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齐国历代君主完

 公元前221年,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由原来的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

 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秦国统一天下,在齐地设置齐郡和琅邪郡。自此秦国统一天下,并建立秦朝。历史记载:田齐国"君主的先公,为陈国君主。陈厉公(妫跃)之子妫完,后称田完,也作陈完,谥号"敬仲",史称"田敬仲"。

 齐国(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期,疆域位于现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南部。始封君为太公望吕尚(姜子牙)。

 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东方大国,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吕齐为田齐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334年,齐侯田因齐称王。齐湣王时期,齐国对外扩张,南吞宋国,西却强秦,是齐国疆域最辽阔的时期。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齐国覆灭,秦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齐国的疆域最初只在今山东北部,东与纪、莱,西南与鲁,北与燕、卫为邻;春秋晚期,齐国疆域已包括今胶东半岛,西至聊城,南至泰沂山系以南的部分地区。[

 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齐之后,仍以临淄为都城。

 对于齐国国号的由来一般学者认为也是沿袭商代已有的名称。在南宋《路史·国名记一》中就提到商代已有齐国,周武王立国后将吕尚封在齐地,国号仍为齐。在甲骨文卜辞中也提到“齐师”,对于甲骨文中提到的齐,郭沫若认为:“齐当即齐国之前身,盖殷时旧国,周人灭之,别立新国而仍其旧称也。”

 齐国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当时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分封制度,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因国君为姜姓吕氏,且为了与后来的田氏齐国区分,故又称为吕氏齐国。太公东去就国,近邻的莱子率军与太公争夺营丘。太公至营丘后,因应当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

 齐国在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建都于营丘。

 周康王时期,周康王分别以珍宝之器分给齐丁公吕汲、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及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

 齐丁公三传至齐哀公,因受纪侯在周夷王面前进谗言被周夷王烹杀。哀公死后,他的异母弟吕静被立为齐君,是为齐胡公。前866年,齐胡公为防纪国暗算,从营丘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此举令齐人震动及有怨言,齐哀公同母弟公子山与私党率营丘人杀死胡公,将胡公之子驱逐出境,又把都城从薄姑迁回到临淄,是为齐献公。

 献公两传至其孙厉公,厉公昏愦暴虐,国民痛恨他,遂联络齐胡公之子入齐国攻杀厉公。胡公之子皆战死,齐人拥立厉公之子吕赤为国君,是为齐文公。齐文公把参与杀厉公的七十人全部处死,结束长达四十余年的宫廷内乱。

 春秋时期征伐不断,齐国的疆域多有变化,齐桓公时的疆域较初封之时有所扩大,《左传》中管仲曾说齐国的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也就是北临渤海,东与南并临黄海;西至于河是指古黄河到所经之地,即今南乐冠县西,大名东,堂邑博平北,馆陶清平南;南至于穆陵指今山东临朐县南百五十里的穆陵关;北至于无棣指今河北盐山县即古无棣。

 到了齐景公时,齐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大。《左传》中晏子提到齐国的疆域是“聊、摄以东,姑、尤以西”,也就是东到今山东聊城市西北,茌平西;西到今山东半岛中部的大姑河,小姑河。大至上扩至今山东冠县、临清市以东,大沽河以西。至此,胶莱河以东包括今整个胶东半岛在内的绝大部分地域,便全部纳入了齐国的版图。[27] [28]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征伐不断,疆土时伸时缩,难有定数。齐国北境与东境均临海,战国时期疆域的变化主要是在西部和南部。战国时期齐在西部主要与魏、卫、赵 、燕等国为邻, 南部主要与鲁、宋、卫 、魏 、楚等国为邻,其疆界的变动即是这些国家彼此之间征战的结果。

 以齐宣王公元前409年为例,当时齐西境大体以河水为界与燕 、赵、魏、卫等国接境, 有:饶安 、麦丘、高唐、灵丘、博陵 、平阴 、薛陵 、阿 、马陵等地 ;南境则达泗水流域, 有 :莒、阳关 、郕、平陆、桑丘 (山东平原西 ) 、廪丘 、阳晋 、甄 (鄄 ) 、毋丘 、薛 (徐州 ) 、刚 、寿等地。到了齐威王公元前332年时,西部增加桑丘 (河北徐水西南 ) ;南境增加襄陵 、甄 (鄄 )和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