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明军事改革【求全定】
“这两年,你们俩在这个家中尽心尽力,可谓是有功劳,也有苦劳。”
李义、李善两人听到这话,顿时就是不舒服。
这话到底是老大讽刺自己的呢,还是真心实意的?
“大哥,你可别这么说,给自己家出力,那不是应该的吗?!”李善故作大方的说道。
李忠见状,丝毫没有生气。
“是是是,给自家都是应该的。”
“不过,你们两人都是一身大本领的,可惜没有什么进军户的路子,在这里干一个辅兵,实在是委屈。”
“大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李善脸色一垮。
“老大,你该不会是想要都司府革除我俩的辅兵身份吧?”李义面露不忿。
李忠闻言,却是摇摇手。
“你俩这都是想到哪里去了啊。”
“我怎么会向都司府革除你俩的身份呢?那样的话,岂不是就要天天被税赋徭役催着走了啊。”
如今虽然大明兴起,可是平头百姓的日子还没有好过起来。
普通百姓一年两次的税赋,还有好几十天的徭役,要不就是其它的杂役。
这种情况,还是近些年来洪武皇帝‘休养生息’的结果。
跟大明军户的日子一比,老百姓可是辛苦多了。
“那你说啥意思?”李义皱着眉头问道。
“哈哈,当然是好事情。”
老大李忠随后就把今日事情给说了出来。
“你们还不知道吧。”
“英王的北平行都司已经下了军令,要在北平设立十二卫,募集河南、淮南江北的兵卒,朝廷给予官身俸禄,其他军备尽数朝廷拨付。”
“将来的军功勋爵,一概与军户同样。”
听到这话,李义和李善二人都是又惊又喜。
惊得是,如此好的事情,怎么还会募兵呢,不是早就应该人挤人,都要挤爆了嘛?
喜得是,因为有了这个路子,自己的一身武艺可以有了出路了啊。
“兄长,那这十二卫募兵,都要在那里屯驻?”李义问道。
“呵呵,全都是在北平,将来有战事的话,再随军令迁移。”李忠说道。
李义、李善闻言,又是面露喜色。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后,又是继续问道。
“太好了,北平可是好地方,如果是那里的职田,那可就是赚大发了啊。”李义摩拳擦掌的说道。
“是啊,北平可是蒙古鞑子原来的都城,好地方啊!周边的职田,想一想就是美得很啊。”李善也是说道。
“咳咳,你俩可能有些想差了。”李忠有些尴尬的清清嗓子道。
“差了?”
“哪里想差了?”
李义、李善都是一愣。
“这北平的十二卫募兵,都是给俸禄和官职,至于职田,则是没有的。”李忠说道。
“没有职田?”
“怎么可能没有职田?”
李义、李善都是不肯相信。
“唉,你俩也不想一想,这各地的良田,早就被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一些荒地也需要时间去开垦。”
“再说了,北平周边是何等好地方,怎么可能还有空闲田地去分职田。”
“这十二卫兵,都是给予俸禄丰厚,其实也是不比职田差的。”
李忠的话让他俩终于是好受了一些。
“兄长,那这北平的十二卫募兵,俸禄是多少?”李义问道。
“三十元!”李忠伸出三个手指道。
不过,这话却是让他的两个弟弟一脸的懵逼。
“什么?三十元?”
“什么圆的方的?”
李义、李善都是疑惑满满。
“三十银元,也就是三十个银钱。”
李忠说罢。
就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
哗啦!
一声轻响,他把钱袋全都是倒了出来。
只见一堆白花花、圆滚滚的银元滚了出来。
“看到了吗,这就是银元。”
李忠举起一个银元说道。
“大明在倭岛发现了银山,将来这天下的钱币,就要慢慢都换成这银钱的。”
“哦,也就是叫做银元。”
“一个就是一元,北平的募兵就是一个月三十个银元,足足当得数万钱呢。”
“要是算起来,可比百亩薄田强得多呢。”
“而且,还不用操心职田的收种,每月雷打不动都有三十个银钱,岂不是美得很。”
“职田有什么好,不仅要管种管收,还要防着虫咬鼠啃,还要防着家中蟊贼自盗。
。
”
李忠说道这里,忽然觉得有些秃噜了,连忙闭上了嘴巴。
“这就是银元啊!”
