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新式战斗机,歼7-G
一款处于设计阶段的战斗机为什么经常要拖延数年、十数年之久,还不是因为技术能力不足,现在叶明直接给了他们一台四代机(米格31)的配套发动机,这相当于直接将歼轰-7的动力提升到了立项前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一台强而有力的心脏(发动机)是战斗机性能优劣的最好体现,在有了“昆仑”(d-30f6)加力涡扇发动机后,程毅坚和歼轰-7项目团队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才能给这款先进的发动机搭配上合适的配套设备,他们的整个项目将会以这台发动机为根本而重新设计。
前世的歼轰-7采用了60年代水平的斯贝mk202涡扇发动机,之后又换装了斯贝mk202的国产仿制型号涡扇-9,该款发动机推重比为5,而“昆仑”(d30f6)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的推重比虽然只有6.6,但也足够碾压这两款原版发动机了。
正因为歼轰七的动力不足问题,所以前世的歼轰七在设计方案上采用了较为保守的常规布局,没有以气动布局加强机动性能,导致歼轰七的机动性不是很好,空战能力非常差。
而在收到叶明的“昆仑”(d30f6)双转子涡扇发动机后,程老立刻将之前的保守设计方案扔进了废纸篓,对新设计方案提出了更换气动布局造型,提高机动作战能力的要求。
虽然是重新设计,但因为发动机已经定型,这样反倒是会让研发进度大大加快,这其实也是叶明给歼轰-7项目团队送发动机的原因。
叶明不打算去干涉国内战斗机项目的进展,他更愿意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加快研发进度,如果歼轰-7能在1985年左右就定型生产,那面临的局面肯定要比前世好的多。
前世的歼轰-7虽然也有240架服驿,但是总有人会质疑它的实力,认为它不配成为主力机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它服驿的三十年时间里,正是因为有了歼轰-7的守卫,才让我们的敌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虽然最后叶明还是放弃了出口歼轰-7生产线,但没了王屠户,他叶明难道就只能吃带毛猪了,不可能的!
叶明还是有自己的主意的,他选来选去,最后还是选择了改造歼7的生产线。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歼7呢?
主要是歼7作为国内最早也最有名的战斗机型之一,不仅战斗机的保有量惊人,足足生产了近两千架,就连生产线都造了十多条,国内十多家军工单位都有这款战机的生产线,连北方厂都有一条。
既然北方厂有,那问题就不大了,叶明也只是一个电话的时间就从谢老头那里搞到了一条歼7战斗机的生产线。
在将这条老旧生产线进行改造后,就可以对歼7改战斗机的零部件进行生产制造了。
一条歼7改的生产线虽然年产能不足100架,但也已经能满足80架f-14战斗机大部分部件更换了。剩余无法提供的零部件,就如叶明所说,仿制很容易就会被霉国发现异常,还不如就以送修的方式来解决故障问题。
叶明还有個问题没有跟刘老明说,其实歼7改的改造方案现在还有一个最大的不足之处,他现在为难的是怎么将f-14的tf30-p-414a涡轮风扇发动机改个样子,其它零件通用倒还好说,要是连f-14适配的发动机外观都不改一下,那可真是会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