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崇祯:让朕背黑锅就算了,还把朕当猴耍!
想到这里,李邦华突然笑了。
接着又道:
“太子殿下请放心,臣今年都六十七了,臣这一生已经别无他求了,臣只想为我大明打造一支真正的可战之师!”
“只要能让臣完成这个夙愿,其他的任何一切事情,臣都不在乎!”
话说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
“连日赶路你也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除此之外,你若需要什么,都可以和本宫打招呼,无论是钱财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本宫都不会吝啬。”
“京营需要的火枪、火炮之类的火器也不用担心,父皇已经成立了大明火器研究院,专门研发新的火器和火炮。”
“这些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成果了,你要是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东宫看看。”
“相信本宫,本宫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邦华听了这话,心中又是一惊。
他没想到皇帝这一病,居然变得如此开明。
又是杀勋贵、又是杀文官,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研制火器的火器研究院!
这还真是让他刮目相看啊!
又简单的嘱咐了几句之后,朱慈烺便让李邦华下去休息了。
去的地方是朱慈烺早就准备好的一座宅邸,下人和家仆什么的也早就准备好了。
除此之外,朱慈烺还允许李邦华将家人一起带到京城来。
没有官职的赐予官职,有官职的升官。
总而言之,对于这些忠臣良将,朱慈烺是不吝赏赐的!
做完这一切之后,已经是早上九点多了。
正当朱慈烺考虑接下来该干什么的时候,小太监来报,说是骆养性来了。
不多时,骆养性就来到了朱慈烺面前。
“太子殿下,臣奉命对张四知等人的家产进行查抄,这是财产清单,请太子殿下过目!”
骆养性说着将一份抄家清单举了起来。
马宝见状,连忙接过清单,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随手接过,粗略地翻阅了一下,表情并未有太大变化。
清单上的财产虽然不少,但与他之前抄没的勋贵家产相比,还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然而就在这时,他注意到骆养性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朱慈烺合上清单,目光锐利地看向骆养性: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骆养性心中一凛,随即拱手道:
“臣在查抄过程中,意外从张四知的一个下人口中得知,张四知在老家还有三十三万亩土地。”
“臣随后对其他官员的家人也进行了审问,得知他们在家乡也拥有大量的土地。”
“这些土地全部加起来,足足有八十七万亩,臣不知该如何处置,特来请示太子殿下。”
八十七万亩土地?
朱慈烺闻言,不禁有些惊愕。
要知道,之前抄没的勋贵土地,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万亩而已。
而现在,只是数十个文官,居然有八十七万亩土地!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土地都是不用交税的!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丈量天下田亩,总数为8.576亿亩,每年的田税是2950万石!
就这还不包括赏赐给藩王、功臣的土地,若是加上这些,明朝当时的田亩绝对超过了9亿亩!
而且明太祖实录记载:食禄之家与庶民贵贱有等,趋事执役以奉上者,庶民之事也,若贤人君子,既贵其家,而复役其身,则君子野人无所分别,非劝士待贤之道,自今百司见任官员之家有田土者,输租税外,悉免其徭役。
简单点说:就是你们这些勋贵和官员士绅可以免除徭役,但税还是要交的!
在朱元璋时期,这些人没敢折腾,自然是乖乖交税。
可到了永乐后期,这项规定就慢慢执行不下去了。
因为文官和士绅集团已经慢慢发育起来了,他们开始勾结当地的县令、胥吏等基层官员,通过谎报田亩以及其他一些措施不交税。
朱元璋时期,当时的田税差不多是30税1,也就是一亩田地只收5斤粮食作为田税!
但运粮途中会损耗、粮食成色不好也需要打折,再加上克扣什么的,所以总体下来应该是30税3。
也
就是一亩地差不多交15斤的粮食作为田税。
明朝中期增加了一些,是20税1,差不多一亩田地收7斤粮食作为田税。
但综合下来,其实要收20税3,也就是一亩地要交21斤粮食作为田税。
到了崇祯时期,为了支援辽东,崇祯加派了三饷,把田税提高到了5税1,一亩田地收30斤粮食作为田税!
综合下来,一亩地要收5税2甚至是5税3,也就是80斤左右。
整整比朱元璋时期的田税增加了五六倍!
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崇祯时期的田税怎么着也该是朱元璋时期的五六倍吧?
差不多是1.6亿石粮食!
就算战争、小冰河等灾难导致北方粮食减产,但南方一直安稳,所以一半总还是有的吧?
也就是8000万石左右!
可事实上呢?
即便崇祯把田税提高到了5税1,一年的税收也就2000多万石粮食!
至于那消失的6000万石,则全部流进了藩王、勋贵、文官集团,以及士绅集团的口袋!
要是按照眼下的粮食价钱二两银子一石粮食来算,这些人每年最少应该向朝廷缴纳1亿2000万白银!
看起来让人震惊对吧?
但这就是事实......
而这些藩王、勋贵、文官集团,以及士绅却从未向朝廷缴纳过一分一毫!
想到这里,朱慈烺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他虽然早就知道明末土地兼并的严重性,但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严重到这种地步。
而且这已经不是严不严重的问题了,而是国家即将崩溃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