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好个洛皇后
洛清清听不到拓跋勇的心声,不过,就算听到了,她也不会让拓跋勇等朝臣们带节奏!
朝堂上的节奏,应当有她这个监国皇后来把握!
“好,郑侍中果然好记性,五年前的旧档案记得分毫不差!”
洛清清赶在拓跋勇开口之前,抢先说道,“五年前,先帝动用20万大军,耗时一年,总计消耗了42万石粮食。”
“而此次圣人出征,兵马只有13万,却已经带了30万石粮草。”
“圣人英明神武,又有神器襄助,本宫相信,此次御驾亲征,定能尽早凯旋。”
所以,秦泽煜此次出兵需要耗费的粮草,30万石,是足够的。
户部尚书却以此为借口,超额预留粮食,却不肯拿去赈灾,很明显是说不过去的。
这些朝臣,刚才是对洛清清进行情感绑架——
你家男人出征,外人都想着给他多多准备粮草,你倒好,为了收买人心,弄个贤后的好名声,竟连丈夫和十几万大军的生死都不在意!
而现在呢,洛清清又把问题甩给了朝臣——
我相信我家夫君,认定他勇猛善战,青出于蓝,他定能比先帝更快、更彻底地击败突厥。
你们却总拿着圣人出征的事儿做幌子,是不是看不起圣人?
王、崔、郑、许、谢几位相公神色不动,搁在膝盖上的手,却都微微收紧。
好个洛皇后!
一句“本宫相信”,就把他们之前设下的圈套甩了回来。
另外,还有神器!
他们怎么把那种会爆炸的东西给忘了。
突厥最精锐、最有杀伤力的就是骑兵。
他们行如风、疾如闪电,穿插奔袭、进退神速,大虞的官兵跟骑兵对上,经常吃亏。
而那个手榴弹,似乎就是专门克制突厥骑兵的神器。
当初突厥小王子围攻京城,这些朝臣们可是站在城门楼上,亲眼看到了手榴弹的威力。
小小一个丢出去,轰然一声爆炸,方圆好几米都能受到波及。
手榴弹的破坏力或许没有那么大,不可能真的把那些骑兵、战马炸死。
但,那种忽然爆炸的声响,会惊吓到战马。
马,终究是个畜生,即便平时驯化得再好,一旦有这种近乎天雷的声音,也会被惊到。
一旦战马惊了,它们就会没头没脑地逃跑。
到时候,自己人冲垮自己的队伍。
溃逃、踩踏……再精锐的铁骑,也经不住这样的折腾。
而秦泽煜的手上,似乎有很多这样的手榴弹。
此次出征,更是带了一箱又一箱。
朝臣们虽然不是各个都通晓军事,但就常理而言,拥有一种极具功效的神奇武器,绝对能够尽快结束战役!
兴许这一次,秦泽煜还真能又快又彻底地荡平突厥!
十个月?兴许半年就能凯旋。
粮草、军械等后勤补给,估计也能最大程度地节省。
而之前,户部尚书张嘴闭嘴拿着大军的军需做筏子,竟显得有些“小题大做”!
朝堂上又是一片静默。
还是崔弘,到底是老狐狸。
见他的马仔小弟们都变成了哑巴,便轻咳一声,再度开口,“皇后娘娘,老臣也坚信圣人能够尽快凯旋!”
“但,愿望虽好,却也要考虑现实问题。”
“前方战事错综复杂、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我们在后方,谁都不敢保证,前线会发生怎样的变故。”
“另外,老臣还听说,突厥经过几年的修整,不但恢复了元气,还把周遭的几个小部落都吞并了。”
“兵部那边应该有战报,如今的突厥,不管是人数,还是地盘,竟是比五年前更多了。”
崔弘的一番话,倒也入情入理。
众朝臣听到他开口,仿佛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出声附和。
洛清清扫了眼众人,却没有被崔弘的话轻易说服。
她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拓跋勇身上,“拓跋侍郎,您是驰骋疆场的老将,多次领兵打仗,对于战事一定非常了解。”
拓跋勇抬起头,满脸骄傲,却还是故作谦虚地说了句,“皇后娘娘谬赞!某只是一粗鄙武夫,不敢得到您如此盛赞。”
“拓跋侍郎谦逊了,拓跋氏世代武勋,族中子弟启蒙时就熟读兵法。”
洛清清状似继续在吹捧拓跋勇以及他的家族。
拓跋勇愈发得意了。
他们拓跋氏本就是鲜卑旧勋贵,曾经的八柱国之一。
拓跋勇的祖、父、兄等全都是大将军。
就是他本人,也是战功赫赫的车骑将军。
而拓跋家的子弟,各个都熟读兵书,从小练武。
他们拓跋家,就是大虞朝数得上号的顶级武勋之家。
“本宫也读过兵书,却有一事觉得困惑,”
洛清清铺垫好语言,便立刻话锋一转,“既然战场上瞬息万变,那些古代先贤的兵书是否能够将所有的变化都记录下来?”
拓跋勇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嘴巴比脑子更快一步,”怎么可能?”
“先贤们是根据诸多战事总结出一定的经验,然后再将这些经验归纳为‘兵法’——”
说着说着,拓跋勇自己就闭了嘴。
就在刚才,崔相公还说战场瞬息万变,人们根本无法预测。
结果呢,他拓跋勇就大言不惭的说什么“有一定的经验”。
也就是说,战场上还是有规律可言,还是有经验可以借鉴。
事实上,朝廷出兵之前,都会根据之前的经验做出准备。
粮草、出兵路线,以及兵力部署等等问题,也都是依据那些规律进行的预判。
崔相公说什么“无法预测”,其实就是在欺负洛皇后是个女人,可能不懂军国大事。
偏偏,人家懂!
还以此为契机,进行了反攻。
最可怜的还是他拓跋勇,仿佛被架到了火上——
赞成崔相公的说法,可自己又说漏了嘴。
不赞成,难道要站到洛皇后这一边?
忍了又忍,再三权衡,拓跋勇决定闭着眼睛说瞎话,“当然,也不能都按照兵书,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
“行军打仗,最忌讳照本宣科,还是要看战场敌我的实际情况!”
洛清清略失望:“拓跋侍郎,你不行啊!”
拓跋勇:……什么叫我不行?这话太有歧义。
“没关系!你不行,本宫的女侍中行!”
“来人,宣侍中穆正琳!”
洛清清故作失望地叹了口气,然后冲着小兴子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