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编 作品

第134章 麻烦上门

 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很多,符合张旭想法的不多。 

 记忆中这一时期正是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转折期。 

 张旭虽然写了《牧马人》,对伤痕文学却没什么好感。 

 至于反思文学,更不是他的菜。 

 他自己虽然经历了上山下乡,但并不认为这件事就是错的。 

 不同的事件,有不认同的根源。 

 不可能按照后来者的视角分析前人的对错。 

 这样做只能是以偏概全。 

 所以,自然不会在《仁民文学》杂志上刊登这些小说。 

 想来想去,能让他发表的小说集中在改革文学上。 

 张旭对于文学作品的选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标准。 

 他深知,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因此,他更倾向于那些能够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变革和人们生活变化的作品。 

 改革文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文学流派。 

 它关注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迁,探讨个体在这一过程中的挣扎与成长,反映了时代的脉动和人民的心声。 

 张旭认为,这类作品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社会的进步。 

 《沉重的翅膀》能够获得矛盾文学奖,同样间接证明了社会对改革文学的需求。 

 在张旭的策划下,《仁民文学》杂志开始向那些专注于改革文学的作家约稿。 

 他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展现改革开放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不回避其中的矛盾和问题,以期达到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的效果。 

 “《仁民文学》的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你考虑过这样做的风险?” 

 身为长篇小说栏目的负责人,张旭可以直接向王盟汇报工作。 

 听张旭说要专注于刊登改革文学,王盟专门找张旭进行沟通。 

 张旭理解王盟的担忧,他知道作为文学杂志的负责人,王盟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杂志的影响力、读者的接受度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等。 

 但张旭也清楚,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其真实性和时代性,而改革文学正是当前社会变革的直接反映。 

 “王主编,我理解您的担忧。”张旭认真地说道,“但我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勇于反映时代的变化,捕捉社会的脉动。 

 改革文学关注的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它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读者的期待。” 

 王盟听了张旭的话,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你的观点有一定道理,改革文学确实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但我们也必须注意,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多元性,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种类型。” 

 “我同意您的看法。”张旭点头表示赞同,“《仁民文学》当然不会只刊登改革文学,我们仍然会保持作品的多样性。但我认为,作为当前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改革文学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王盟看着张旭坚定的眼神,知道他有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张旭的作品《沉重的翅膀》能够获得矛盾文学奖,说明他对于文学的理解和把握是有一定深度的。 

 “好吧,我会支持你的决定。”王盟最终说道,“但我希望我们在刊登作品时,还是要充分考虑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确保《仁民文学》的质量和声誉。” 

 “谢谢王主编的支持。”张旭说道。 

 得到王盟支持,张旭做起事来没了后顾之忧。 

 他开始积极地与那些专注于改革文学的作家联系,向他们约稿,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有几十年的记忆打底,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这些作家有很大的不同。 

 有些作者离的比较远,张旭与他们交流只能通过书信联系。 

 “张编辑不愧是矛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从这个角度一改,让我的小说一下有了更高的站位和更大的深度。” 

 一个写改革文学的作家在给张旭的回信里写道。 

 在张旭的鼓励和指导下,这位作家对小说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他深入挖掘了主人公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心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他的行为和决策。 

 通过这样的处理,小说不仅增加了思想的深度,也更加贴近了读者的实际感受。 

 张旭还建议作家在情节设置上增加一些冲突和转折,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一个好的故事,不仅要有深刻的主题,还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这样才能让

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思考更多的社会问题。” 

 在张旭的帮助下,这位作家的小说最终在《仁民文学》上发表,并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好评。 

 在刊登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仁民文学》出版后,一直关注此事的王盟,随时注意着报纸上的评论,生怕有不好的言论出来,引起文学界的批评。 

 随着《仁民文学》新一期杂志的出版,王盟和张旭都进入了紧张的等待期。 

 尽管改革文学符合时代潮流,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和接受度,往往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几天后,杂志的社会反响开始逐渐显现。 

 读者们的来信、评论家的评论、以及书店的反馈,都成为了王盟和张旭关注的焦点。 

 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大部分读者对新刊登的改革文学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以及普通人在这一过程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 

 评论家们也对这些作品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这些小说不仅在艺术上有所创新,而且在思想上也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他们认为,《仁民文学》杂志通过刊登这些改革文学作品,为文学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杂志的销量开始稳步上升,显示出市场对这些作品的认可。 

 王盟和张旭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尽管仍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总体上,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