“果然,这银钱拿在手里,就是比铜钱舒坦!”
李义、李善纷纷抓起一把银元。
他俩在城中的赌档中,曾经听人说起过应天府已经发行银钱的事情。
没有想到,这才过了没有多久,竟然就抓在手里。
“哈哈哈,你俩喜欢就好,今日赶紧回去收拾一下吧,过两天就可以随同都司府的人一起去北平吧。”李忠笑呵呵的说道。
“啥?去北平?”
“俺可还没有答应呢!”
李义、李善二人虽然喜爱这白花花的银钱,可还没有答应呢。
毕竟,这件事情是不是靠谱,他俩还觉得应该再看一看。
“嘿嘿,这事情就不用你们答应了。”李忠一脸‘憨厚’的笑着说道。
“如今老爹已经不在,所谓长兄如父,这种好事情,要是错过了,可就没有了啊。”
“所以,今日在新蔡城中的军府,我已经替你们答应了下来。”
李义、李善二人都是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一时之间,他俩都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个问题。
“喏,你俩手中的这些银元,就是都司府提前发下来的安家费。”
“每个人都是二十个银钱,要是在徐州城中换成铜钱,差不多有将近一万钱。”
李忠说着,又从怀中掏出了两个纸封。
“还有,这是你俩的军籍文书。”
“你们各自拿好,有了这个东西,等到了北平,可以直接录入十二卫,不用再考核本领和家世。”
李义、李善二人木愣愣拿过了两个纸封。
随后,又是各自把银钱揣到了怀中。
就这么昏头昏脑的被自己的长兄李忠给‘卖’了啊。
他俩听到已经在都司府登记造册了,也根本不敢贸然翻脸。
谁知道会不会惹来大麻烦呢?
两天后。
当李义、李善二人带着自己行装,随同其它徐州壮士们去往北平。
阴山山脉南临黄河,北入塞北。
高大的山脉,把南北两侧分成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阴山的北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荒漠。
而在阴山南面,除了草原之外,还有适宜耕种的土地。
后世所说的塞上江南,就是阴山以南的黄河两侧。
一座残破的城池矗立在黄河边,这就是当年西夏王朝都城兴中府。
“兴中府城,竟然已经如此残破了,若是再建起来,只怕没有半年是不可能的啊。”
徐达望着远处的残破城墙有些失望的说道。
自从西夏末年之后,蒙古部就是大举南侵。
到了后来灭亡西夏,直接更废弃了兴中府。
到忽必烈建立大元的时候。
蒙古人在此地设立了宁夏府,才开始慢慢修补城墙。
“大帅放心,咱们这一次抓了这么多鞑子俘虏,让他们当苦力筑城墙,最快三个月就能筑起一座城池。”一旁的副帅常遇春说道。
徐达回到西北之后,带领大明军队向草原发起了连续进攻,他率领三万明军兵分两路,从西安城发起进攻,扫荡阴山附近的汪古部之后,已经是抓获了数万俘虏,至于牛羊什么的,更是多达十万计。
但是,这些被抓的汪古部人只会放牧抢劫,若是让他们用来修筑城池,徐达还真是不放心质量。
“这些汪古部俘虏,不知道能不能胜任,若是耽误了修筑宁夏城防,只怕耽误大事啊。”
洪武四年春天后,朱元章从应天发来了命令。
大明要在宁夏修筑一座坚固城池,用来封堵草原鞑子的南下之路。
因为盘踞在草原蒙元太师王保保已经纠结了大量的蒙古兵马,随时准备爆发大战。
为了确保战事的顺利,朱元章命令朱瀚和徐达率领大军一起行动。
其中北上进攻的主力,依然是朱瀚率领的北平都司军和辽东军,而徐达率领的兵马只需要进驻在宁夏府一带固守配合即刻。
徐达接到的命令,就是在宁夏城的故地上重新修筑起来一座新城池,作为震慑阴山附近蒙古人的大本营。
“如果挖土筑城,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干不了的,那些汪古人就没有什么留着的必要了。”常遇春说道。
常遇春对于战俘,一向都是以狠辣着称。
这一次要不是徐达做主,常遇春早就把这些汪古部人给杀光了的。
