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萧疏隐翻身上马,勒缰掉转,率先出发了。
孟藻协同其他亲卫也立即夹住马腹跟上。
姜映梨跟沈隽意落在后头,他们并没有特别着急,因为沈桑榆是与他们一道儿的。
李玉珠有些放心不下沈桑榆,宁老太太干脆道:“不然你也一起算了。”
“可我从不曾去过柳城……”李玉珠有些忐忑。
“就是因为不曾去过才更要去啊!”宁老太太说道,“我看小榆那小姑娘心中也慌,有你陪着,她肯定更开心。去吧!顺便去柳城逛逛!”
李玉珠被说动,最后是跟着沈隽意他们同行去的柳城。
宁老太太独自留下看家。
他们并没有回柳城,而是直接去了郊外的山上。
当时来福和沈桑榆的爷爷是一起埋在了郊外山坡的,两人的坟地是挨着的。
平时沈桑榆偶尔也会来扫墓,但因为距离太远,平日里太忙,所以来的并不算多。
萧疏隐和孟藻先行到了山坡下的树林处,两人身边的亲卫已经离开了几人。
萧疏隐双手反在身后,望着郁郁葱葱的树林,面色平静。
孟藻则是牵着马,见到他们的马车过来,眼眸一亮。
沈隽意先行下了车,然后一一把她们都给扶下了马车。
姜映梨牵着沈桑榆走了过去,她看了眼萧疏隐,对孟藻道:
“就是这里了。上去吧!”
孟藻顿了顿,“稍微等等。”
“怎么了?”姜映梨不解。
孟藻低声道:“侯爷打发人去买香烛等物了,可能还需要点时间。”
其实也是因为萧疏隐本身也需要时间来做心理准备。
姜映梨微微一怔,很快就反应过来,她点了点头,就带着沈桑榆往一旁不远的河边走去。
李玉珠跟上来,轻轻地好奇问道:“我们先不上去吗?”
“嗯。总不能空着手去,我们去摘些果子和野花。”姜映梨说道。
他们出发得太快,一时间还真有没太多准备。
李玉珠恍然,忙道:“我带了篮子里有馒头,等会儿给人供上。”
“好。”
河边不但有随风飘荡的歪脖子柳树,还有不少不知名的烂漫野花,在阳光下肆意绽放着,摇曳着身姿。
沈桑榆很是主动地去摘花,然后又在姜映梨的教导下,编织了两只漂亮的花环。
河边的小柿子树上,挂着沉甸甸的果实,红艳艳的,甚是惹眼。
姜映梨搬了块石头,踮起脚尖,想去摘果子,奈何这树枝还真有些高,努力个半天都没摘下来。
沈隽意走了过来,滚烫的大掌握住她纤细的腰,“我来吧!”
姜映梨摸了摸鼻尖,“那你记得摘熟的。多摘点儿,晚点我们还能带点回去。”
李玉珠也感慨道:“这柿子很是好看,味道应该不错,也就是长在这无人的地方,才能留着,要是咱们村儿,肯定都要被摘光了。”
“你们等等,我去拿篮子来!”
说着,她就回了车里,将小篮子提了过来。
然后萧疏隐就看到,远远的河边,姜映梨正带着一家人在摘红灿灿的柿子。
沈隽意身高腿长,正攀着树枝,在姜映梨的指导下,一个一个的摘柿子,再由矮个子的沈桑榆接着,放在李玉珠提着的篮子里。
四个人分工合作,很是和谐。
萧疏隐:“……”
孟藻也倍感无语。
自家侯爷来扫墓,心情不好,他们几个倒是好,居然当是春游了。
偏生,是他们要等的,一时还真不能说几人的不好。
好在这样的闹剧,也没持续太久,没过一会儿,就看到几人提留着东西过来了。
姜映梨带着沈桑榆走了过来,停在萧疏隐身边。
她低头示意沈桑榆。
沈桑榆顿了顿,走了上来,将手里捧着的花环递了过来。
“给你。”
“不需要。”萧疏隐蹙眉,冷声拒绝。
沈桑榆一噎,余下的话就不知该如何说出口了。
姜映梨替她解释道:“侯爷,这不是给你的。是让你给来福的!”
沈桑榆也慢慢道:“来福最喜欢花了,他从前说,要是以后我们以后有了钱,就买个大院子,跟爷爷一起住。”
“然后在墙角种一棵李子树,再栽些花种,我们就可以春日赏花,夏日吃果子,秋日扫落叶……”
说到这,沈桑榆有些丧气,她垂下头道,“但是,我们没有机会实现这个愿望了。所以,你要是去看来福的话,带着花环,他肯定是会开心的。”
闻言,萧疏隐怔愣。
他想起自家母亲,以前最喜欢的就是栽种各种花种,就是如今病重,房中依旧养着魏紫姚黄。
一时间,他心情颇为复杂,抬手接过了沈桑榆这略显粗糙的花环,莹润修长的指尖在娇嫩的花朵上掠过。
“……多谢。”
顿了顿,他慢慢道:“以后,多给我讲讲,关于他的事情。”
沈桑榆怔忪,抬头看向萧疏隐。
从第一眼看到这个男人开始,她就觉得有些害怕,因为他的气势太具有压迫感了,就很容易让人感到冒犯。
但自从知道他是来福的哥哥,见到他这张俊美贵气的脸上浮现的哀愁,知晓他跟自己一样,怀念着来福……
那些陌生的恐惧,都逐渐随着云烟消散了。
她弯起眉眼,轻轻道:“好。”
说话间,就听到急促的马蹄声,是亲卫们回来了。
他们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祭祀的东西,面色肃穆地翻身下马。
孟藻提醒道:“侯爷……”
萧疏隐抬眼,看向姜映梨,“带路吧。”
姜映梨点了点头。
虽然以前是夜间来的,但对于路,沈隽意记得却很清楚,甚至连哪条路最是好走,都不曾忘记。
曾经的小山坟,如今已经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只有那立着的木碑还依旧清晰可见。
“就是这里了。”
萧疏隐垂眸望着这座小小的坟地,眉目冷清。
亲卫们已经麻利地开始将蟠都竖起来,又将买来的菜肴和酒一一摆在坟前,再燃起火烛。
因为东西很齐全,李玉珠带的馒头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姜映梨和沈桑榆就把摘的柿子放在一侧,然后就开始埋头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