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 作业写了吗
吕不韦正认真听讲呢,冷不丁被点名,还愣了一下。
庄襄王一朝的官场氛围,和始皇帝一朝明显是不太一样的,这种事情像始皇帝手底下的臣子就很习惯了。
他们经常讨论一件事时,陛下全程都不发话,就表情莫测地听着。听到中途,冷不丁开口点谁出来,或是指出某一个问题,或是让那人深入探讨。
太子殿下便是和父亲待久了,才染上了这种突然点人的坏习惯。
吕不韦绞尽脑汁地思索了一会儿:
“或许,可以在秦半两的边缘处印一些花纹样式。这样庶民将边裁剪下来之后,一看便知是修剪过的。”
吕不韦的回答被同步到了直播间课堂。
扶苏听罢不置可否,又点了一个人:
“腹黄亨,你觉得如何?”
腹黄亨是钻研机关术一脉的墨家钜子,在惠文王时期携弟子入秦。
他坚持墨家“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律法主张,哪怕自己的儿子犯下杀人罪,也谢绝了惠文王赦免其子的施恩,坚持依法治罪。
墨家入秦之后,秦国的很多工艺都得到了提升。像是铸币方面的事情,墨家弟子也能说上两句操作方法。
腹黄亨便道:
“吕相的想法是可行的,然稍显繁琐了一些。铸币量大,光是模具就要铸造不少,太过繁复的花纹会降低模具制造的效率。”
扶苏尚算满意:
【那你以为,应当如何改进?】
腹黄亨迟疑了一下,提议:
“只要将边缘一圈的铜铸得厚一些就好了,出现一个包边的样式。”
这样制作起来增加的工作量不多,却人为地塑造了一个边缘。其他人无法将边剪掉,不然一看就知道这个铜币被动过手脚。
扶苏颔首:
【除却剪边之外,民间高手们还有别的办法。他们修改了铜币的薄厚,自己制作了更薄的模具,将原本较厚的铜钱融化后倒入模具中,制出了一堆重量可能只有原本旧币一半的新币。】
【冯去疾,这一点又要如何规避呢?】
冯去疾:……
冯去疾很快反应过来:
“若铜币够厚且工艺足够精细的话,可在铜币侧面留下简单的纹路,不需太复杂,只是一个小圆圈即可。这样厚度不够时,圆圈就铸造不出来,令人一看便知是削薄过的钱币。”
其实冯去疾想说的是,剪边和削薄都是很容易被发现的事情。庶民拿上手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实在不行还可以掂量了一下。
但太子既然提出了这种情况,就证明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经过加工的铜钱必然大肆泛滥过。
想来应是朝局混乱之时,地方贵族或官吏私自铸币。庶民哪怕明知道币有问题,却求助无门,只能吃下哑巴亏。
一般能大规模铸币的,也不会是平民。
官府如今强制规定了边缘和花纹,也仅仅只能稍微克制一下那些胆大包天的家伙。让他们至少在造钱的时候必须把该加的东西加上,而不是
为所欲为。
就比方侧面加圆圈这个,你铸新币总不能连样式都改了吧?
稍微铸小一点还能推脱说是模具出了问题,不是故意改小的。可是侧面的圆圈都没了,那不是明摆着故意造假么!