“大帅,陛下的意思,就是要用这一座新的宁夏城,来震慑周围的蒙古各部,要是修筑城池的过程中,就能令各部心怀畏服,岂不是事半功倍。”常遇春忽然又说道。
“事半功倍?什么意思?”徐达有些没有明白他的话。
“我们这一次抓到的汪古部俘虏实在是太多了,若是都不给他们一点厉害,就把他们给放了,谁知会不会是放虎归山。”
常遇春一张口就暴露了自己狠辣。
他的打算,就是借着修筑宁夏城的机会,把这些俘虏消耗掉至少一半,尽可能多的减少汪古部人口。
这样一来,用俘虏鲜血筑起来的宁夏城,足以令周围的蒙古各部吓得乖乖听命。
反正常遇春早就已经明白了,对付这些汪古部人的手段是越强硬越好。
常遇春的一番话,倒是说道了徐达的心里了啊。
朝廷虽然重新设立了西凉府和宁夏府。
但是这两个地方都是蒙古人盘踞已久,汉人百姓占据的比例很少的。
徐达必须要用最短的时间树立起来威望,令周围各部不敢轻举妄动。
“好,那就把俘虏都带上来,让他们挖泥取土,最起码在雨水之前,先把宁夏新城的墙基修筑起来。”
徐达立刻点头同意。
被他俘虏的数万汪古部俘虏,如今就在大军的屁股后面跟随着。
这些汪古部人的马匹都已经被收缴了,根本不怕他们逃跑。
在草原上没有了马匹,就如同是没有了双腿。
就算是徒步逃到其它的部落中,这些人的命运也就是成为其它部族的奴隶。
草原上可不是讲究仁慈的地方。
所以,当徐达二人向这些汪古部俘虏表示,饶恕他们的性命,也不打算分配他们做奴隶,而是要直接留在此地修筑城墙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汪古部人都感激涕零起来。
这种情况,大大出乎徐达二人的预料。
他们早已经命令手下明军准备好了刀枪,一旦遇到敢反对的刺头,立刻都是当场诛杀。
“大帅,除了让我们在这里筑城,还有别的命令吗?”一名领头的汪古部俘虏壮起胆子向徐达问道。
徐达见状,缓缓的说道。
“修筑城池,就是现在的命令,其它的命令以后再说。”
几个领头的俘虏闻言,都是面露惊喜的神色。
“将军,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本将军的话自然作真。”徐达心中倒是充满了疑惑。
那几个领头的俘虏立刻惊喜的跪倒在地。
口中连连高呼着感恩戴德话语,不停的向徐达磕头致谢。
徐达是一脸的懵逼,转头看了一眼常遇春。
常遇春也是一脸的不解。
他们二人刚刚设想的,可是要这些俘虏当苦力往死里用,可能得消灭一半。
但是,这些汪古部俘虏们却都感恩戴德的模样,实在是令人费解。
常遇春立刻派人盘问了一番,而后才是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这些人原来害怕其他部落,甚过于害怕大明啊。”
“此话何意?”
“这些俘虏说,若是落到了其他部落的手中,他们就要彻彻底底的当奴隶了,不仅身家性命没有保证,而是妻子儿女也都是不再属于他们,都会被赏赐给其它的人的。”
“所以,这些汪古部俘虏并没有觉得被罚筑城苦力有什么意外,没有强迫他们的妻子儿女分开,也算是意外之喜。”
这些俘虏还能与妻子儿女继续呆在一起,有了女人、孩子的牵绊,这些俘虏就要是有想跑的念头,也得多出许多的麻烦。
有了这些俘虏修筑城墙,宁夏城很快就有了雏形。
徐达和常遇春以宁夏府为中心修筑了一个坚固的堡垒,周围方圆数百里的土地全都被明军掌控在了手中。
再加上朱瀚在应昌府取得了一场大胜,整个漠南草原的部落对于明军虽然心有不服,但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表示了归顺。
从宁夏城往北至阴山脚下的大片土地,被徐达下令开垦成了军团农田。
这些军屯农田播种的全都是朱瀚提供的最新高产作物种子。
徐达早已经估量过这些土地的肥力程度,只需要等到秋收之后,仅仅宁夏府一个地方的收成,就能够满足十万大明将士的口粮需要。
宁夏府的大明士兵们,再也不需要从耗费人力从中原转运粮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