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人皮渡舟
天道本身并不会被决定性的改变。
你只短暂地观赏潮向,不可能长久地拥有海。
一粒石子在海面掀起的涟漪,怎样出现,就会怎样离开。
无论风平浪静,抑或波涛汹涌,天道深海仍然是天道深海。天道恒常,受影响的只是试图干涉其间甚至泅渡其间的那些存在。
譬如姜望,譬如……猕知本。朝闻道天宫的创建者若是没了,他把考核幻境设计得再公平也是无用——当今并没有第
二个人有姜望这样的决心和号召力。他很明白吴宗师为什么不表态,但作为他剧匮个人,作为太虚阁里的其中一位,有某种强烈的冲动,迫使他此刻站起来。
只为那一句“公道岂能只在人心!”
这是先贤之所以立法,这是那个“苦役而后能苦学”的剧匮,毕生之践行。
在这天下之台,他虽不能代三刑宫而言,却要为剧质而立。
这个太虚阁里最没有表情、最不知道变通、年纪也最大的阁员,像一颗钉子一样,笔直地钉在了那里。
钟玄胤的笔就没停过,这会一边刻写一边起身,身似铁,笔如刀一-
无论今日结果如何,他秉史笔如铁,今日所书,一字不易。后来者当尽知,无谬矣!
史家并不评断对错,但记录是对不屈者的歌颂。
万古以后看如今,他相信今天的姜望仍能赢得掌声。
秦至臻黑衣黑发黑刀,却是在钟玄胤之前就已经起身。
他是个厚重的性子,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得很清楚,深思而笃行。但这时候实在不需要怎么想。
毕竟贞侯已经代表秦国表态,在前排都只差拔刀。
(第2376章 天若有情
他只需要问自己——
你希望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所以他站了起来。
他还没有想明白姜望提出的那个问题,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能做姜望的先生,但他知道,今天姜望给他上了一
上次也是在这里上的课。
漫漫修行路,抬头即高山,道不孤也!
苍瞑一个人坐在角落里,裹在长袍中,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这时候也默不作声地站了起来
这个世界从未真正死去,因为年轻的声音一直在响起。
他们在这种场合的态度不由自主,但不妨碍他们致以敬意,
坐在最后排、本该仅作为治水大会旁观者的他们,就这样一个个地站了起来。
整个观河台,如此巨大的观礼席,只有零零散散的这些人。
前排和后排,泾渭分明。
前者掌握这个世界最强大的权力,后者渐次起身,如长河之浪向前涌。
滚滚长河,多少时光,换了人间。
斗昭不能替屈晋夔代表楚国的态度,重玄遵不能替阮泅代表齐国的态度,就像苍瞑的沉默和涂扈的沉默并不相同.……但他们现在一个个地站起来,就像是在漫长无声的夜晚里,苦心未负,万物发生。
这是一种雨后春笋般,全新力量的宣称。
这绝不是能够被这个世界忽略的姿态!
直到此刻,静坐在彼的李一,才悠悠地回过神来。
一件白衣,一根白色的发带,一柄剑。发垂肩,质不改。从开始到现在,他的坐姿几乎没有变过,会上发生的切,他似乎也并不关心。
但他毕竟是听到了那些话。
他安静地想了一想,然后也…….缓缓起身。
这个动作太简单了。
但在很多人的眼里,是地动山摇,石破天惊!
应江鸿的眉头挑了起来,他提着那柄血迹新鲜的长剑,回过身,看向李一。他自台上看台下,面上表情无几分”太虞真君,我能问问你为什么站起来吗?”
李一“嗯?”了一声,略带疑惑的轻轻抬眸,而后疑惑散去,复为清亮,似乎才意识到这是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于是他说道:“如果福允钦没有做什么该死的事情,他就不该死。
龙虎坛主东方师,下意识地攥紧了扶手,不让自己有什么意外的情绪表露。
他感到李一是在答非所问——杀福允钦的理由,难道是因为福允钦该死吗?
但李一的回答虽然简单,又分明很认真。
景国的内讧?
(第2376章 天若有情
道脉大罗山和帝党的矛盾已经控制不住,裂隙在国境之外蔓延?
景失其鹿吗?
魏国应该如何把握机会?
这一刻他想了太多太多,他不得不想。
各国势力的代表,都有不同程度的惊讶,都在想这件事情所代表的意义,想整个天下的局势,想各种利益的分割,但应江鸿却明白,李一真的只是在想——福允钦该不该死。
倘若景国决议让李一去杀福允钦,李一大概率也不会犹豫。
但此刻他只是觉得姜望说得有道理,福允钦不该死,他就站起来。
是一种完全在事外的心情。
真是年轻啊!
一群年轻人
所有人都在等待应江鸿的反应。
就连最激烈的许妄,此刻也静声
唰!
应江鸿在这个时候,反倒归剑入鞘中。“姜真君既然口口声声说“公道”,不知姜真君所认为的公道是什么?”他边说边回过身,再次与姜望对面:“所谓”公道’,又究竟是谁的公道呢?”