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编 作品

第45章 雏鸟展翅

 张旭的话像是一颗重磅炸弹,在寝室里炸开了花。

 陈思旭和王卫国都被这个数字震惊了,久久不能言语。

 “九倍......,一万多。”陈思旭喃喃自语,似乎在咀嚼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

 王卫国则更是激动,他直接站了起来。

 “张旭,你这一本书,就比我们写的所有作品稿费都多。”

 张旭微笑着点点头,他知道这个数字对于王卫国和陈思旭来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年代,作家的收入并不高。

 尤其是那些坚守纯文学创作的作家。

 他们的生活往往十分清苦。

 而张旭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富裕生活的大门。

 “张旭,我有一篇15万字的中篇小说,能不能在日笨出版?”

 王卫国看着张旭,有些迫切说道。

 陈思旭虽然没有说话,但他的眼神同样充满了期待。

 张旭看了看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同时提高华国文学在国际上地位的机会。

 “当然可以,不过我们得好好计划一下。日笨市场虽然大,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功,我们需要有准备,有策略。”张旭认真的说道。

 “对,你说的对。我们是应该好好商量一下。”王卫国表示同意。

 陈思旭也点点头,表示愿意听从张旭的安排。

 接下来,张旭把日笨商业文学的特点、写作要领向两人一一讲解。

 虽然日笨的文化与华国同宗同源,在大量吸收华国的文化的同时,也向西方学习,引进了西方文学的写作方式,最终形成日笨文学。

 想要在日笨赚稿费,肯定不能上来就搞华国纯文学那一套。

 那样只能是自掘坟墓,嫌死的不够快。

 而是应该先了解日笨读者的阅读喜好,用商业话文学作品,在日笨形成一定的读者基础,提高对华国文学的耐受度和偏好。

 后世华国女作家邓晓华的作品,因其创作手法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方法,而深受日笨及欧美喜欢。

 被海外称为“中国最好的作家。”

 现实是国内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人听说过她。

 这就是文化根源不同造成的影响。

 王卫国和陈思旭既然能脱颖而出,参加文学讲习所培训班,天赋和文学写作能力是绝对不会差。

 差的只是对外界的认知。

 以及纯文学和商业文学的态度上。

 张旭把所有在日笨写商业化文学作品的细节,给两人掰开了揉碎了讲透以后,剩下就看两人的选择了。

 没再管陷入思考的两人,张旭拿着稿纸来到写作室。

 “老许,你要媳妇不要,只要你开金口,我待会给你送来。”

 ......

 《牧马人》电影剧本,随着张旭钢笔飞快的书写,慢慢呈现出来。

 针对电影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张旭在不改变其深刻主题和真挚的情感前提下,进行了适度修改。

 对那些“又红又专”的台词进行了删减。

 把许灵均和秀芝这对夫妻内心的情感,做了深入挖掘。

 使整个剧本,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了一定程度的政治色彩,摆脱这个年代公式化的描写,对情感表达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