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0章 吴10
孙登喜爱人才,乐闻善言。于是写信给步骘,请求教诲。步骘于是把当时在荆州界内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即诸葛瑾、陆逊、朱然、程普、潘濬、裴玄、夏侯承、卫旌、李肃、周条、石干等十一人列出,对他们的品行才能进行逐一的介绍分析,且上疏希望孙登要信任和重用这些杰出人才。11
孙登性情也有活泼的一面,曾以马粪嘲弄诸葛恪,被诸葛恪以鸡蛋回敬,理由是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12
。
管理后方
嘉禾元年(232年),孙登的次弟孙虑逝世,孙权感到悲伤,因而减少膳食。孙登昼夜兼程,赶到赖乡,亲自通报,孙权当即召见他。孙登见孙权悲痛哭泣,便劝说,孙权听从了他的劝告,为此增加饮食。孙登住了十多天,孙权打算他西还武昌,孙登深切地为自己求情,认为长时间的离别使自己不能侍奉父母,于作儿子的道义有缺憾,又陈述陆逊忠诚勤勉,武昌那里无什么顾虑,孙权于是留他住下。13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率军进攻魏国的合肥新城,命孙登留守管理后方的事务。当时农作物收成不好,盗贼增多,于是,孙登制定了用以对付盗贼的法令,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孙登与异母的弟弟感情较好,据《吴书》记载,孙登三弟孙和幼时子以母贵,受到孙权宠爱。孙登与孙和亲近,像对待兄长一般敬奉孙和,时常表现出让位于孙和的想法。15
孙权一度十分信任校事吕壹,让他负责监察百官、处理刑狱,吕壹趁机操弄权柄,擅作威福,施行刑法十分严苛,百官倍受其苦。孙登为此也数次劝谏。
英年早逝
赤乌四年(241年)五月,孙登逝世,时年三十三岁。孙权获悉震惊悲惋,悲痛不能抑制,诏书提到:“国丧明嫡,百姓何福!”
孙登上了最后一份奏疏,内容提到称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又认为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於为国,通达治体,希望孙权能多加亲近任用他们以令吴国昌盛。
奏疏在他气绝之后才被呈报上去,孙权因此更加悲伤,谈到他都不禁伤心流涕。谥孙登为宣太子。17
孙登从前属官谢景当时为豫章太守,听闻太子亡故后不胜哀情,弃官奔丧。之后上表弹劾自己擅离职守。孙权安慰他道:“君与太子从事,异于他吏。”且派使者前往慰劳,允许他恢复本职,发遣还郡。18
孙登最初葬于句容,设置园邑依法奉守,三年后改葬蒋陵。
人物评价
陈寿:1孙登居心所存,足为茂美之德。20
2爱人好善。20
李班:观周景王太子晋、魏太子丕、吴太子登。文章鉴识,超然卓绝,未尝不有惭色。何古贤之高朗,后人之莫逮也。
慕容俊:昔魏武追痛仓舒,孙权悼登无已,孤常谓二主缘爱称奇,无大雅之体。自晔亡以来,孤须发中白,始知二主有以而然。
许嵩:性谦让好学。21
叶适:孙登德兼于能,知人则哲,深达治要,临殁一疏,不论三代以前、三代以后,世子藩王之贤,少有及者。同时曹子桓,子建,何足道哉。22
郝经:1登虑恭肃顺善,贤(阙)嗣也,不幸而短折遘凶。2称王建嫡,青宫多贤。
个人作品
《全三国文》载有《临终上疏》及《与步骘书》等言论。
轶事典故
孙登比丸
孙登在武昌时有一次乘马外出,有一颗弹丸从身边飞过,他身边侍卫便去寻找射弹丸之人。正有一人手握弹弓身带弹丸,大家都认为就是这个人射的弹丸,但其人否认不服,侍从们便想揍他,孙登不允许,派人寻找飞过他身边的那粒弹丸,同此人身上携带的一比较,两者并不一样,于是放走了那人。又有一次丢失了盛水金马盂,查出偷窃者,原来是自己手下人干的,孙登不忍心重罚他,只叫他来责备了一通,遣他永远回家,并令身边的人不要张扬。人之遭受冤枉,大多起因于案情是非难辨。断案的官吏不能细查慎处,便躁怒地滥施威刑,结果导致无辜蒙冤。
孝友恭悌
当初,孙登的生母地位低贱,徐夫人对他从小就有母养之恩。后来徐夫人因为妒嫉被黜废置吴郡,而步夫人最为得宠。步氏有所赏赐,孙登不敢推辞,只是拜受而已。徐氏派人前来赐给孙登的衣服,孙登必定沐浴后才穿上。孙登将被册立为太子,他推辞说:“根本得到确立,道义才能产生,要立太子,应先立皇后。”孙权说:“你的母亲在哪?”孙登回答说:“在吴郡。”孙权沉默无语。
嘉禾六年(237年),孙登的挚友陈表去世。陈表的家中财物全部用来供养士人,去世当天,他的妻子儿女都没有居处,孙登亲自为他们选建屋宅25
