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凡世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好的发现

 有了想法,贾琮就开始书写适合他们的功法来,首先是小队长,传的是内外兼修的功法,叫做八卦内养功。当然,贾琮也将原有的功法进行了一定修改,将传给迎春的,能够打基础的八字功的一些原理加了进来。

 这样就能利用一些灵气,从而比较快的形成内力,然后快速提升实力,不过想要达到多高的境界不太可能,最多就是能够练到大周天的境界。而传给普通亲兵的,就是纯粹的外功了,名字也简单,叫罗汉功,当然贾琮也将八字功的一些原理融入了进来,能够让他们尽快加强身体。

 不过想要修炼到多高的境界不太可能,毕竟八字功本身都只是打基础的功法,最多也就是能练出几百斤的力气罢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贾琮可没打算给他们布置聚灵阵,这样一来,他们想要快速提升实力,也就不可能了。

 毕竟贾琮手里的灵材太少了,可不想浪费在这里,特别是这附近还有修士,所以他们的进境,不会太快。很快将功法书写完毕,贾琮想了想,又给亲兵统领写了一本功法,这本就比较高级了,叫一气太极功,这是一本由武入道的功法。

 只是和贾赦他们修行的武当大道歌不同,这本功法只能修行到修道的门槛,也就是练出法力。是的,这本功法练的好,是可以练出法力的,然后就能转修武当大道歌了。至于以后贾赦传不传武当大道歌给他,贾琮也不打算管,毕竟都是些低级功法。

 将功法书写完毕,贾琮也就继续修行了,然而京城却再次因为贾琮的建议,热闹了起来。是的就是热闹了起来,原因也很简单,一大早贾赦就命人骑马,将昨天贾琮给他的分析结果,快马送去了京城。

 由于只是离城四十多里,所以送信的人,天刚亮的时候出发,寅时末就到了城里,然后将信和折子分别送去了北静王府以及军机处。送去北静王府的,由于北静王上朝,没有第一时间拿到手,但军机处的,北静王却第一时间就看到了。

 刚看的时候,北静王还觉得贾赦小题大做,刚刚得了个候补军机大臣,就开始给皇帝献殷勤了。然而看了之后,北静王立即就惊出了一身冷汗,上朝前,就通过司礼监,将奏折递到了皇帝的手里。

 北静王也因此在上朝之前,就见到了皇帝,要知道,这时已经快要上朝了,很少有臣子会在这个时间,被皇帝叫到面前问话。这时皇帝问道:“贾将军此言,是否为真?”

 北静王赶忙说道:“当是不假,贾将军报备,昨日确实去了训练亲兵的庄子。他那庄子,臣也去过,约么有五千多亩旱田,是初代荣国公当年安置亲兵时置办。”

 “距今最多七八十年光景,当时大多亲兵的家人,都住进了那个庄子,有两三千人吧。没想到不过区区七八十年,就已经有上万人口了,足足翻了近四倍的人口。”

 皇帝听后嘶的一声抽了口凉气,然后说道:“你是说他们人口翻了近四倍?那以此来算,岂不是说,本朝现在已有超过三万万人口了?怎会有如此之多的人口?朕听闻,前明末期人口不过八九千万而已,本朝初年估算,才八千万。”

 北静王听后说道:“皇上,恐怕正如你所说,本朝人口已超过三万万了。”

 皇帝想了想接着问道:“以你之见,贾将军所说之问题,他自己可有办法解决?”

 北静王想了想说道:“以臣之见,难!想要解决此事,只有大量购买田地方可。如果算上贾家其他庄子,贾家十年内最少要买十万亩田地,而五十年内,则需再买四五十万亩田地。三代以内,贾家已需田地不下百万亩,何况尚有十代、百代?且田地之上,又岂能无人?”

 “再则贾家之财也恐难以支撑如此大量的购买田地,且天下土地也非无限,贾家缺田,他家又岂能不缺田?如贾将军所言非虚,我水家缺田更甚,恐需贾家两倍乃至更多田地方可,而天下人所缺田地又该有多少?”

 历史上的治乱循环就是如此,王朝初期,经过战乱,人口锐减,而到百十年后,人口就会呈现大爆发式的增长。这时就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王朝初期分配的田地,交了税以后,已经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了。

 而再有下一代之后,田地就不能满足生活所需了,也就是这个时代,已经推广了红薯和土豆这样高产的作物,才能勉强保证不饿死人,如果遇到天灾,除了逃荒,也就别无选择了。

 当然,如果能做到粮食真正的平均,那还是会有大量剩余的,但那些大地主会将粮食平均分出来吗?就如贾家,虽然看着凶险,但还是有够吃几年的粮食存储的。

 再如北静王,当年赏给他们的田地,可比荣宁二府加在一起的还多,他们会缺粮?只是他们根本不可能将粮食都分下去,毕竟维持王府,那是需要大把银子的。

 皇帝听后眉头紧锁,贾赦还真的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这绝对是能够威胁到国家社稷的大事,还解决不了。想了一会,皇帝问道:“折子上的方法是否可行?”

 北静王说道:“回皇上,荒地终究有限,且多处偏僻之地,恐需人口大迁徙方可。然人口大迁徙劳民伤财,先皇迁徙人口虽是好意,但至今还是骂名,除非如折子上说的,能令万民自愿,方可解决问题。”

 “而开疆拓土,情况相似,且边疆往往更远,迁徙人口就更加困难了,只能做备选。至于硝石可做肥料之事,臣不知道,但愿意一试,只是硝石终究稀少,恐难解决根本问题。是以臣以为,贾将军之方略,只是权宜之计,皇上不若将此事晓喻百官,令献治国之策,为皇上分忧。”

 皇帝听后也很无奈,贾赦说的问题,虽然现在还不明显,但至多十几年,就会出现明显的问题。现在不解决,正好在他六十来岁的时候,问题就会凸显,好吗,先皇这个年龄的时候,已经开始享福,他倒好,这个年龄的时候要解决难题。

 只是现在皇帝也没有好方法啊,毕竟田地真的有限,只得如北静王所言晓喻百官了。很快到了卯时初,也就是五点多的样子,皇帝吃了点东西就带着北静王往太和殿而去。

 很快上朝,众臣上奏完成,都等着皇帝宣布下朝好去吃饭了,结果皇帝将贾赦的折子抛了出来。没办法,贾赦的折子,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除了让众臣一起想办法,皇帝还能有什么好主意?你总不能将出生的人杀一部分吧?

 而众臣听后,也是脸色各异,本来谁都没有往这方面想,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毕竟文臣嘛,整天只要管好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就好。

 比如劝皇上亲贤远佞啦,比如劝皇上广开言路啦,比如劝皇上勤政爱民啦,他们只是说说而已啊,今天怎么就碰到这么一个不开眼的家伙了?提了这么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而武将,只要没有战事,通常都是透明一般的存在,整天就是在那看文官骂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