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77 章 收网

 袁绍兴冲冲地奔去和幽州打仗了。

 他刚带人离开,后脚朝廷来催赋税的人手就到了。这次来的领头使者依然是个诸侯们不太熟悉的人,自称秦离。

 看这个姓氏,留守在邺城的众人就知道他和秦正是一伙的了。

 秦离来了之后先礼后兵,提起去年冀州送粮送得很爽快的事情。

 他学着扶苏往日那般微笑询问:

 “听闻今年虽也有旱灾,但不曾起蝗,想来粮食收成应当不少。不知今年赋税几何,能否尽数上交朝廷?”

 而后又表示皇帝日子过得艰难,身为大汉天子居然还要催各地缴纳赋税。也不知道刘家的列祖列宗泉下有知,如今是个什么想法。

 邺城众人:?

 邺城众人听着秦离夹枪带棒的威胁,又看着他脸上那奇奇怪怪的危险微笑,总觉得情况不太妙。

 城中留守的是沮授,沮授见这朝廷使者来者不善,又没时间给他去传信袁绍商议对策——毕竟没有赋税给多少还等你去跟上官商议一番的道理,这种东西应该收的时候就有定数了。

 无法,沮授只能斟酌着提了一个数。

 然后卖惨:

 “冀州受旱灾影响颇多,且去年因蝗灾的缘故,不少种粮都被吃掉了,春播的时候就有大片良田荒废,实在是困难。”

 秦离也没说自己信不信:

 “原来如此,冀州如此困难,居然也没来向朝廷寻求支援吗?袁刺史果真是忠心不二啊,不肯给朝中添麻烦。”

 沮授:……

 饶是政治生物都厚脸皮,沮授听到这话也觉得不太好意思。毕竟“忠心不二”的袁绍现在正带兵去攻打受朝廷掌控的幽州,明显一副乱臣贼子的做派。

 秦离也好像是故意的那般,还问他:

 “怎么不见刺史前来?袁刺史不在邺城吗?”

 沮授硬着头皮扯谎:

 “北边的中山郡出了点状况,刺史亲自过去处理了。”

 秦离恍然:

 “中山郡,我记得中山太守是前司徒王允的侄儿?”

 沮授听他主动扯开话题,连忙顺着往下说:

 “不错,那王凌正是王司徒长兄次子。前几年王允被郭李二人害死时,他与他兄长一同逃回家乡太原,后来受袁刺史征兆,便来了中山做太守。”

 秦离的微笑越发莫测了:

 “果真是太原王氏的子弟,看来我不曾记错。听闻太原王氏起于周灵王太子姬晋,其子宗敬任司徒时被称为王家,子孙便以‘王’为氏。”

 “从宗敬下传到十五世为秦将王翦,王翦之孙王离有二子。次子王威的九世孙迁居太原,此乃太原王氏始祖,可有此事?”

 沮授不明所以:

 “这……仿佛确有此事?”

 天下王家都爱攀亲戚说自己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人,但具体多少是真的不好说。

 沮授倒是清楚琅琊王氏在各处记载里都能对的上号,确实是王离长子王元的后人。太原王氏就难说了,有记载可考的也是自他

 们汉朝起的?()6?#?#??()?(),

 再往前就无法佐证了。

 化名秦离的王离并不在意这个太原王氏是不是强行攀上他次子的“后人”()?(),

 既然这群家伙认他当祖宗()?(),

 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确定了汉朝世家都听过这种说辞之后()?(),

 王离心满意足。但他没有直接带着赋税离开冀州,而是装作不满的样子和沮授你来我往了一阵子。

 充分表达出对冀州赋税给得太少的不满之后,他才押运着粮草离开。

 其实冀州给多少都不要紧,本今年不给朝廷赋税,王离这还算是捡漏了呢。

 而且王离这次过来,实则主要是来和李左车里应外合的。

 朝廷的援军这不就到了?

 不然催赋税这样的事,何必非得让将军出面。

 由于是来押送赋税进京的,王离理所当然地带来了不少“运粮兵”。有合理的借口之后,带兵入境也不会引起冀州的警惕。

 为了合理化自己带这么多士兵同行,王离在邺城还多留了几天。仿佛试图从冀州多抠点粮草出来的样子,不然自己带这么多人不是白带了?

 可惜沮授也不是好对付的,到底没有松口,咬死了冀州困难给不出来多余的粮草。

 等王离离开,沮授还留了个心眼,让人盯着这支队伍是不是当真回直隶去了。

 直到运粮队走出冀州范围,进入直隶的河内郡,探子才看他们的方向是直线朝洛阳去的。

 沮授于是放下心来。

 然而王离等追兵离开后,立刻和屯兵河内的军队汇合。北上借道并州的上党、太原,从代郡绕去了中山。

 袁绍攻打幽州,自然是直奔幽州治所蓟县而去的。从邺城往蓟县走,要么走河间,要么走中山。

 但无论走哪里,最后都要先进入幽州的涿郡。它地处中山和河间之间,是突出来的一块。

 王离的目标就是涿郡,准备切断袁绍后路。不过从代郡去涿郡,最短的路其实是横穿中山。

 ——由于古代郡县划分不是规规整整的形状,不仅涿郡横亘在冀州,中山也横亘在幽州。

 王离想着干脆顺道去看看他的便宜后人。

 如果能策反中山太守,那么这次对战袁绍的胜算就更大了。袁绍失去一郡助力,总归是件好事。

 这头王离和他的第不知道多少世孙谈心的时候,那头洛阳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刘备到底没底气和刘虞争夺刺史之位,飘摇半生一事无成,如今连个立身之地都没有了。

