独说话的机会。
高暥招手让曹东附耳下来,让他传几句话给坐在女眷席上的高曦。
高曦听了传话,朝自家皇兄这边看了一眼。
过了一会儿,高曦就站起来:“父皇,今夜是中秋,儿臣想送您一件礼物。”
皇帝有些意外地说:“哦?曦儿想送朕什么礼物啊?”
“是儿臣亲手绣的香囊。”
高曦说着,就让自己的宫女把那个香囊送了上去。
这个香囊,便是那次落水事件之前高曦打算绣给皇帝的,只是被落水事件耽误了,后来她又病了大半个月,病好之后她才慢慢绣好。
原本高曦还在犹豫,不知道要不要今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送给皇帝,她的绣工一般,她怕被人笑话。
可方才,她皇兄让人传了话过来,说她这时候送香囊最好,还教了她一些说辞,高曦这才站了出来。
皇帝接过那香囊看了一眼,确实看得出是高曦亲手绣的,绣工非常一般,一看就是初学者绣的。
这当然比不上后宫那些妃嫔送给皇帝的香囊,但皇帝还是很给面子。
他笑着说:“朕竟不知,曦儿的绣工如此厉害,何时都学会绣香囊了。”
“儿臣早就会了,只是父皇不知道罢了。”
高曦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委屈。
她又按照高暥教的说辞道:“这香囊上绣的花好月圆,代表阖家团圆,正好合今夜中秋的寓意,父皇喜欢吗?”
皇帝听了高曦这话,看着香囊上寓意团圆的绣样,神情微顿。
一旁的戚宁不动声色,余光往高暥那边看了一眼。
片刻后,皇帝应道:“喜欢,朕当然喜欢。”
皇帝知道,高曦是在埋怨他太久没去看她们母女。
他又想到,上次高曦陷害戚宁,就是因为他太久没去看她们,反而时常和戚宁在一起的缘故。
原本皇帝打算今夜和戚宁去明月阁的,这时他却改变了主意。
于是,中秋晚宴结束之后,皇帝就去了淑妃和高曦宫里。
戚宁很清楚,这背后有高暥的手笔。
她确实晾了高暥好几天了,见时机差不多了,戚宁便也顺势而为,给他一个见面的机会。
回明月阁的时候,戚宁没有选择乘坐步辇,而是和寄梅说:“今夜是月圆之夜,月光这么亮,我们慢慢走回去吧。”
寄梅还以为是因为皇帝去了淑妃宫里,戚宁不开心了,便没有多问,应了下来:“是,娘娘。”
主仆两人慢慢走在回明月阁的路上,走到一个拐角处时,面前果然出现了一道修长的身影。
寄梅被突然出现的人影吓了一跳,她还以为是什么贼人,下意识要挡在戚宁面前。
然而,下一瞬寄梅就借着月光看清了前面那人的脸。
这不是五殿下吗?
寄梅愣了愣,叫了声:“五殿下?”
紧接着,她回头看向戚宁,小声提醒:“娘娘,是五殿下。”
高暥看着戚宁,也开口道:“戚嫔娘娘。”
戚宁故作不解地问道:“五殿下,你大晚上的一个人在此处做什么?”
高暥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我在此处等你。”
“等我?”
“没错。”
高暥瞥了寄梅一眼,又看向戚宁:“我可以和娘娘单独聊聊吗?”
“娘娘,这……”
戚宁还没说话呢,寄梅就满脸担忧地看着她。
寄梅可还记得清清楚楚,前不久在明月阁外面,这五殿下就和戚嫔娘娘单独聊了什么。
娘娘是陛下的妃嫔,五殿下的长辈,他们两人私底下单独这样说话本就有些不妥。
那次也就罢了,至少是青天白日的,也算是光明正大。
可此刻,这大晚上的,五殿下又在这等着娘娘说要单独说话,寄梅觉得实在是不妥。
戚宁当然知道寄梅想说什么。
她也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说:“五殿下,这不太妥当吧。”
“何处不妥?”高暥问。
“何处不妥五殿下不知道吗,当然是身份,我是你父皇的妃嫔,大晚上的和你单独相处算怎么回事?”
高暥当然知道这样不太妥当,可他找不到其他的机会和戚宁见面,平日里她基本不出明月阁,他想见她都见不到。
好不容易有机会了,高暥当然不会轻易让她走。
“只是说几句话而已,可以让你的宫女像上次那样,在远处看着。”
戚宁笑了笑:“我不明白,五殿下有什么重要的话非得和我现在说,如果真的重要,就当着我的宫女一起说吧。”
高暥沉默了一瞬。
他原本不想这样的,可戚宁非得让他这样。
高暥缓缓道:“你确定让我当着你宫女的面说?十年前扬州……”
果然,他一提到“十年前扬州”这几个字,剩下的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就被戚宁叫停了。
“停。”
居然来这招。
戚宁当然不可能让高暥把那些事说给寄梅听。
目前看来寄梅是挺忠心的,但她们毕竟是半路主仆,万一寄梅蓄意或者无意把那些事情透露出去都不太好,小心驶得万年船。
戚宁微微瞪了高暥一眼,立即转头对寄梅说:“你去前面等我。”
“娘娘,这、这不太好吧?”寄梅迟疑地说。
“去吧。”戚宁又说了一遍。
寄梅犹豫片刻,这才一步三回头地往前走,走到前面,她睁大眼睛远远地看着他们。
寄梅当着戚宁和高暥单独见面会被人看见,还时不时左右张望,自然而然地望着风。
“她走远了。”戚宁说。
“早这样多好。”高暥朝着戚宁走近几步。
戚宁没什么好脸色地说:“五殿下到底想说什么,你刚才说的什么‘十年前’、什么‘扬州’又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