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至天涯 作品

第1081章 布局

 改革的本质即对利益进行再分配,将一批批固化的利益群体,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给清除掉,继而扶持起一批批愿遵循中枢意志的新兴群体,以推动和改变天下大势,在缓和阶级对立的同时,能够让各阶级下的诸阶层获取到获益。

 但也恰是这样,每有新政出现之际,必有一批群体想方设法的掣肘与阻挠,因为不这样做的话,他们的核心利益就受损了。

 因此改革必然伴随着流血。

 东南诸省治下多地出现奴变,这原本并不引人关注,毕竟就是些暴民叛乱罢了,在没有造成太大危害前,朝廷没有必要表现太关注。

 然而随着卢象升挂帅平叛,节制孝陵卫、皇明宗军、靖武军、金吾军、御林军、诸陵卫一并南下参与平叛,这立时就引爆了朝野。

 按常理来说,在如今这等态势下,即便是要大规模调动军队,不应该是增派到承德、辽东等地吗?

 毕竟军务院枢辅熊廷弼、辽东总督洪承畴所统大军,正在漠南治下与蒙鞑、建虏展开激烈交战,如果在这里的大军,最终要是没有战胜蒙鞑与建虏的话,那将会对社稷造成极大影响与震动啊。

 谁都没有想到天子反应会如此大。

 居然把兵调去东南了,关键是还赋予卢象升如此重权,一时间啊,关于卢象升,关于东南多地奴变的事,就被很多人私下热议者。

 而在这股风潮之下,却根本就没有人留意到,刚从东番归京没多久的魏忠贤,悄无声息的领着东缉事厂骨干就密赴东南而去了。

 这次魏忠贤他们没有直赴天津,而是从通州乘船走漕运,一路南下至济南府治下,而后转道急赴莱州府所辖青岛乘船,走海路直赴南直隶而去。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为了不引人注意。

 毕竟魏忠贤此前归京,在天津停靠的一艘艘大船,所带回的惊人财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与影响。

 这种影响,朱由校希望能持续下去。

 而魏忠贤这次南下是肩负有要职的,倘若提前叫人知晓魏忠贤离京,势必会转移走这部分注意,这恰是朱由校不愿看到的。

 今下的大明啊,处在一个极特殊的境遇下,如果大明能够平稳度过这次变革带来的震动,那不止能拔除掉很多毒瘤与积弊,还能积攒浑厚的国力与底蕴,继而使大明以全新姿态立于世间!

 “如今的大明正经历一次严峻挑战,即便朕不过多赘言,想必你们也都能联想一二,越是在此等境遇下,就越是要稳中求变,而非是被动的选择承受一切!”

 “漠南的战事仍在进行着,东南诸省也跟着不消停了,而在这前后,为了确保中枢及地方安稳,朕决意命内阁推动战时机制,却不想引起的风波不断。”

 “朕始终就想不明白一点,为何有些人的贪欲就这般强,多少算多?!”

 “鉴于今下这等态势,朕不希望西北边陲有任何变数,如果西北要敢有任何动荡,那大明国祚就真可能出问题了。”

 朱由校的话铿锵有力。

 站于御前的魏光绪、管绍宁、练国事等人,在听到天子所讲这些后,心中无不明白天子召他们至御前奏对所为何事了。

 作为被朱由校提拔倚重的一批大臣,魏光绪、管绍宁、练国事他们所在领域不同,但在各自的位置上,无不是取得对应的成效与功绩。

 别的不提。

 就说练国事。

 自领少府所辖应急清吏司以来,在过去的这些年凡是与赈灾有关事宜,皆是他与马士英一起负责,派驻到各地的赈灾、应急联合分司不计其数,使得逢赈必有贪,必有冤的格局,在他们之手得到了极大改善。

 特别是一些重大灾情,练国事必会亲临现场,除了组织救援以外,还会解决各种驳杂之事。

 也正是如此,像受灾频繁的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别看遭灾的百姓规模众多,可真正对朝廷有怨恨的却极少。

 在少府这一特殊衙署中,要说最累的或许论不出个结果,要说最能跑,差事最繁杂的非赈灾、应急两清吏司莫属。

 “自孙传庭就任三边总督以来,有不少人在从中使绊子,动心思,这些密奏你们都可以看看。”

 朱由校倚着软垫,伸手指向御案上所摆奏疏,看向魏光绪几人道:“对于这些人的想法,朕看的真切,无非是不想叫孙传庭在这个位置上待着,毕竟孙卿待着啊,必然会触碰到很多既得利益的。”

 “但他们越是这

样,朕就越是觉得自己做对了。”

 “西北在过去数载,经历的灾情可不少,为了能有效缓解矛盾,朕不止在赈灾上下功夫,还叫一批批西北百姓迁去辽东求活。”

 “但有些事不能总这样,毕竟西北也是我大明疆域的一部分,如果把西北的百姓全都迁移走了,那最后高兴的是谁?不还是那些异族吗?!”

 朱由校在讲这些的时候,魏光绪、管绍宁、练国事他们接过刘若愚所递奏疏,一个个表情严肃的翻阅起来。

 “陛下英明。”

 而当练国事听到这些时,手里拿着奏疏,抬手作揖道:“西北一带的形势,不能仅靠过去这些来平缓与解决,臣此前多次前去西北诸省,参与赈灾事宜。”

 “发现这些年来,西北多地的回、蒙等族群体,受到西域、雪域所传教派影响,甚至在这期间,还有篡改的诸多邪教,对于地方安稳造成极大影响。”

 “西北乃是我朝的屏障所在,如若西北不稳,则关中必乱,而一旦关中出现震荡,势必会危害到社稷安稳的。”

 朱由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练国事所讲的这些,也是朱由校为何要着改西北的原因之一,除了边陲兵镇的腐败与堕落以外,还有这里的民族与教派,但凡在这一带,没有频生的自然灾害,或许朱由校不会这般紧迫。

 毕竟没有灾害,那局势就还算可控。

 但偏偏在西北一带,近些年来的灾害频生,这就使得朱由校必须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