 他思来想去,觉得不如来皇帝身边找找机会。自己好歹也是汉室宗亲,皇帝正是用人之际,或许愿意给他封个一官半职。

 如果可以,刘备当然想自己建功立业,和其他诸侯那般坐拥一方。但这种事情如今也只能想想了,皇帝眼看着掌握了实权,无论哪个宗亲都最好乖顺下去。

 这会儿的刘备还不曾体会过多少日大权在握的快乐,仍旧十分落魄。

 所以他对未

 ?。?。??()?(),

 掌控一州属于终极梦想()?(),

 现实追求只是能继续当个县令就不错了。要是皇帝大方一点()?(),

 给他个太守当当()?(),

 他就更惊喜了。

 刘协看着这个三十岁多的儒雅文士,有些意外。

 刘协问道:

 “朕听他们说你家贫,发迹前是卖草编之物的?”

 他怎么看着这位中山靖王之后,日子好像过得也没那么惨嘛。这通身气质,绝对是跟随大儒好好学习过的,家贫之人能有钱去进学?

 刘备:……

 刘备不得不努力为自己辟谣:

 “陛下许是听差了,臣年幼时父亲早逝,母亲才不得不借此为生。幸而不多久便遇到族中大方的长辈,愿意资助臣进学。”

 刘备少年时过的也是喜欢狗马、音乐、华服的潇洒日子,还不怎么爱读书。当时他和公孙瓒一起在九江太守卢植门下读书,卢植可不是一般人。

 虽然刘备不爱读书,不过问题不大。他为人和善,酷爱结交豪杰。由于生性话少和喜怒不形于色,众人都认为他必成大器。

 扶苏打量着刘备,心道这样的人要是日后跟他们为敌,不仅麻烦而且确实太浪费了一点。

 要不,就把刘季叫来吧?

 不过刘备会不会认大秦忠臣刘季当祖宗啊?该不会只认汉高祖刘邦吧?

 唉,真是麻烦。

 他们汉室宗亲怎么总能出厉害人物?关键是出了这么多厉害人物,大汉还是亡了,可见天命如此。

 扶苏扭头就劝说刘协把刘备留在朝中任职,千万不要放出去。刘备此人擅长结交地方豪杰,放出去哪怕是当个县令,说不准过几年就又多了个难以管束的诸侯。

 刘协想想荆州的刘表,深以为然。

 他和刘备又没什么交情,说不上信任不信任的。反正现在他看着就觉得汉室宗亲没一个好东西,都想觊觎他的天下。

 梓桑和司徒说得不错,地方诸侯倘若是外姓臣子的话,随时都可以剿灭。换成刘氏宗亲,却不得不顾虑一下祖上的情分,实在麻烦得很。

 于是刘备就带着他的兄弟们入朝了。

 这对刘备来说不算特别好的结局,他更想出去闯荡一番事业。

 然而打着匡扶汉室旗号的他,必然也要被辅佐皇帝这个责任限制住。皇帝需要他留下帮忙,他没法拒绝。

 始皇因此光明正大调遣了他的下属。

 秦司徒表示:

 “前些年乱象频发,各地贼匪流窜,然官署不能敌。至如今,依旧有大批反军四处作乱,还请诸位相助。”

 刘备只能慷慨解囊:

 “司徒需要我等做什么,直说便是。”

 始皇就要走了关羽张飞等人,命他们率军去各地剿匪。

 扶苏清点了一下人数:

 “唉,赵云怎么不在里头?”

 始皇翻开新的一封奏章:

 “前两年他兄长去世,他便辞官归乡去了。”

 原本是要等到几年之后,赵云才会前往邺城,与刘备重逢。如今赵云还在家乡

 常山郡()?(),

 常山是冀州边陲的郡县()?(),

 等拿下冀州之后就可以征辟他了。

 现在去征辟的话?()?[(.)]??*?*??()?(),

 容易被袁绍截胡。

 扶苏问父亲:

 “阿父预备如何应付刘备?”

 始皇答:

 “若无法为我所用()?(),

 自该提前解决。”

 总之在他称帝前,得把人干掉。免得留到称帝后,刘备这些汉室宗亲突然蹦出来拉起大旗要复汉。

 扶苏点点头:

 “如今刘备被困洛阳,我们随时可以动手。”

 这就是他把刘备留下的原因。

 不仅是刘备,其他的汉室宗亲也得找借口一一弄回洛阳来,不能放在外头。

 如果这群人都在直隶,哪怕始皇登基之前没把有复汉之心的人杀光,他们在直隶也很难闹出太大的动静。

 以始皇的本事,将直隶掌控得一点漏洞都不留给旁人,完全不成问题。

 隔了两日,扶苏按照父亲的意思再度前去忽悠刘协,这次扶苏带来了陈王刘宠有异动的消息。

 刘宠的封国陈国位处豫州北部,而豫州这些年乱得很。突然空降一个之前没什么名声的刘备,已经让刘宠很不满意了,结果刘备又被另一个空降的刘虞抢了刺史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