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猪头肉 作品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人

 朱允熥稍微有些意外,还真的是瞌睡的时候有人送枕头啊。

 按照锦衣卫那边的说法,安南那边也有不少火器。此前安南和占城这对世仇互相攻伐的时候,军中就有不少火器。

 这一点朱允熥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他不认为只有中原王朝才有火器。蒙古大军纵横亚欧的时候,可不只是靠骑兵,也有不少火器的使用。

 对于黎元澄的能力,锦衣卫的判断也是擅长制造火器,有不少奇思妙想。只不过碍于安南的实力和技术,有些火器不成熟。

 这就是好事情了,安南的火器技术不成熟,到大明来和那些能工巧匠一起探讨,说不定可以将奇思妙想直接实现了。

 回去,黎元澄肯定是别想回安南了,只要他有用,大明就会热情的将他留下来。

 再说了,这黎元澄的父亲不是想要篡国么,黎元澄就留在大明作为质子,这也算是有先例的。

 严震直刚求见,朱允熥就召见了。对于这位工部尚书,朱允熥是非常欣赏和认可的。

 严震直直接开口说道,“殿下,朝廷若是在天津设卫筑城,当疏浚大运河。”

 朱允熥稍微有些纳闷了,“严尚书,你该知道陈瑄已经在奉命疏浚运河。不少役夫、工匠,也是你工部调的人。”

 严震直当然知道这件事情,所以来叫苦了,“殿下,就是因为疏浚大运河用人太多,加上朝廷在兴修水利,工匠现在有些不足。”

 朱允熥好整以暇的看着严震直,问道,“别卖关子了,说说你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思?”

 严震直直接回答说道,“殿下,应天府城墙、皇宫也修建完成了,这些工匠是不是该调去他用?”

 在三十年前,老朱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然后改称应天府。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在不断的修筑城墙等等。

 也是在那时,老朱命刘基等人卜地定作新宫,精通堪舆术的刘基最终选定这块地当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

 征发军民工匠二十多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初称吴王新宫,后又称皇城。

 前几年才基本完工,整个过程历时二十六年。但是这单纯的是指皇宫部分,应天府的城墙等等还是在不断的铸造,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朱允熥仔细想了想,说道,“应天府到底不同,不过现在主城基本建好。留下极少役夫,其余你看着安排。”

 严震直还是有些为难,不过还是说道,“殿下,这样只怕还是缺些役夫。若是再给臣五万人,想来应该是够了。”

 “五万人?”朱允熥吓了一大跳,“这该服徭役的都在服役,天下罪囚也都被押解着筑城、挖渠。五万人,我在哪给你去找五万人?”

 别看朝廷现在可以轻松的调动十万大军,但是这些基本上都是职业军人,是各地的军户,调动起来自然不难。

 但是现在想要征召五万服徭役的就是另一个概念了,毕竟这些人不能完全的脱产。真要是征召了,至少五万个家庭要缺少主要劳动力,这可不行。

 严震直也是为难,不过还是在坚持,“殿下,实在是太缺人手了。臣也不敢征调役夫,只是如今事情实在太多。”

 对于严震直在这里叫苦,朱允熥也完全可以理解,主要是现在的一些大工程比较多。所以就算是再多的人手,在这个时候也不会嫌多,这些也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可是现在让他征调五万人,朱允熥也实在是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了,这个缺口有点大。

 本来默不作声的道衍忽然开口说道,“殿下,皇重孙殿下出生在即,陛下定然欣喜万分。”

 朱文垚这还是八字没一撇的事情呢,这要等到年底才出生,估计生日也就是和朱允熥前后脚的事情。现在就谈这小子,有点早了。

 但是朱允熥猛然反应过来,盯着道衍说道,“你想让我不忠不孝?”

 道衍也不慌,连忙解释说道,“殿下,臣不敢。”

 朱允熥也为难起难了,现在在应天府筑城的工匠本来就不算是最多的时期,高峰期有二十万人,现在也就是不足五万人。

 但是有一个地方还有的役夫、工匠加起来超过了五万人,就在紫金山呢。那里还在不断的建设,也就是皇帝的孝陵了。

 朱允熥抓了抓脸,实在有些为难,“我去问问吧,只是这件事情我也不敢作保。最多、最多我只能要三万人,多的也实在是没法子了。”

 严震直立刻欣喜的说道,“殿下,三万人也行。若是三万人,臣基本能安排好。”

 这一下就让朱允熥忍不住打量着严震直了,这是典型的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了。五万人,严震直也知道五万人不现实,心理底线说不定就是一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