。
《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於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
[2]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初权外托事魏,而诚心不款。魏欲遣待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征任子,权辞让不受。
[3] 《吴书》:权为子登拣择淑媛,群臣咸称玄父祉兄良并以德义文武显名三世,故遂娉玄女为妃焉。
[4] 《三国志 卷五十二 张顾诸葛步列传》:黄武四年,迎母于吴。既至,权临贺之,亲拜其母于庭,公卿大臣毕会,后太子又往庆焉。
[5] 《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以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令休从昭受读,还以授登。
[6] 《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以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令休从昭受读,还以授登。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休、谭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
[7] 《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太傅张温言於权曰:“夫中庶子官最亲密,切问近对,宜用隽德。”於是乃用表等为中庶子。后又以庶子礼拘,复令整巾侍坐。
[8] 《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羊衟等皆为宾客,於是东宫号为多士。
[9] 《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权迁都建业,徵上大将军陆逊辅登镇武昌,领宫府留事。
[10] 《三国志 卷六十二》: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谘询,然后施行。
[11]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时权太子登驻武昌,爱人好善,与骘书曰:“夫贤人君子,所以兴隆大化,佐理时务者也。受性闇蔽,不达道数,虽实区区欲尽心於明德,归分於君子,至於远近士人,先后之宜,犹或缅焉,未之能详。传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斯其义也,岂非所望於君子哉!”骘於是条于时事业在荆州界者,诸葛瑾、陆逊、朱然、程普、潘濬、裴玄、夏侯承、卫旌、李肃、周条、石干十一人,甄别行状,因上疏奖劝曰:“臣闻人君不亲小事,百官有司各任其职。故舜命九贤,则无所用心,弹五弦之琴,咏南风之诗,不下堂庙而天下治也。齐桓用管仲,被发载车,齐国既治,又致匡合。近汉高祖揽三杰以兴帝业,西楚失雄俊以丧成功。汲黯在朝,淮南寝谋;郅都守边,匈奴窜迹。故贤人所在,折冲万里,信国家之利器,崇替之所由也。方今王化未被於汉北,河、洛之滨尚有僭逆之丑,诚揽英雄拔俊任贤之时心。原明太子重以轻意,则天下幸甚。”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引《诸葛恪别传》:(孙)权尝问(诸葛)恪:&34;卿何以自娱,而更肥泽?&34;恪对曰:&34;臣闻富润屋,德润身,臣非敢自娱,脩己而已。&34;又问:&34;卿何如滕胤?&34;恪答曰:&34;登阶蹑履,臣不如胤;回筹转策,胤不如臣。&34;恪尝献权马,先钅刍其耳。范慎时在坐,嘲恪曰:&34;马虽大畜,禀气於天,今残其耳,岂不伤仁?&34;恪答曰:&34;母之於女,恩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於仁?&34;太子尝嘲恪:&34;诸葛元逊可食马矢。&34;恪曰:&34;愿太子食鸡卵。&34;权曰:&34;人令卿食马矢,卿使人食鸡卵何也?&34;恪曰:&34;所出同耳。&34;权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