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父皇放心,儿臣没给你下药!
朱慈烺早就想好了该怎么回答,赶忙笑着说:
“母后有所不知,这是那些商人们想出来的办法,他们在荔枝成熟的时候把荔枝采摘下来,然后再放进冰窖里冷冻起来。”
“之后等到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吃。”
“儿臣恰好知道了这事儿,就买些来孝敬父皇和母后。”
说着,朱慈烺就让太监拿了一盘荔枝出来放在桌子上。
周皇后也不懂荔枝能不能冷冻,她只知道自己的儿子终于长大了!
知道孝敬她这个母后了!
随后,周皇后拿起一颗荔枝剥开尝了尝,顿时只觉得异常香甜,几乎和刚新鲜的荔枝没什么区别。
紧接着,周皇后颇为感慨地说道:
“自从你父皇当了皇帝后,就免去了很多地方的进供,其中就包括荔枝,我们已经有十多年没吃过荔枝了。”
“以前你皇伯父在位的时候,倒是每年都会吃到。”
听到周皇后提到自己的哥哥,崇祯心里也泛起了一丝波澜。
他对自己的父亲可能没什么感情,但对这位哥哥的感情却是真心实意的。
想当年他还小,总是缠着哥哥玩。
有一次他拉着哥哥的衣袖好奇地问他:
“哥哥,皇帝这个官好大啊,我可不可以做?”
若是别的皇家兄弟说出这样的话,绝对会被看作窥视皇权,就算不处罚,也绝对要斥责一番。
可当时他的哥哥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回答:
“等皇兄当一段时间皇帝,就让你当。”
可谁又能想到呢,这话居然一语成谶,他的哥哥后来落水死了,他真的当上了皇帝。
想到这里,崇祯叹了口气,也拿起一颗荔枝剥开吃了。
不得不说,这荔枝确实很甜,比当年皇兄给他的那些荔枝还要更甜。
皇兄,我把大明搞成了这个样子,你会怪我吗?
崇祯在心中喃喃自语道,情绪颇为复杂。
就在这时,朱慈烺又看向周皇后道:
“母后,这荔枝不宜久放,也不宜多吃,你这边留下一些,剩下的分给后宫的妃子和儿臣的其他兄弟姐妹吧!”
“要是吃完了还想要,儿臣再给你送来!”
崇祯听到这话,又皱了皱眉。
“这荔枝应该很贵吧?有这钱还不如用在军费上。”
“大明现在到处都在打仗,还是要节约一些!”
节约?
像你一样为了节约裁撤驿站,然后逼出一个李自成吗?
朱慈烺一时间只觉得心中好笑,但随即又满不在乎地说:
“一点水果值几个钱?没什么节不节约的,要是缺钱,大不了再抄几个贪官的家就有了。”
...........
崇祯听了这话,一瞬间居然有一些无语。
而且他莫名的觉得这句话居然真的有点道理。
毕竟满朝的文武百官,谁家没有银子?
大概也就只有他这个皇帝手里没银子了.......
就在这时,周皇后又看到了另一个箱子,随即好奇地问道:
“这里面装的又是什么东西?”
朱慈烺神秘地笑了笑说:
“比起荔枝来,儿臣觉得这里面的东西,母后一定会更喜欢。”
说完这话,朱慈烺亲自打开箱子,拿出一面小巧精致的镜子递给了周皇后。
周皇后伸手接过一看,瞬间就被惊艳到了。
她以前用的都是铜镜,虽然打磨得挺光滑,但跟这面镜子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因为这面镜子实在是太清晰了,就连脸上的汗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朱慈烺又拿出了一只玻璃杯递给了崇祯,崇祯同样被惊得目瞪口呆。
在崇祯看来,这玩意儿应该是水晶杯或者琉璃杯,以前外邦也有进贡这类东西的,但是远远没有他手里的这个杯子透亮。
接着崇祯又瞄了一眼箱子,发现里面满满当当的,居然都是水晶杯和镜子。
“这些东西.....很贵吧?”
崇祯有些心疼的问道。
吃东西花钱他也就不说什么了,可用的东西这么花钱他真有点接受不了。
周皇后听到这话,也是反应了过来,同样看向了朱慈烺。
她虽然很喜欢这些东西,但如果这些东西很贵的话,她也是不会接受的。
看着崇祯和周皇后颇为担忧的样子,朱慈烺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
“父皇母后,你们觉得你们手里的东西值多少钱?”
崇祯看了看手中造型精美、异常透亮的水晶杯,有些犹豫的说道:
“1000两银子?”
在崇祯看来,他手中的水晶杯完全值这个价钱。
朱慈烺又看向了周皇后。
周皇后抚摸了一下手中的镜子,试探性的问道:
“这镜子,少说也得300两银子吧?母后还从未见过如此透亮的镜子。”
听到这个估价,朱慈烺咧嘴一下,随后竖起了一根手指。
“不瞒父皇母后,这两样东西加起来,也就这个数!”
(ps:我查了一些资料,玻璃确实古代就有,那个时候称之为琉璃,但不是真正透明的玻璃,真正透明的玻璃是在16世纪,也就是明末这个时候欧洲那边才制造出来的,之后在康熙时期传入了中国,所以主角应该还是可以用这个东西装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