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战斗
曹参作为刘邦指名的丞相继承人以及齐相这个刘邦庶长子刘肥与刘盈这个继承人之间重要的平衡人物,乱动起来比周昌还敏感。韩信背着罪名,实际指挥也没有机会。张良在战役战术指挥上只是个营长,虽然是特种营长,但是和灌婴也差不多。汉国主攻不主守,不需要游击大队长。
另一位正牌游击大队长彭越虽然没有被降罪,但是作为独立军阀,没有足够的资历来领导汉军直属。周勃就是纯纯刘盈心有疑虑不敢重任了,当然作为曹参之后的准继承人,也可以用同一个理由排除在外。至于夏侯婴丁复等人,情面到了,真论资历还是够不上一路主帅的。
而灌婴不过不失,说到底就是刘盈设计的军队后勤压力过于庞大,导致在道路选择上基本没有取巧的余地,知己但不知彼,面对敌人,打平也是无奈。
可是殴打日本土着,事实上就是真正的知己知彼了,钩做了回报之后,与元姬一致按照早先刘盈做出的安排下令继续追踪扫荡。刘盈的命令是优先以和平贸易为主,但是如果面临袭击则直接犁庭扫穴,以灭族为基础宣示武力。枪炮当然是各民族间通用的语言,只是没有个理由就用武力说话未免使人畏惧而难以合作。
探险队都是混编的精锐,追踪树林中的人迹算得上基操,当然也不需要多么精妙的追踪技术,虽然名为土着,但这些部族不同于西南蛮,而是这片土地上的实际主人。出击地点也是已经形成的控制区内主要道路而不是穿越山林对汉军进行打击。所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背负着锁子甲札甲双层
甲具的汉军也能沿现成道路挪移,之后行军近一个小时才见到农田的汉军总算对这个部落的实力有了一定把握。
虽然几枪便将乡村的守卫再次清理击走,但这也意味着这个部落的控制圈是超出农业区范围的。不同于游牧文明,纵观战国历史就可以看到,对于多个农业国家,其政权控制区交界处往往是有着大量乡村存在的,并以村落划界,无人区更多是交通不便的准缓冲地带。而大河下游地区一般来说已经是相当好的准农业区块了,早期农业文明发源于河流中游的山谷地带,是水源与水患的平衡,对于铁器文明而言,合适的温带气候带的河流下游是十分便利农业生产的。
汉军登陆地明显未经开发,可这支土着却又形成了相当的领土意识,这样强攻击性的部族长期以来却没有灭亡,明显至少是当地的强势文明。甚至可以估计出这条大河有可能都能作为该部族的界河,因为大河右岸的汉军并未遭受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