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丝米面 作品

第234章 大刀砍向大明官

 “三考各部司衙门需持两本考成簿册,一本送科注销,一本送内阁查考。该科照册内前件逐一附薄候查,下月陆续完销。

 “四考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阁考,该部举之;若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内阁举之。

 “以天下民生为先,而已赋役完欠次之,责令朝堂内外上下文武百官、各司衙门,年初预事,岁有核算,季有考课,年有总算。

 “民生有缺则严惩,赋役有缺查明惩之。

 “如此,本朝吏治必将清明,而民生兴旺,则自富于民,民福则无需追缴赋役,百姓自之愿缴,则朝廷不至每岁拖欠积攒愈多。

 臣不才年少,狂言胡语,只思上报皇恩,抚黎庶,陛下圣明,自可明鉴。”

 说完之后。

 严绍庭便合手摸摸退回到老严头身边。

 他说的这四考,其实基本和张居正的考成法差不多。

 但却又比老张多了一条更为核心的根本性问题。

 即。

 国家政令,吏治整顿,一切都是为了黎庶百姓。

 但面对老道长这位皇帝,又不能直接说是完全为了黎庶百姓。还得要补上一句,黎庶百姓日子过好了,手里有钱有粮,自然就愿意缴纳赋税,那么朝廷和老道长这个皇帝口袋里的钱粮自然也就会多起来。

 这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事情。

 天知道老张当初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脱离了百姓的改革,能成功才怪。

 有了民生百业为先,考成法才算是真正完善的,也能从此有个跟脚。

 万寿宫大殿内。

 众人寂静无声。

 就连严讷、潘恩、杨博三人,也皱眉沉吟思量。

 朝廷要开整顿吏治的事情,如今看来大概是要成真了。

 三人现在思考的只是,一旦朝廷开始依照严绍庭所言的开始考课整顿吏治,那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仨人绞尽脑汁,想要从严绍庭的奏请之言中,找出哪怕是那么一条漏洞。

 可是直到现在。

 三人都沉默不语。

 因为严绍庭的奏请,根本就挑不出漏洞来。

 就算他们有心想要反驳,也没有根据。

 嘉靖则是想到了前不久。

 那一日。

 也是在这万寿宫中,只是并非这在大殿之上,而是在后殿。

 同样是严绍庭站在自己面前,但那一日却没有一袭红袍在场。

 只他和严绍庭君臣两人。

 那一日。

 严绍庭说民富国裕。

 百姓富裕,则国家强盛。

 但也是那一日,自己拒绝了严绍庭想要改革变法的心思。

 但是这一次……

 整顿吏治?

 有因为徐璠在密云弄出的惨案一事,整顿吏治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至于退回去的严绍庭,虽然清楚整顿吏治的事情,必然会推行下去。

 但他依旧是心存遗憾。

 因为还有另一桩更重要的事情,自己并没有提。

 宗室治理,又是否属于朝廷整顿吏治的范畴。

 要知道。

 在嘉靖二十八年,王世贞和张翰清查宗正籍的时候,朝廷供养的宗室就有一万多人。而到了十年之后的嘉靖三十八年,这个数字就已经翻倍上涨到了两万多人。

 朝廷为此,一年要支付宗室俸禄高达八百五十万石。

 而朝廷一年的田赋总收入是多少呢?

 两千两百八十五万石左右。

 朝廷每年光是为支付宗室俸禄,就要用掉朝廷一年田赋收入三分之一还要多。

 将尽天下之财,而不足以给之矣!

 朝野上下,官绅权贵们偷瞒的田亩赋税是另一回事。

 那是从来就没有计算进朝廷田赋收入里的。

 这笔账,如果清丈天下田亩,恐怕比之朝廷之处宗室俸禄的数目还要多。

 但宗室俸禄却是现在实实在在,每年都在耗费朝廷财政的。

 只是啊。

 不论是宗室俸禄,还是官绅权贵,现在都不能动。

 自己能喊出盐课宗室俸禄吗?

 又或者能喊出清丈天下土地,官绅一体纳粮吗?

 都不能。

 没有这个政治基础。

 所以这也是为何今日严绍庭自己会将考成法提出来的原因。

 除了是顺势而为,是当下可以做的事情。

 也是为了将来做准备。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贪多嚼不烂啊!

 那当下,大刀也只能是砍向大明官吏。

 就在严绍庭思考着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时候。

 高拱已经是立马跳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严绍庭严侍读所言,利国利民,整顿吏治,目的乃为天下苍生。严侍读今日于吏治考成之法,首重民生百姓,黎庶富裕,自当国家强盛。开成百官胥吏,该当以此而定考课之法。”

 “臣为内阁辅臣,食君之禄,当思为君分忧,富强国家。”

 “老臣奏请陛下,降旨允臣,督办朝廷整顿吏治之事!以明岁嘉靖四十一年为始,今岁终止预行此法,督令各部司衙门及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有司官府,厘定嘉靖四十一年之期,朝堂上下考成百官百衙之课,已定天下苍生!”

 严家不大可能会参与整顿吏治的事情。

 徐阶现在已经回家了。

 那这件事,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合该是自己来担着的了!

 …………

 ?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