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至天涯 作品

第1123章 熊洪联手


 战争一旦发动就不是想停就能停下的,尤其是牵扯到国运的战争更是如此了,起初漠南之战的打响,是为阻止虎墩兔憨率部西迁,打击建虏会盟嚣张气焰,使虎墩兔憨有决心与建虏持续征战。

 但是随着战局的深入,特别是一些突发状况的发生,最终演变成大明硬撼游牧、游猎两大族群的战争。

 战局既然这样演变,对大明皇帝朱由校而言,他必须要打赢这一战,此战大明一旦获取胜利,不仅会解决掉虎墩兔憨、黄台吉两部势力,更能使泛东北地区,漠南地区处在大明威慑之下,自此上述地区的秩序将逐步趋稳!

 关键是理藩院所谋盟旗制度,会伴随着战争的持续深入,在一场场战事下获取胜利,使得漠南地区将逐步推行该制。

 在朱由校看来,想要彻底解决来自草原的威胁,就必须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入手筹建起一个完善制度。

 原有时间线上,清朝在草原奉行的盟旗制度、持续减丁、推动教派等措施,朱由校觉得是极好的。

 而在这一基础上,大明将增扩草原贸易规模,以此来使草原与大明能更紧密的联系到一起。

 随着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以羊毛为核心的纺织产业,已经在北直隶、辽东拥有一定的规模与体量,既然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为什么不能叫草原各部畜养牛羊等牲畜呢?此事真要能促成的话,既不会侵占大明农耕田,又能使草原变得繁荣起来。

 这就跟在藩属朝鲜种植棉花是一个道理。

 以大明作为绝对核心,在周遭地区培育与发展起一个个原材料供应产地,继而通过陆贸与海贸,将这些原材料流向大明,继而依托超越该时代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力,来制造出各类商品货物,然后再通过陆贸与海贸对外售卖。

 这样一来的话,大明就抓住一条条命脉,关键是这些产业做起来,还能使大明治下子民谋取新的出路,而非单一的捆束在种地这一项产业上。

 在朱由校的眼里,单一靠茶叶、丝绸、瓷器等物,继而使大批金银流通进大明,这对大明并非是什么好事。

 毕竟财富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

 流通进来的金银多了,但与之锚定的东西却很少,这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通货膨胀,而当这一体量达到一定规模,这是对大明百害而无一利的。

 这也是朱由校为何要打仗的原因。

 因为想要实现上述种种,必须要先征服对应的区域,不然生活在这区域内的群体,是不会乖乖听话的。

 漠南之战是这样。

 南洋谋势是这样。

 今后大明会涉足更多的地方,有效依托大航海这一浪潮,来构建起以大明为核心的体系构架。

 雨一直在下。

 潢河一带。

 明军阵线。

 “漠南的仗不能再拖了。”

 中军帅帐。

 熊廷弼负手而立,盯着眼前高悬的舆图,眉头紧锁道:“这几个月,从御前派来的内参你也都看过了。”

 “尽管我朝已行战时机制,内阁这边对过去试行的新政,正不断地扩大施行范围,一些新政也取得了对应的成效。”

 “不过中枢的压力太大了。”

 “东南诸省闹腾成那样,东番乃至是南洋也要整肃风气,西北的局势很是微妙,漠南的仗要拖下去,中枢财政只怕是要崩掉的。”

 “是啊。”

 洪承畴面露感慨道:“通过战争是能转移部分矛盾,但是有些矛盾啊,不是仅靠战争就能转移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税改、盐改、摊丁入亩这些新政,想要在我朝北方诸省铺开,这必须要杀一批人才行。”

 “可是今下呢,能调动的军队都调动了,余下拱卫京畿的军队,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不能擅动的。”

 “毕竟北直隶的安稳,是今下必须要确保的,一旦北直隶也出现乱子,那紧接着辽东、山东、河南等地会跟着出乱子。”

 熊廷弼点点头道:“在改革这条路上,陛下说的没错,没有绝对的意志与信念,是无法将大明从倾斜的轨迹上拽回来的。”

 “现在我朝迫切需要的就是一场大胜!”

 “有了这场大胜,中枢面临的压力会缓解,地方的动荡会削减,别的不说,单单是西北那边,必须要安稳下来才行。”

 “如果西北到最后还是乱了,那咱们先前拼死拼活在漠南一带,在泛东北一带,所做的那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没错。”

 洪承畴赞同道。

 经历过战争考验的熊廷弼、洪承畴二人,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一点,西北一旦生乱的话,这对大明的损害太大了。

 西北太贫瘠了,根本就供养不了大规模军队打仗。

 一旦西北出现骚乱,中枢要派兵镇压的话,必须要从其他地方调派钱粮,单单是这沿途的损耗,都是极其惊人的。

 而要是战争周期长了,那损失就更难以估量了。

 而这些损耗,如果能用到治理黄河、运河、淮河等水系上,能用到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发展上,能用到卫所裁撤上等等,这对大明社稷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如今的态势,虎墩兔憨、黄台吉被我军逼迫着汇聚到潢河沿线。”熊廷弼沉默许久,才伸手指着眼前舆图,语气低沉道。

 “而围绕这一核心区域,在阿鲁科尔沁、乌蓝布通峰东西两翼,也聚集于不少的蒙鞑与建虏。”

 “以上述整体格局为根本,我军对此也进行了调整与布防,如何打好这一仗,就成为关键所在!!”

 “这一仗不好打啊。”

 洪承畴眉头微皱,讲出心中所想许久的话,“在过去的对峙与冲突下,被我朝军威震慑的草原部落,是有一些投效到我军麾下充当先驱。”

 “不过虎墩兔憨在漠南一带的影响力,黄台吉在科尔沁一带的影响力,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这也使得这一带云聚的部众很多,这场跨度如此大,集中且分散的战局,对于我军的考验是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