听课的众人渐渐回过味来了。
太子扶苏讲这些东西,不是当真让他们改进铜币,减少上头能让人钻的漏洞。而是告诉他们,没了国家监管之后的市场能有多乱。
各国畏惧并打压商道,一方面是担忧别国借经济战针对本国,另一方面也是商人总会引发社会乱象,不如农民安分守己。
扶苏以铸币为引,循循善诱,叫众人接受他的观点。
【这还只是铸币,想来会下放铸币权的国家还不算多,毕竟谁知道钱币的重要性。但我们现在将币更替成另一种东西,再来看一看。】
【范雎,你来说说魏国盐价和秦国盐价的差别。】
范雎沉稳地回答:
“秦国盐价稍高一些,魏国盐价要低上些许。盖因秦国虽然已经掌控了巴蜀,蜀地有盐井可以自己采盐,但盐井采盐相对困难。反观魏国,境内有一城名为盐氏,藏有盐湖。”
盐氏,春秋时期称盐邑,后世的山西运城,拥有华夏境内最大的盐湖之一。
魏人采盐方便,自然盐价就低。
扶苏微微一笑:
【应侯确定如此吗?可曾去查探过庶民间购盐的盐价?】
范雎一愣。
范雎是从魏国入秦的不错,且他出身贫寒,按理来说应该知道民间的许多物价。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好多事情已经记得不那么分明。
听到扶苏的提问,范雎皱了皱眉,立刻遣人去找个了解情况的下属如今的魏国盐价。
因范雎是魏人的关系,这些年常有魏人投入他门下作门客,希冀这位相邦能看在同出一国的份上举荐自己。
所以没一会儿就有新来的门客前来。
门客回忆了一下,说道:
“各地盐价并不相同,若比较都城的盐价,自然是魏国的要低廉一些。但要是比较其他地区的,就不好说了。”
门客细细详解了一番。
原来魏国的盐氏被魏国大贵族把控,因为规模巨大,所以好几家一起开采,如今销盐的生意是他们在做。
除了在国都售卖时会稍微收敛一点外,去了别的城池,开价多少就端看庶民能接受多少了。
有的地方民富,就卖得高些。有的地方民穷,就卖得低些。
但无论是哪里的价格,其实都比秦国的盐价要高。
因为秦国的盐产量有限,只能紧着当生活必需品吃,没那个奢侈条件拿来当商品谋取利润。
何况商鞅搞的伐薪政策导致秦国庶民手头无余钱,盐价太高就真吃不起了,到时候男丁都要因为缺盐没有力气。
范雎之所以觉得秦国的盐价高,那是因为魏人在国都时定价低廉,秦人在国都时反而定价高。
秦国盐商针对性地坑国都等地的
贵族,
魏国盐商却不好公然在国都拿着成本低廉的盐卖高价,
只能去外头坑人。
不懂做生意的范雎麻了。
只是一个盐业,
就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扶苏意味深长:
【看到了吧,
如盐这般的必需品,不吃会死人、会没有力气的东西,他们都能拿来谋利。】
嬴政皱眉说了一句:
“是以重农抑商,不可随意放松。”
可他儿子给出了相反的答复:
【是以必须将卖盐的资格收归国有,官府定价,不可更改,也不许旁人插手。诸如盐这类物品,都要受朝廷管控,不能像寻常商品一样放任。】
卖可以,但不能随便提价。
涉及到法度,这就是李斯的主场了。
李斯迅速举一反三:
“可将盐分为不同档次,最低档次卖给庶民的盐,价格必须定死,不可更改。高一些的好盐可以提价,由商人拿去谋利。”
完全不给商人赚钱的机会,商人只会绞尽脑汁地钻漏洞。不如大大方方给他们开一条利润很高的路出来,这样他们就不会费劲去破坏规则了。
盐自然是有三六九等的。
尤其像井盐这种,杂质的过滤处理对于古人来说非常麻烦。所以经常能分出精细过滤的好盐和粗过滤的普通盐,前者当然是拿来高价卖给贵族了。
这样的情况在古代屡见不鲜,到了乱世更是夸张。比如南北朝时期,盐商干脆懒得过滤,直接把毒盐低价卖给庶民,还省一道工序呢。
扶苏认同了李斯的提议:
【官府规定民盐须得定价多少,且毒性须得低于多少。剩下要卖给贵族的那些,随便他们巧立什么名目去提升价格。说是更纯净也好,吃了延年益寿也罢,左右也不坑庶民的钱。】
扶苏暗示众人,其实盐完全可以都是一个纯净度。但卖给贵族的时候,嘴上吹嘘一番,仗着贵族不懂,随意提价。
实际上吃的都是一样的东西。
就好比后世药店买的维生素片,那种几块钱一瓶的和几十块一瓶的是一样的东西,只不过几十块的打着保健品旗号。
而且认真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几十块的维生素含量还不如几块的。只是加了点淀粉调了点味,价格就能疯涨数十倍。
不过这样的操作不好明说,只能暗示。
扶苏很快揭过这个话题:
【粮食也是一样的,基础粮价摆在那里不可以擅动。决不允许灾荒时粮商坐地起价,赚灾难钱。】
众人听得入神。
太子殿下又冷不丁开口了:
【商鞅,丰年粮价降低、灾年粮价上涨,光靠律法规定粮价很难操作,也会显得不近人情。除了这个限制手段之外,你可知道该用什么方式调控粮价?】
还没改名商鞅的公孙鞅顿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在喊自己,赶紧思索起来。
很快,他想起来了:
“李悝变法时曾经设置过平籴,丰年购粮储存,灾年放出来平抑粮价
。”
扶苏点了点头,他就知道这个问题问商鞅准没错。同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定然把这些变法的大才都研究过一遍,换了旁人可不一定知道这件事。
平籴就是后世粮储政策的前身,不仅可以通过储粮调控粮价,还能在继续赈灾时有足够的粮草拿出来救命。
但值得注意的是,丰年购粮不单单是为了储存,也是为了提高粮价。
用高价收粮,可以在粮价不会降得太低的同时,顺便减少市场上的粮食规模。规模小了,价格自然也能慢慢升回去。
而到了灾年,就是要通过低价卖粮来拉低粮价了。所以这一进一出,国库是要亏钱的,相当于花钱买物价的平稳,没钱的国家玩不起这一招。
市场调控就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这也是导致农耕文明不乐意放任商业发展的一大原因。
本来如果强行规定商人不能插手粮食买卖的话,就可以减少这方面的花销了。农耕国家税收有限,玩不起这么大手笔,自然只能一刀切。
不过扶苏主要提醒的还是另一点:
【平籴要防备贵族插手,庶民消息滞后,很多时候灾年得到消息前去购粮,粮食已经被贵族尽数买走,再高价售出。】
所以要防备贵族囤货,努力做到真正的布惠于民。
【平籴法我便不用多说了,这个操作逻辑非常简单。具体施行时要怎么修补里面的漏洞,诸位可以自行摸索。】
扶苏随即又提到另一件物品:
【接下水。】
水?
众人不明白水又有什么好说的,它又不是和盐粮一样的商品,莫非商人还能卖水谋取暴利吗?
与水相关的这一点,扶苏还是在现代社会了解到的,不怪秦国君臣不解。
扶苏娓娓道来:
【大秦共和国的建筑你们应该看到了吧?它们能建造数十层的高楼,一栋楼就可以住下成百上千人。】
之前主播直播的时候,起初在骊山区域还好,看不到太多高楼。等去了研讨会那边,路上就有许多高楼大厦了。
当时大家被主播之前的直播内容冲击,没有太在意这个。后来商讨时也只能感慨一下后世人实在厉害,居然能建这么高的楼,别的也分析不了什么了。
现在扶苏反问他们:
【你们觉得这样的高楼,居民要如何解决用水问题?】
难道天天在一楼的井里打水运上去吗?
秦朝的墨家工匠很快明白了:
“应是通过机关等手段送入高楼,这样便不用下楼打水了。”
扶苏肯定了他的猜测,送水装置勉强算是机关吧,不然也不太好解释。
而后扶苏说起正题:
【官府用装置给各家送水,无论是高楼还是平房,后世用水十分方便。然而这样的送水机制也让官府可以记录下每一家的用水量,每月收取水费。】
用水还要收费,古人是理解不了的。
但想想机关维护起来也很麻烦,就又懂了。只
当是懒得自己打水,于是花钱买别人帮忙打好的水。
不过,大家的重点放在了“记录每家的用水量”
上。
果然,下一句就听扶苏说:
【今有一家,往日用水量都是五斗,今日突然消耗了五十斗,会是什么情况?】
接着,扶苏点名了李斯:
【廷尉李斯,你觉得呢?】
李斯已经意识到了,太子点人不是乱点的。比如点范雎,是因为范雎知道盐价;点商鞅,是因为商鞅知道平籴。
所以太子现在点他李斯,一定是因为这个问题和他李斯擅长的东西相关。
但问题在于,李斯自认为自己擅长很多东西。太子冷不丁这么一问,还真不好确定该往哪个方向思考。
好在,太子点名的是李廷尉,而不是李丞相。
他点廷尉时期的李斯,绝对不是因为好心放过了丞相时期的李斯,或者看丞相李斯不顺眼。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这也是个提醒。
李廷尉很快想明白了:
“可是与案件相关?”
什么案件需要用那么多水?
李廷尉脑海中瞬间闪过某种可能性:
“此人杀害了另一个人,为了处理家中的痕迹,用大量清水冲洗血迹!”
扶苏微微颔首:
【正是如此,所以通过这一点,你可悟到了什么?】
李廷尉叹服:
“后世国家连庶民用水都会监管,一旦有任何不对劲的迹象,立刻处理。能做到这一点,着实厉害。”
反正古代王朝是做不到的。
没有数字化办公的情况下,查什么都费劲,更别提派人监管了。恐怕消耗一大堆人力物力,效果也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